蜜蜂的嗅覺很靈敏,它們不僅能依香尋花,若把別巢的女王或工蜂放進巢裏,全巢必起騷擾,因為嗅得它們有各異的體臭,而且女王身上有一種香腺,不絕地分泌液汁,散發香氣,巢中是否有女王,也能從嗅覺辨知。此外巢內起某種變異時,工蜂所發的嗡嗡之聲,各巢都有各異的音色。這些體臭和鳴聲,就是蜜蜂社會的信號,使各工蜂采蜜回來時,不致誤入別巢。可是蜜蜂還有神妙的地方,簡直使人這樣懷疑:難道蜂群中有一種言語嗎?

工蜂發現了某種花,采了許多蜜回來時,巢中同伴必定立刻接二連三地出發。而出發的隻數,又完全以彼處蜜量的多少為準,決不會在必要以上的。這時,便有兩個疑問要發生了:(一)工蜂怎樣知道該出發的隻數?(二)工蜂怎樣把新花所在地通知同伴,還是引導它們去呢?夫利休教授曾經做過一次試驗:在工蜂身上塗一種顏料作記號,一方麵把蜜汁或其他蜂愛吃的食物放在一定場所,這有記號的工蜂回到巢裏來時,將有什麽舉動,一一留意看著。他由這試驗,居然解決了上麵兩個疑問。

工蜂吸收了大量的蜜汁回來時,就在巢房內作一種回轉舞。在它鄰近的工蜂,看到這種回轉舞,知道已找到蜜量很多的花,都趕忙飛向野外。反之,若某工蜂隻采得少量蜜回來時,它並不跳舞,別的工蜂也不外出。換一句話,這回轉的跳舞,是一種信號,是通知同伴已發現蜜量很多的花時用的。

工蜂怎樣把新花所在地通知同伴呢?從前大家以為尋得這花的工蜂把同伴帶了去,其實,別的工蜂不等發現者引導,立刻飛出巢外。它們在一兩裏內熱心搜尋。可是,這種搜尋,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瞎撞亂碰,它們早有依據的。發現者得蜜歸巢時,體毛上必定帶著這花所有的香氣。它在巢內跳舞時,使這種香氣散發,而且別的工蜂也爬到這發現者跟前來,辨認這香氣。它們是以這種香氣為目標,到處熱心訪求的。

可是,花裏麵也有許多沒有香氣的,那麽它們又拿什麽做目標?這種質問,當然要來的。最近有一有趣的發現:蜜蜂有一種能夠伸縮的分泌腺,開口在尾端附近,這分泌腺所散發的香氣,即使我們人的嗅覺都聞得出,在蜜蜂,當然更容易辨認。某工蜂發現含有多量蜜汁的花時,一麵采集花蜜,一麵將自身固有的香氣,從分泌口散發。所以不管這花有香無香,工蜂自己的香氣已經散發在這花上,別的同伴當然立刻能夠尋得。

若雨天連續,花已飄零,出去采食的蜂也少。可是,到天氣再晴朗,這新發現的花又開,從這花歸來的工蜂,又在巢內作回旋舞時,巢內便騷然了。曾有在這花上采蜜經驗的工蜂,決不能再停留在巢中,統統向這花飛去。

工蜂裏麵,也實行分業,有采花粉的和采花蜜的兩種。但跳舞的姿態,也各不同:采花蜜的蜂,回旋的圈子很小,30秒內,可旋十幾回,而且不是向同一方麵旋的。采花粉的蜂的跳舞,回旋得更優美而迅速。以頭部為中心,先向右側旋半圈,再向左側旋半圈,普通少則旋了4回,多則到12回,便休息了。這種舉動,刺激了周圍的工蜂,有些像狗運用嗅覺似的,集到采集者身邊來,想討得某種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