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中軍坐鎮,高麗人激發出驚人的鬥誌,人人奮勇無比。與倭人侵朝時的窩囊德性相比,判若兩人。
城內倭人都被這些莫名亢奮起來的高麗人嚇住了,不過倭人已無處可逃,惟有拚死一戰,他們借助城裏有利的設施房屋頑強抵抗,絕不後退,瘋狂叫囂著要玉石俱焚。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
這場攻城戰的結果雖毫無懸念,過程卻非常慘烈悲壯。常言道,一夫拚命,萬夫莫敵。倭人一旦瘋狂起來,戰鬥力十分可怕。攻城巷戰又不比野戰、火力優勢不易發揮出來,更多的是短兵相接白刃戰。
蕭若看得英眉暗皺,假若每座城的倭人都這麽拚死抵擾,那打到倭人京都不知要何年何月,天朝遠征軍血都要流幹了,要是能想辦法削弱倭人反抗意誌就好了,看來統戰工作很有必要做一做,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孤立敵人……
他眼珠子一轉,心中已有了計較,21世紀的戰爭,侵略者往往把自己描述成正義的一方,占領道德至高點,效果似乎很不錯。他也可以進行一些欺騙性宣傳,分化倭人,瓦解他們的反抗意誌。
攻城戰打到入夜還沒打完,又接著點起火把夜戰。高麗人暴發出前所未有的狠勁,上下死戰不退;倭人生死攸關,也自頑強撕殺。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到第二天上午,高麗人付出三千多人傷亡的代價,終於攻陷大岡城。高麗軍上下都很興奮,終於出了口從來沒打贏過倭人的惡氣,稍洗恥辱。
蕭若心中甚喜,如個九州大局已定,是時候分兵突進席卷九州了,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樁麻煩事得解決,就是前日決戰中十幾萬俘虜的問題。
這十幾萬倭人俘虜頗為棘手,殺又殺不得,放又放不得,長期囚禁更不是辦法,十幾萬人每日消耗的糧食絕非小數目,會對後勤輸送造成沉重負擔,而且還得派重兵看押。這一難題比較傷腦筋。
軍中不少將領建議通通坑殺之,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問題。
而蕭若畢竟是來自21世紀的人,對全體坑殺這種殘忍作法打心眼兒裏不能接受。他默默思索了一番,心中已有計較。
蕭若下令將全部俘虜集中到城外一處山丘下,他……要發表一次演講。
眾將不太能理解,不過皇帝既然這麽吩咐。他們也就照做,各自率兵去驅趕俘虜。
小半個時辰之後,十幾萬倭人俘虜被押到山丘,集中站立。誰也不知道天朝人要怎麽處置他們,一個二個心驚肉跳,有如末日將臨。
一陣悠揚的古樂聲中,蕭若鄭重登上小山丘,迎風卓立,清澈的目光淡淡掃過人群。下麵整個人群都安靜了下來,所以倭人無不仰望著他,目光中盡是驚恐之狀。
下麵密密麻麻站了十幾萬人,黑壓壓的,萬頭簇動,一眼望去全是人,場麵甚是壯觀。
蕭若從沒麵對十幾萬人演講,要換了在21世紀,他或許會有點緊張,可是現在他不會,因為這些人都是他的俘虜,他們的命運掌握在他的手中,他一句話就能決定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蕭若氣定神閑,一派從容風範,輕輕咳嗽了一聲,四下裏一片異常的寂靜,落針可聞。
蕭若心知倭人千年來學習天朝的方方麵麵,漢語漢字在扶桑極為流行,連普通倭人也大多聽得懂漢語,對他們演講並沒有語言障礙,就是這些倭人基本上都是文盲,文縐縐的他們聽不懂,說得越簡單越好。
於是,蕭若的第一句話就是:“聯是來解救你們的!”話音以無上內力送出,聲傳數裏,遠近皆聞。
下麵倭人發出一陣嗡嗡之聲,他們萬萬想不到天朝皇帝會這麽說,大出意料之外,一時間麵色各異,又迅速安靜下來,靜候皇帝的下文。
蕭若微微一笑,笑容威嚴中不失和藹,使場中緊繃的氣氛稍稍緩解。
“想必你們都已經知道朕是誰了,朕從你們的眼中,能看到你們的敵意與恐懼……哈哈,其實不管是敵意還是恐懼,都完全沒有必要。朕是中土天朝的皇帝,來自大海另一邊的大陸,你們想必很清楚中土在哪裏。以及中土的風物人清,你們仰慕了中土千年,也學習了中土千年……時至今日,你們和中土方方麵麵都很相似,你們要是願意的話,也可以把朕當成你們的皇帝。”
“你們看,扶桑官方的語言一度是漢語,你們的假名文宇都是漢字的偏旁部首,一本中原的四書五經,你們扶桑讀書人直接就能讀懂,你們的書籍拿到中土,我朝士子也能看得十八不離十,因為裏麵大多是漢字……這叫什麽?這就叫,同文同種,一衣帶水!”
蕭若說到這裏,感覺怪怪的,記得曆史上日本侵華戰爭時,在淪陷區日本人就是這麽宣傳的,其實“同文同種,一衣帶水”這八個宇非常勉強,也就同文比較靠譜。具有相當的欺騙性。沒想到蕭若這時候拿來對倭人俘虜進行宣傳,很有點那種黑色諷刺的意味。
小丘下十幾萬倭人聽了皇帝這番話,又是自豪又是感慨,眼中對皇帝的敵意普遍大為減輕。
“朕率兵不遠萬裏來到扶桑,並非侵略你們,而是來解救你們的!”蕭若麵不改色的說道,21世紀侵略者也經常這麽辯解。意思類似的話是:人權高於主權。
接下來,蕭若開始繪聲繪色的揭露扶桑幕府統治者的罪行,如何如何殘暴無道,如何如何窮兵黷武,又如何如何不拿平頭老百姓當人……這些東西大部分是真實,隻不過適當的加了點渲染誇張,成功勾起了在場倭人對扶桑幕府的仇怨。
蕭若然後給他們舉了幾個實例,中土要碰上荒**無道昏君的時候,老百姓都是怎麽做的,舉了夏桀,商紂等幾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向以中土人為榜樣的倭人頓時發生一陣**。
這些底層倭人基本上都是文盲,頭腦簡單,而且見識也不如天朝百姓,很容易被煽動利用,又碰上蕭若這麽高明的灌輸者,自是喜怒哀樂由他引奪。
蕭若繼續介紹中土,說現如今的中土如何如何朝政清明,黎民百姓如何如何安居樂業,如何如何豐衣足食……這些也基本上都是真實,隻是加了少許的美化點綴。
倭人原本就對中土無限向往,他們祖祖輩輩向往了中土千年。這種心態早已根深蒂固,自是聽得如癡如醉,隻恨不能生而為中土天朝之人。
最後,蕭若讓全體倭人自己做出抉擇,願意歸順的站到左邊來,他們從此就是無限榮耀的天朝人,皇帝將對他們和中土漢人一視同仁,而執迷不悟不肯歸順的,也沒上麵說的了,站到右邊去……
此言一落,全部倭人開始走動起來,自己決定站到哪邊。
一柱香的工夫過後,所有倭人已站定位置,分成左方兩邊。其中願歸順的占了絕大多數,死也不肯歸順者隻有不到兩萬人。
皇帝這番演講的效果好得出乎意料,竟使一根筋的倭人大部分願歸順,眾將無不為之歎服。
蕭若冷冷望著右邊倭人死硬份子,唇角閃過一絲殘酷的笑意,再不多說一句話,右手高高舉起,猛地一揮而下。
“殺!”周圍天朝將士開始行動,大屠殺就此展開,右邊近兩萬人被圍著殺,一片一片倒下,鮮紅很快染紅了大地。
左邊願意歸順的十餘萬倭人看得膽戰心驚,麵如死灰,天朝軍隊的強大深深印在了他們腦子裏,再不敢有一絲一毫反抗的念頭。
兩萬人殺完,蕭若命南昱調派人手挖兩個萬人坑,以掩埋這些屍體。同時撫慰歸順的十餘萬倭人一番,將他們盡數遣散回鄉,還每人發五個飯團路上吃。
十餘萬倭人轟然跪倒謝恩,戰戰兢兢,心中充滿了敬畏。依次領了飯團上路。
倭人俘虜處置完,蕭若吩咐下去,在大岡城內出榜安民,對城內的人也這麽宣傳,願歸順的即為天朝子民,一視同仁,絕不加以殘害歧視……
“死也不肯歸順的倭人怎麽辦?”南昱忍不住問了句。
蕭若淡淡一笑,腳點在萬人坑邊上點了點,一言不發拂袖而去。
南昱若有所悟,回過頭來衝手下士兵大聲喝道:“來人哪,再挖一個萬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