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經典?常念為經,常說為典。經典就是經得起重複,常被人想起,不會忘記。

常言道“話說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話多說幾遍人就要煩。但經典的話人們一遍遍地說,一代代地說;經典的書,人們一遍遍地讀,一代代地讀。不但文字的經典是這樣,就是音樂、繪畫等一切藝術品都是這樣。

一首好歌,人們會不厭其煩地唱;一首好曲子會不厭其煩地聽;一幅好字畫掛在牆上,天天看不夠。甚至像唐太宗那樣,喜歡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夠,臨死又陪葬到棺材裏。

許多人都在夢想自己的作品、事業成為經典,政治的、文學的、藝術的、工程的等等,好讓自己被曆史記住,實現永恒。但這永恒之夢,總是讓可怕的重複之手輕輕一拍就碎,它太輕太薄,不耐用,甚至經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許多不經意之說、之作,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不經意間成了經典。

說到“柳”,想起至今生長在河西走廊上的“左公柳”。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帶著湘軍去平定叛亂,收複新疆。他一路邊行軍邊栽柳,現在這些合抱之木成了曆史的見證,成了活的經典,凡遊人沒有不去憑吊的。

“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中國共產黨打天下的經典,一九三九年陝北公學的一批學生畢業要上前線,毛澤東去講話說:“《封神演義》裏薑子牙下山,元始天尊送他三樣法寶:打神鞭、杏黃旗、四不像。今天我也送你們三件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經典就這樣產生了。

莎士比亞有許多話,簡直就是大白話,比如:“是生還是死,這是一個問題。”還有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些話被人千百次地模仿。就是《蘭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會上,王羲之一揮而就。當然,經典也有嘔心瀝血、積久而成的。像米開朗基羅的壁畫《末日的宣判》,一畫就是八年。

不管是妙手偶成還是苦修所得,總之,它達到了那個水平,後人承認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它如銅鏡愈磨愈亮,要是一隻紙糊燈籠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經典所以為經典,原因有三:一是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三是經得起重複。

經典不怕後人重複,但重複前人卻造不成經典。

文化的發展總是一層一層,積累而成。在這個積累過程中要有個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創造。比如教師一遍一遍講數理化常識,如果他隻教書而不從事科研,一生也不會造就數學或物理科學方麵的經典。因為隻有像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像伽利略發現了重力加速度,像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等,才算是科學發展史上的經典。馬克思創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毛澤東創立了農村包圍城市理論,鄧小平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這都是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的經典。

它是創新,不是先前理論的重複。唐詩、宋詞、元曲,書法上的歐、顏、柳、趙,王羲之的行書、宋徽宗的瘦金書,都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的經典。因為在這之前沒有過,實現了“空前”,有裏程碑的效果。我們回望曆史,就會看到這些高峰,它們是一個永遠的參照點。

經典又是絕後的,你可以重複它、超越它,但不能複製它。

後人時時地想起、品味、研究經典的目的是為了吸收借鑒它,以便去創造自己新的經典。就像愛因斯坦超越牛頓,愛翁和牛頓都不失為經典。齊白石談到別人學他的畫說:“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因為每一個經典都有它那個時代、環境及創造者的個性烙印。哲學家講,人的一生不能兩次跨過同一條河流。比如我們現在寫古詩詞,無論如何也不會有李白、李商隱、李清照的神韻,豈止唐宋,就是郭小川、賀敬之也無法克隆。時勢異也,條件不再。你隻能創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這種“絕後”性,才使它高標青史,成為永遠的經典。

我們對經典的重複不隻是表麵的閱讀,更是一次新的挖掘。

經典所以總能讓人重複、不忘,總要提起,是因為它對後人有啟示和指導價值。“繡出鴛鴦憑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經典不隻是一雙錦繡鴛鴦,還是一根閃閃的金針。凡經典都超出了當時實踐的範圍而有了理性的意義,有觀點、立場、方法、思想、哲理的內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導以後的實踐。理性之樹常綠。隻有理性的東西才經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證,而它又總能在新的條件下釋放出新的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鈾礦一樣,有釋放不完的能量。

範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鄧小平說:“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都是永遠的經典,早超出了當時的具體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朱自清《背影》中父親飽經風霜的背影,小提琴曲《梁祝》中愛的旋律,還有畢加索油畫中的哲理,張旭狂草中的張力,也都遠遠超出自身的藝術價值而有了生命的啟示。

總之,經典所以經得起重複是因為它豐富的內涵,人們每重複它一次都能從中開發出有用的東西,像一塊糖,因為有甜味人才會去嚼。同樣,一篇文章、一幅畫或一個理論,能經得起人反複咀嚼而味終不淡,這就是經典與平凡的區別。一塊黃土,風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顆鑽石,歲月的打磨隻能使它愈見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