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出了個物理學大新聞,當年發現引力波的超大實驗儀器LIGO,發現了一個極其奇怪的引力波信號。這個信號告訴我們,要麽是我們現在的黑洞理論有問題,要麽是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從未觀測到過的,也沒有任何理論預言過的新型奇怪天體。

LIGO發現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是由兩個小一點的黑洞合並而成的,一個是65倍太陽質量,另一個是85倍太陽質量。恰恰是85這個數字太奇怪了,根據我們現有的黑洞理論,不應該存在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根據前文提到的,黑洞的質量可以較小,也可以極大。例如,1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是可能存在的,幾十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也是可能存在的。銀河係中心,就有一個幾十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65~130倍太陽質量左右的黑洞叫作中等質量黑洞,但這個質量區間的黑洞根據理論不應該存在,因為“對不穩定性”(pair-instability),這就需要一些粒子物理知識了。我們知道粒子和它的反粒子碰到一塊就會湮滅,例如電子和正電子碰到一起會湮滅,變成光子。這個反應如果反過來,也有可能發生。當光子能量很高時,它們可以碰撞出正反電子對。當一個恒星質量較大,比如100倍太陽質量的時候,它的引力非常強,內壓很大,內部光子能量非常高,會發生光子碰撞出正反電子對的效果。一個恒星之所以擁有固定大小,沒有在引力作用下坍縮成一團,是因為內部核反應產生能量向外釋放,把引力平衡了。可一旦發生了光子對變成正反電子對的反應,正反電子對向外支撐的力是沒有原本光子的光壓強大的,這樣的話引力占據上風,天體要往裏坍縮。並且由於天體質量大,這一坍縮,其實是在向內部急劇壓縮,會在短時間內提升能量密度,產生巨大反撲,這會讓天體噴發出巨大能量和大量物質,這就是“對不穩定性”。

就算天體本來的質量可以形成中等質量黑洞,這些物質也在大型噴發中被甩出去了,留下來的物質的量達不到中等質量黑洞的質量。但另一方麵,超大質量黑洞有可能形成,就是因為質量極大,產生的引力也極強,剛才說的噴發還是無法超過引力的收縮趨勢,物質不會被大規模甩出去。隻有剛好卡在中間這個量級,物質才會因為“對不穩定性”被大幅甩出,等到天體質量降到中等質量黑洞以下就不存在“對不穩定性”了,物質不會繼續被甩出。所以根據理論,中等質量黑洞不應該存在。

這次既然發現了中等質量的黑洞,就說明原本的黑洞理論有問題,至少它還不夠完善。除非是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新型天體。奇怪的點是,這個天體應該不是球形的,單個球形天體是發不出引力波的。根據廣義相對論,一個中心對稱的東西,是無法發出引力波的,我們現在接收到的引力波都是一大一小兩個黑洞相互圍繞旋轉,直到合並在一塊所產生的。一大一小雙黑洞圍繞旋轉,保證了這個係統不是中心對稱,就保證了引力波的產生。黑洞合並保證了動靜夠大,我們才能夠用LIGO探測到它們的引力波。如果是一種新型天體,這個天體還發出了引力波動,說明質量一定不小,並且它一定不是球形。但質量那麽大的天體,引力那麽強,怎麽都應該已經把自己變成一個球了。

無論如何,兩種可能性都對我們的物理學理論提出了挑戰。這應該是實驗物理的一次大勝利,因為它帶給了我們全新的未知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