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an)是17世紀西班牙作家、哲學家、思想家、耶穌會教士。1601年出生在西班牙阿拉貢的貝爾蒙特村(Belmonte),1619年18歲時進入耶穌會見習修行,此後50年曆任軍中神父、告解神父、宣教師、教授及行政人員。他從未出任過重要公職,但是常與政治人物交友往來,這些人生經驗都成為他寫作思考的源泉。
青年時代,他擔任過拿坡裏貴族、總督法蘭西斯科·馬利亞·卡拉法的告解神父,數次隨其入朝。在加泰羅尼亞之亂最慘重的1646年,他在阿拉貢城市萊裏達的皇家部隊擔任神父。
2
作為一名神職人員,葛拉西安經曆崎嶇坎坷。由於其著作筆鋒犀利、譏諷政治,屢屢遭到當局的查禁,但他始終筆耕不已,流傳後世的著作頗豐。《英雄》是葛拉西安第一部作品,於1637年出版,那時他36歲。
此書由其好友拉斯塔諾沙出資印行,是製作精美的口袋本。該書初版題獻給國王菲利普四世。菲利普讀後,評價說此書有如小珠寶,其中頗有些偉大的思想。但葛拉西安並沒有由此受到榮寵,第二版時,即刪去題獻菲利普之詞。
葛拉西安由《英雄》一書而名聲初揚。到1646年,此書的西班牙文版印行了4版,並且被翻譯成法文和葡萄牙文。甚至有一名法國耶穌會士剽竊此書,易名為《法國英雄》,而後又由一名加泰隆尼亞僧人譯成西班牙文。後世更是如此,幾百年來,葛拉西安多部作品被譯成世界多種語言,風行全球。
從最初的寫作動機來看,《英雄》是葛拉西安回應馬基雅維裏的《君王論》之作。在葛拉西安看來,《君王論》“與其說是治國指南針,毋寧說是養馬手冊”。
在《英雄》一書書中,作者以言簡意賅的25章內容,探討在任何行業中達到“英雄境界”所需的品質。《君王論》以政治與軍事權力為主要論題,而《英雄》用葛拉西安自己的話說,是“治己政治學”。
《英雄》一書既出,其他作品接踵而至,1641年出版的《智慧書——永恒的處世經典》是葛拉西安的顛峰之作,該書以假名羅倫佐·葛拉西安出版,未得耶穌會的準許。類似的作品還有《政治家》、《明慎之道》、《批評大師》。葛拉西安一路寫來,整個西班牙社會及歐洲曆史,盡入其諷刺之筆。
世俗智慧的精妙和對政治權力的譏諷使葛拉西安再三受到警告,責令其未獲允許不得出版作品。他違令如故,耶穌會不堪其擾,等他諷刺人生的巨卷傑作《批評大師》第三卷(末卷)問世後,就解除他在薩拉戈拉的聖經教席,“放逐”至一鄉下小鎮,在此終老,並下令密切監視此人,“觀察其雙手”、“隨時視察其居室”及監視其用紙,他筆下一旦有隻字片語不利於耶穌會,即予禁閉,紙筆墨一概禁用。
3
《內心需要照耀》一書擷取《英雄》《明慎之道》《批評大師》《政治家》四部名著的精華而成,標題為譯者擬訂。
本書收錄的均為一些明智人生的簡潔心得名言,是一本人生謀略之書,教人如何在這個表相當道、欺偽恣行的世界裏,達到卓越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