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眼觀四麵,耳聽八方,近處不用眼鏡,望遠也目光銳利,能察見真理看不到的瑕疵。她能嚐到懊惱的滋味,也希望能少發現些缺陷,但是其視力卻令她不得歇息。

有一天,嫉妒在眾鳥眼前掠過,落在美的極致、帶羽的太陽、鳥中朱諾[11]——孔雀身上。眾鳥目光齊注,隻見它光輝四射,如同它華麗尾屏上的羽毛。假如沒有惡意,那麽假如對眼前所見能心生愉悅;眾鳥心懷惡意,則情況就會急轉直下。惡感若無法轉化成見賢思齊的誌氣,就會淪為嫉妒不甘的小氣。眾鳥看多了也就變得盲目了。其中最邪惡的為新近剝去羽毛的穴鳥,它遍訪諸鳥,說長道短。不惜攀危崖尋鷹,入池塘找天鵝,上高枝見隼,到肥堆裏探公雞,求貓頭鷹於其鬱暗的樹洞之中。

它開始巧言稱讚,繼而冷語嗤笑。“孔雀的確可愛,令人眼花繚亂,這一點誰能否認?可惜,它過於誇耀自己的美了。自己一旦上心在意,最好的美質也不足論。自我讚美是最嚴厲的批評。最偉大的人對自己最無一言。老鷹要是披展那身了不起的羽毛,你說會怎麽樣?我相信它寧可用自己的威嚴來搶風頭,而不是華而不實的美麗。再說,我們仰慕鳳凰,可不是因為它聰明,而是因為它很少以真實麵目示人,從來不會庸俗做作。”

這番話將嫉妒注入狹隘的心胸中,淺窄的心胸無論裝什麽很快就滿。嫉妒無所不在,甚至連不存在的東西也黏附。這是一種十分殘忍的情緒,它將好處變成傷痛與毒藥。眾鳥破壞不了孔雀的美,就千方百計使之失色。它們心懷惡意、工於心計,不讚美它的可愛,而指責它虛榮。

“我們要是有辦法使它不再誇耀自己的那身羽毛。”鵲說,“它的美就會黯然失色。”看不見的就是不存在的。柏修斯之言,妙得此理:“他人如果不知道你懂,你的知識就等如無物。”實際上,所有的天資稟賦都是如此。事物很少有以實際的麵貌獲得人生的欣賞,多以似是而非的形狀流行於世,世人也是愚多賢少,而愚蠢之人大多隻滿足於表相。隻有智者追求實質性的東西,但智者絕少。

烏鴉、穴烏、鵲,以及鳥類共和國的其他特使振翼齊發,對孔雀鳴鼓而攻。也有的鳥沒有來,雕持重不輕舉妄動,鳳凰行蹤不明,鴿子純真,野雞怯懦,天鵝沉醉在自己甜蜜的夢幻之中,吟唱著絕命之歌。

在財富豪華的官邸,諸鳥撞見鸚鵡,它站在陽台上一隻籠裏——饒舌者最適當的處所。鸚鵡樂得知無不言,眾鳥卻但願少聽幾句。孔雀看見如此多的鳥類,覺得又一個一展美羽的時機到了。它在寬廣的庭院接待來客,這是它誇耀風華的舞台,在這裏,它能與太陽媲美。

然而此時此刻卻不是炫奇誇能的時候。展露自己卓越並非時時皆宜的。嫉妒是一隻魔鳥,是一頭怪獸,它一遇到東西便伸出利爪。美麗雖然能令人著迷,但喝彩聲也因嫉妒變成侮辱。

“你罪有應得,你這隻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笨鳥!我們代表整個鳥國元老院來警告你,收起你那身沒用的羽毛,學著別那麽自負。”

“聽著,所有的鳥都被你那妄自尊大的毛給得罪了。它們覺得受到了冒犯是有原因的。在整個鳥族裏,為什麽隻有你非得像扇子般招搖不可呢?這種本事許多鳥都比你行,可誰也不屑於一試。鶴有沒有賣弄頂冠?鴕鳥有沒有炫耀羽毛?你看過鳳凰向庸俗之流自誇它的藍寶石和綠寶石嗎?命令你以後不得如此標新立異。這麽做是為你好。你的腦袋隻要有你那把扇子一半大,就會早已留意到,你誇耀自己的羽毛,不過是拿一個非常非常醜的東西示眾!

虛張聲勢永遠是庸俗的,動機永遠是虛榮。這種行為使人心生敵意,為智者所不齒。真誠的謙恭退讓,慎篤的收斂、明辨、嚴謹,這些特質都以自悅為足。真實就已經很足夠了,不需虛偽的外表和虛榮的掌聲。況且,你還是財富的象征。財富如此露白,聰明嗎?安全嗎?”

鳥中之王聞言不禁愕然,十分困惑,過了一會兒才理出頭緒來。

“稱讚為什麽總是來自遠方,嘲諷為什麽總是來自自己的族類?我引人矚目,就被穴鳥與鵲它們閑言閑語。它們指責的是什麽,我的美,還是我的誇耀?上天告訴我,既要有實質,也要懂得展現。兩者缺一都不可取。最高明的政客告訴我們,最好的智慧是務實務虛,虛實相輔相成。知,並且示人以知,是雙倍之知。有福運而善於示人,道理也是如此,一盎司誇示勝於財富成噸而不知示人。誰都不知道,卓越才能又有什麽用呢?”

“太陽隱藏著光輝,玫瑰不離花苞就不能綻放豔色,鑽石不在珠寶匠精雕細琢之下改變其深度、光亮,將是什麽樣的情形?如此光彩,如此價值,如此之美,而不懂得誇耀,又有什麽益處呢?我是有翅的太陽,帶羽的玫瑰,天然的珠寶,上天給我完美之時,也指望我以此向人展示。”

“造物主創世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誇耀。他造了光,使之普照大地。想想看,光也是他讚美的第一件事呀。因為光誇耀其餘的一切,他就誇耀光。這麽看來。一開始誇耀就與所有的存在一樣重要。”

孔雀一邊說,一邊張起它五光十色、變幻多姿的尾扇,仿如盾牌,既保衛了自己的美,也當作對嫉妒的反攻。嫉妒之鳥氣急敗壞,啞口無言,隻得揮師向孔雀發起進攻。烏鴉直取眼睛,其餘的鳥啄拔羽毛。孔雀呼天搶地地求救,獅子、老虎、熊、猴子……其他的禽獸飛奔而至。

獅子威懾八方,命令大家稍安勿躁。聽完事情的原委之後,它覺得十分可笑,緊張的情緒稍加收斂。它噤聲勿亂,裁定嫉妒之鳥師出無名,同時提議將全案送交雌狐評判,因為它足智多謀,臨事鎮定。爭戰雙方同意聽取它的高見。

雌狐施展自己的聰明智慧,想將案子審得皆大歡喜——既逢迎獅子,又不得罪老鷹,伸張了正義,又不失去朋友。

“真實與表相哪個更重要,真的很不容易決定。有些事物很偉大,但看起來卻很不起眼;有些事物很渺小,看起來卻十分重大。誇耀和謙虛同樣有能力彌補人的不足。許多事情都是如此,例如人多勢眾就可以虛張聲勢。物質方麵如此,精神方麵更不待言。優美的品質適時適地表現出來才能造就勝境。”

“有人剛嶄露頭角就光亮出色,天才更是意氣風發、耀眼奪目。卓越且善於彰顯的人絕非凡夫俗子。我們往往看到卓越之人由於缺乏活力與自己獨特的風格,才華輝煌頓時銳減。多年前,一位偉人在戰場上威懾一切,在幃幄之中卻顫抖瑟縮。他沙場稱雄,卻木訥口拙。有些民族天生善於矜誇,在這方麵,西班牙人獨出眾表。總而言之,誇飾是英雄才具光輝照人的表現形式,它賦予了英雄第二天性。”

“不過,這個道理必須以真實為後盾才能成立。名不副實,誇飾就是庸俗的欺騙,隻會使缺陷更明顯,更可笑。有人迫不及待想在世界舞台上露臉,可一上了台,卻隻有賣弄本來掩藏得好好的無知。”

“在表現才能之時,最需慎防矯揉造作,因為做作與虛榮比鄰而居,而虛榮最招恥笑。顯露才幹務必懂得節製,而且,正如我常說的,必須時機適當。在這種事情上,節製比什麽都要緊。”

偉大之才決不會屈從於情緒的變化,也不允許其個性縱恣妄為。

“明智的人表現才幹,有時不言而服人,仿佛出於無意。有時候,深藏不露正是博名取譽之道。最高明的露才,可能是不露,因為這能激引他人好奇心。”

“想熟悉其中道理需要天分,也需要相當的慧黠。其中的要義在於袖裏乾坤不可一泄而盡,手中之牌應該一次攤一張,精益求精,點點滴滴加以暗示,使人意會精彩更在後頭,而提升期望值。”

“言歸正傳。以我之見,承認孔雀之美,卻不許它誇耀,未免霸道有悖於常理。睿智的造物主必然不依,否則它就自相矛盾了。法不能悖逆自然,除非得理……”

“本席補救之道既實際又有益。我們命令孔雀今後凡是展示其羽毛之美時,也應該讓人注意到它那雙醜得嚇人的腳。我向諸位保證,單憑這一點,就足以糾正它的虛榮了。”

聽完它的判決,全場報以掌聲,孔雀也心悅誠服,雌狐於是宣布退庭。它們派一隻鳥拜訪睿智的伊索,請他在那本古老的寓言集中,加入這則現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