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下旬,大寒節氣如約而至。一般年份,大寒在1月20日或21日。不過,和我們普通的認知不同,大寒時我國西北、華北最冷的時候已經過去,寒潮發生的頻率並不高。當然,不來則已,來則一鳴驚人。大寒時的寒潮往往裹挾暴雪、凍雨而來,勢頭凶猛,在雪後寒、雨後寒中,東北和南方地區往往會創造一年之中最低的氣溫紀錄。

大寒時,我國的冬季範圍已經開始縮小,明顯比小寒時小了很多,但大寒時的極端低溫比小寒時更厲害,尤其是東北和南方。這是因為大寒時水汽已經開始增多,在雨水和降雪裹挾下,更容易出現低溫天氣。

Boss級寒潮

正如前文所說,大寒時的寒潮發生頻率並不高,而一旦寒潮來襲,定會驚天動地。2016年大寒節氣時,有一股寒潮創造了多項低溫紀錄,我們稱之為“Boss級寒潮”。在寒潮來之前,氣象部門已經發布預報,稱這股寒潮將是這個冬天裏最強的。事實證明,其導致的降溫之凶猛,溫度之低,均為2016年乃至21世紀以來最強。

氣象愛好者撰寫的回顧完整地記載了這次寒潮。在2016年1月20日,還沒等南方從前一波冷空氣影響中完全擺脫出來,Boss級寒潮已經拉開了帷幕,東北北部明顯降溫。1月21日,內蒙古東部額爾古納最低氣溫降到了零下44.1℃,而南支槽帶來的暖濕氣流也適時大舉北上,從華南北部到江南北部在20日相繼出現降水,江淮和黃淮地區也在21日開始降水。從1月22日起,Boss級寒潮在我國大舉南下,江南、華南多個地方的最低氣溫打破曆史紀錄,譬如上海的最低氣溫降到了零下7℃以下,廣東珠江三角洲雪花飛舞,為1949年以來首次。

Boss級寒潮的降溫幅度並不大,總體上也隻是剛剛達到了寒潮的標準,遠不如11月和3月的劇烈,但它的低溫特別厲害,江浙滬不少地方的水管和水龍頭被凍壞,漏水、溢水情況十分普遍。寒潮中,南方的蔬菜和水產被凍死無數,疊加春節因素,廣東菜價飛漲。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出現如此強大的寒潮,是否可以說明全球氣候變暖是個騙局呢?其實並非如此。這一次的寒潮恰恰是暖平流深入極地所致。更有可能的是,在中緯度持續變暖的背景下,極地與中緯度的溫差加大,導致寒潮極端化。說起來,這還是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在此情形下,均溫整體升高,同時天氣極端化趨勢明顯,要麽熱得可怕,要麽冷得可怕。

最危險的不是雪

下雪很浪漫,但下雪也很危險。在暴雪和積雪之中,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不過相比而言,下雪並不是最危險的,凍雨和道路結冰更加危險。如2018年大寒節氣前後,江西北部近地麵氣溫低於0℃,半空中氣溫高於0℃,雨滴落到地上瞬間結成冰,是為凍雨。凍雨天氣的災害性絲毫不輸暴雪,一切露天物體都被一層堅冰覆蓋,交通和供電都受到嚴重威脅,事故風險大大增加。

南方雪盛

大寒節氣,往往是南方降雪概率最大,也是雪量最大的時候。譬如2008年大寒節氣前後,我國南方遭遇了罕見的雨雪冰凍天氣。在這次的大寒暴雪中,南京、杭州、合肥等地都出現了大暴雪,積雪深度普遍達到30厘米以上。

不止是2008年,南方能成災的雪一般都出現在大寒節氣前後。2018年的這個時期,我國南方再度遭遇大範圍強降雪,在暴雪中,合肥和南京的氣溫非常低,已經達到2008年暴雪時的低溫水平。在如此低溫下,積雪效率自然非常高,到暴雪結束時,合肥累計積雪達到了30厘米左右。在雪後輻射降溫的作用下,安徽合肥的氣溫降至零下10.3℃,為2008年以來最低,而位於南京市區的玄武湖大麵積結冰,景象多年罕見。

當然,南方指的不僅僅是長江流域乃至東南沿海,要說中國最常出現暴風雪的地方,如果西藏聶拉木說自己是第二,就沒有地方敢爭第一了。2019年大寒節氣前後,聶拉木就出現了兩次特大暴雪,其中1月26日累計降雪量達到61毫米,最厚積雪深度達73厘米;當地氣象部門拍攝的視頻中,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在深達大腿的積雪裏,頂著10級大風艱難行進。而在1989年,聶拉木曾經創造一天內降雪量196毫米、積雪深度230厘米的空前紀錄!聶拉木成為暴風雪之都的原因也很簡單,此地正好處於喜馬拉雅山南坡迎風麵上,隻要冬天的水汽足夠多,一場特大暴雪就會輕易而至。

最難受的也不是雪

俗話說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時,因為水汽凝華放出熱量,往往並不是很冷,尤其是南方下雪時,氣溫基本上都在0℃上下,達到零下3℃就是非常幹冷的雪了。不過,雪停之後,在冷空氣和雪後輻射降溫的共同作用下,2018年大寒節氣前後,湖北中北部迎來一波酷烈的雪後寒,隨州氣溫跌至零下10.9℃,創當年冬季新低。隨著1月28日、1月30日、2月2日三股冷空氣接踵南下,長江沿線和江南北部的積雪區也陸續放晴,合肥、南京和武漢都有接近零下10℃的低溫出現。1977年1月,武漢雪後氣溫曾達到過零下18℃。

而對於基本不下雪的廣東來說,最難受的天氣則是陰雨濕冷。仍以2018年大寒節氣為例,當年廣東中部一線、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區在冷雨中氣溫降至5℃左右,就連湛江也在這股陰雨中淪陷,氣溫僅6℃左右。更為重要的是,冷暖空氣在華南沿海持續對峙三到四天。濕冷天氣過去後,冷空氣擊退暖空氣,低空冰凍線還向南進入珠江三角洲北部,廣州郊區甚至出現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