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以清明風和清明節為大眾所熟知。一般來說,清明節氣在每年的4月日前後。我國古籍《淮南子》中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句話明確點出了清明的淵源,以及清明和春分的關係。不過,清明風和清明節傳遞出來的情緒是相反的,清明風象征著清爽明淨,而清明節則總和愁鬱悲傷、陰雨連綿掛上鉤。
清明之後,再過一個穀雨節氣,立夏也就到了。夏季風將從南海中南部逐漸向北爬升,即將踏上我國的陸地。二十四節氣和現代氣象學的聯係,總是這麽妥帖和巧妙。
清明風
清明風是“清明”二字的來源之一。這裏的“清明”,意為清爽明淨,柔和帶水,其實就是東南風。司馬遷在《史記·律書》中雲:“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吹萬物而西之。”這就明確說明了清明風的風向和來源。當然,從現代氣象學的角度來看,這裏的東南風並不是夏季風,而是階段性的海洋吹向大陸的風,水汽含量遠遠不如夏季風高。正因為此,清明時,萬物隻是蓄勢,還未到爆發式增長的季節。
不過,清明時還隻是4月初,雖然冷空氣比春分時大為減少,但還是存在的,偶爾可以達到寒潮強度,也可以南下到江南甚至華南。如2020年4月6日,冷空氣直達海南島,海口等地吹起北風。這個時候,清明風不是指東南風,而是指南方的倒春寒天氣,常常會引起災害。
對北方來說,清明風並不是以東南風為主,而是西北風的概率更大一些。而這個時候,新疆、內蒙古、甘肅一帶的戈壁荒灘已經徹底解凍,西北風吹起時往往飛沙走石,帶著沙塵直撲而來,一般情況下會影響京津冀和中原地區,偶爾可以南下江南,甚至遠走日本和韓國。可見清明的風,並不一定都是可愛的。
清明氣溫
清明前後,現代氣象學意義上的春天已經覆蓋長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區,按常年氣候平均標準來看,春天的北界已抵達京津冀。這不光是清明風的功勞,更主要的是太陽輻射的變化。春分之後,太陽直射點已經處於北半球,我國的日照時間越來越多,接收到的熱量也越來越多。而風向轉換,正是熱量變化的一個標誌。
清明時節,全國沒有入春的地方,隻有青藏高原、東北地區、新疆北部、內蒙古以及其他高海拔地區;而夏天開始跨過海島,在廣東雷州半島、廣西沿海等地登上我國大陸。清明過後,夏天就大顯身手,開始控製華南。
由於冷空氣仍然頻繁出現,而且雨水增多,清明前後天氣容易變冷,這個時候的“倒春寒”也是很厲害的。和春分相比,這個時候雖然很少有冷空氣能夠達到寒潮標準,但由於前期溫度回升得更快,農作物生長得更加繁茂,這個時候的倒春寒,往往比春分時的危害更大。仍然以2020年4月的華南冷空氣為例,廣西桂林4月的月平均溫度為18℃至25℃,海南三亞4月的月平均溫度為26℃至32℃。而在這場降溫中,廣西桂林的最低氣溫降到了11℃以下,海南的溫度一度降到20℃以下,且伴有連續陰雨,不管是對人們的生活和出行,還是對農作物生長,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清明氣團
清明時,在大陸冷氣團和海洋暖氣團的激烈交鋒之中,海洋暖氣團明顯占據上風。這個時候的風向已經是以東風和南風為主導,北風和西風隻能變成配角。北風和西風即使不甘心失去陣地,傾巢南下,也趕不走海洋氣團。在氣象數據上就表現為,清明時,全國處在季風區的各個地方,不管是溫度還是濕度,都在明顯上升。
但是,清明時的冷氣團也學會了偽裝。它們眼看著明爭不過,就采用“木馬戰術”,和水汽結合起來,變成濕冷氣團。這種氣團一般出現在南方的春季連陰雨到來之際。看似溫柔的冷空氣“咬定青山不放鬆”,和暖濕氣流持續交匯在江南、華南時,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劇烈降溫和持續陰冷天氣。2020年4月,冷空氣和暖濕氣流交匯在長江沿線、江南和華南,南方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比常年偏低2℃至3℃,局部氣溫偏低4℃至6℃,這就是清明濕冷氣團的威力。
清明時分,大陸幹熱氣團在中南半島以及我國的海南島和雲南南部繼續擴展,這些地方的高溫天氣變本加厲,有時氣溫竟然能達到40℃。除此之外,在越來越強烈的日照下,新疆塔裏木盆地、甘肅和內蒙古的戈壁灘也逐漸變熱,大陸幹熱氣團即將在這些地區完成“首秀”。
清明降水
清明風對降水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氣象數據很能說明問題:清明節氣前後,南海西南暖濕氣流第一次爆發,雖然這個爆發還遠遠比不上夏季風的強度,但足以讓廣東省進入前汛期。也正是從清明節氣起,我國的主雨帶形成。位於這條主雨帶上的廣東,有時候雨量可達暴雨到大暴雨級別。
在江南,水汽主要來源於東風和東南風,它們經常和冷空氣打得難解難分,出現持續陰雨和氣溫偏低現象。由於東風和東南風來源於水溫稍低的東海、黃海,所以江南的雨量遠比不上華南。而在北方,清明節氣的降水量當然也比之前大幅提升,除高海拔地區外,降雪大幅減少,下雨成為絕對主流。當然,偶爾也會有一次降雪,如2020年4月上旬,河南鄭州就出現了雨夾雪。
在驚蟄和春分之後,清明時的大氣能量大幅增加,降水的對流性特征越來越明顯,強對流天氣越來越多。華南往往出現激烈的狂風暴雨,甚至冰雹和龍卷風,這就是強對流天氣。如果說,春分時的雷聲足以讓蟄蟲徹底“起床”,那麽清明時節的強對流就足以讓蟲子振翅飛翔,尤其是南方,防蚊蟲、防毒蟲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清明陽光
在清明風的影響下,清明時節雖然陽光暖意更濃,風更爽朗,但因為水汽更加豐富,日照反而比春分時有所減少。一方麵,廣東等地開始受主雨帶影響,進入前汛期;另一方麵,冷暖空氣常在江南交匯,形成連陰雨天氣,而清明風的北上,也常在北方造成大範圍過程性降水。正因為此,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才會成為千古名句,清明的標誌也變成了降水。
不過,清明風畢竟是清爽明淨的風。海洋氣團除了帶來降雨之外,也會帶來氣溫升高和潔淨的空氣。如果沒有冷空氣搗亂,在晴到多雲的清明時節,最適合出遊、踏青。清明也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人們都在這個時候祭奠先祖,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