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穀”,謂之穀雨。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春的休止符,又是夏的前奏曲。穀雨節氣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後。這一天,春天已突破長城,遠上塞外;夏天則控製華南全境,已經準備好施展拳腳了。

所以說,穀雨是“萬物瘋長”的節氣。穀雨之後,暑意愈濃,降水大幅增多,各種農作物飽吸能量和水分,開始加速生長。在鬱鬱蔥蔥之中,繁盛的夏季開始向我們走來,一年之中的溫度、濕度和日照逐漸達到巔峰狀態。

穀雨之雨

雨是穀雨節氣的靈魂。俗語雲:“穀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這說明穀雨時節容易下雨,而且在這個時候下雨一般都是好事。氣象數據顯示,每年的穀雨節氣前後,東海和太平洋的東南暖濕氣流、南海的西南暖濕氣流呈現更強的爆發態勢,雖然仍然比不上夏季風,但足以讓華南的前汛期進入第一階段的高峰,並讓南方都能出現暴雨。也正是從穀雨節氣起,我國主雨帶開始擺脫沿海地區,向內陸進軍。

穀雨節氣時下的雨,已經有了夏天的味道。它們常常組成颮線、強雷雨雲團襲擊南方,形成暴雨、大暴雨、冰雹、雷雨大風甚至龍卷風等強對流天氣。和春分、驚蟄相比,穀雨的雨要暴力得多,雷聲也要響亮得多。在一場激烈的暴雨之後,南方經常一夜之間青蒿遍地,這就是穀雨使萬物瘋長的含義。

穀雨的雨,不僅下起來激烈,而且雨量很大。這個時候,南海的海溫已經超過26℃,能孕育出台風了,海麵上吹來的風自然也就更暖、更濕,能容納更多的水汽。這段時間,華南前汛期達到第一階段的巔峰值,廣東沿海時常出現特大暴雨,像珠海就曾經出現過24小時內雨量達到600毫米的暴雨曆史紀錄。而在江南,涼涼的東南風和西南風摻雜在一起,雨量和雨勢都不如華南,但和春分相比,大雨和暴雨明顯增多。

穀雨節氣,水汽大幅向北方突破,華北和東北的雨量會出現躍升。尤其是當強盛的暖濕氣流遇到強盛的冷空氣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暴雪。如2020年穀雨節氣前後,黑龍江、吉林等地大範圍降雪,其中黑龍江西部出現暴雪至特大暴雪,齊齊哈爾24小時的降雪量達到特大暴雪量級,積雪18厘米,創造了有氣象記錄以來4月的曆史極值;嫩江積雪達30厘米,紮蘭屯積雪達43厘米,冬天都沒有這麽大的雪。

穀雨暖陽

穀雨節氣期間的日照時間比清明時又有所減少。原因很簡單,穀雨時偏南風更強一些,雨水比清明時更多一些,水汽更豐富一些。隨著海洋氣流的吹拂,全國各地的空氣質量都比清明時更好,空氣顯得更加通透。不過,穀雨時太陽直射點已經來到北緯10度以北,也就是我國南沙群島附近,我國陸地上的太陽輻射正在增強,日照時間也在增加。陽光有時候還會有些刺眼,需要注意防曬。華南在晴天時,甚至偶爾要防中暑了。

不過在西北地區,穀雨這個節氣有另外的含義。這裏遠離太平洋和印度洋,穀雨時非但吹不上東風和南風,反而因為戈壁、沙灘解凍,在北風來臨時沙塵漫天。穀雨時,正是西北地區沙塵最頻繁、空氣質量相對最不好的時期。因為沙塵較多,雖然西北地區的日照時間也延長了,但有效日照卻減少了。

穀雨之風

和清明相比,穀雨之風偏東、偏南的更多,水汽含量更為豐富。正是這樣的含水之風,才能帶來“穀雨”。這段時間,南海西南暖濕氣流的溫度、濕度可以和夏季風媲美,但是風向還不太穩定,所以不能說是季風。但這種風上岸後,和冷空氣交匯,往往帶來非常激烈的暴雨,不遜色於夏季風來時的“龍舟水”。因此,在這種穀雨之風的吹拂下,華南三省區將進入夏季。

在江南,穀雨之風仍然不溫不火,尤其是長江三角洲一帶。因為臨近的東海和黃海的水溫和清明時相比並無明顯上升,所以東南風從溫涼的海麵吹過,再進入陸地,往往還會引起降溫。4月起,江浙滬的溫度往往比安徽、湖北,甚至河南、河北更低,原因就在於這種風。當然,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風,濕度肯定比北方和內陸大,因此雨帶一到這邊,降雨就會加強。

北方穀雨節氣時,東風和南風不一定帶來升溫,北風和西風不一定帶來降溫。因為這個時候,西北的戈壁荒灘已在陽光的照耀下“轉性”,成為熱源。從這裏吹下來的北風和西風非常幹熱,尤其是翻過太行山進入京津冀、河南北部後,還會疊加焚風效應,有可能讓這些地區出現氣溫30℃以上的炎熱天氣。而正如上一段所說,當東海、黃海的風吹到北方之後,雖然濕度上升,但氣溫卻有可能下降。

穀雨氣團

在穀雨時的氣團交鋒中,暖氣團已經徹底占據上風,大陸氣團不一定是冷氣團,海洋氣團有時候反而比大陸氣團更冷。這是因為,穀雨時海陸熱力性質已經發生轉換,在太陽輻射的熱量達到臨界點之後,北方大陸尤其是西北的沙漠戈壁灘成了熱源,變成了大陸幹熱氣團的發源地,而大陸冷氣團的發源地徹底退回西伯利亞,所以冷空氣南下就非常無力了。這是穀雨和春分時氣團的最大區別。

在北方加入幹熱氣團大軍時,西南地區,也就是中南半島以及我國的海南島和雲南南部的幹熱氣團繼續發展。雲南幹熱河穀經常會出現40℃以上高溫,海南島的溫度也經常達到37℃以上,是名副其實的酷熱天氣。

穀雨的季節變換

穀雨前後,氣象學意義上的春天已經突破長城,來到塞外,烏魯木齊、沈陽進入春天,全國隻有東北中北部和高海拔山區還是冬天。而夏天幾乎控製整個華南,以及雲南南部、台灣南部和閩南,準備突破南嶺和武夷山一線。所以說,穀雨是春夏過渡的節氣,是換季的節氣。

季節轉換的標準是均溫。事實上,穀雨節氣前後,日最高溫度的變化更加明顯。4月中旬,不僅華南三省和江南南部的氣溫達到30℃乃至35℃,華北、西北甚至東北的氣溫也可以輕易達到30℃,甚至35℃。以北京為例,2020年4月24日氣溫就達到30℃,之後,新疆吐魯番的氣溫超過了40℃。

但與此同時,受東海、黃海和渤海深度影響的上海、浙江東北部、江蘇東部、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地,溫度躑躅不前,始終在早晚十幾攝氏度,中午二十幾攝氏度的水平。這就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的體現。因為在穀雨節氣,黃海和渤海的海溫都隻有十幾攝氏度,東海北部的海溫也僅接近20℃,這些地區的海風吹上來,溫度當然會受到壓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