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使者的介入,打斷了高順與孫輕的談話,也打亂了整個營帳針對賊寇的氣氛。

“高將軍,朝廷頒旨,以袁紹為勃海太守、韓馥為冀州牧、劉岱為兗州刺史、孔伷為豫州刺史、張邈為陳留太守、張谘為南陽太守……”

聽著這個使者在不停的念著一堆人的職位變更,一堆將軍就在那裏聽著。

“封高順為並州牧,接旨。”使者最後大聲地念出了高順的封號。

隨著使者宣旨完畢,在場之人,眼睛無不為之一亮,高將軍不僅掌並州軍事,現在還領了並州牧,掌管起內政了。

高順隨即上前領旨謝恩。

“州牧大人,沒想到你來河內居然會這麽快,如果按正常行軍,應該不會這麽快吧,將軍帶兵依然厲害如昔,本以為還要再等幾日,沒想到提前了五六日就到了,”使者從側麵不斷的誇著高順,“看將軍這身打扮,剛才是去殺敵了吧。”

使者宣完旨後,不斷和高順寒磣著,他自然知道高順是董卓的親信,而且很容易就會因為某事而采取激烈的軍事行動,所以,沒敢在他麵前擺架子,“幸虧我快馬加鞭早到河內,要不,等州牧大人到了這,我還沒來,那就是失職了。”

使者這樣一說,高順在心裏一推算,使者到的時間,算起聖旨頒布的時間,那就是自己出發那幾天,頒發的聖旨,照這樣一來,其他地區,也就這幾天得到消息了。

使者走後,內心裏忍不住慶幸,還好沒有惹出高順這個殺神的殺性,自己總算安全出來了。

洛陽的傳言,一部分人或者傳頌高順的厲害,威猛,而另一部分人,則是怕這種威猛會不會是因為殺性過重,而動不動就直接威脅到生命。

在營帳中的孫輕,看高順可是另一幅眼神了,這麽年輕的州牧,還是從軍隊裏晉升,不容小看啊。

“恭喜州牧大人掌管並州。”孫輕拱手祝賀道。

“大哥,這樣一來,並州內政、軍事就都由我們掌控了。”張遼還穿著那一身血衣,但這不影響張遼現在的好心情。

這話也隻能在高順軍中才有人敢說,其它哪個主公會和你稱兄道弟到一起掌管地方勢力。

“孫將軍,回去和張燕中郎將說,我這邊會資助你一部分糧草,解你燃眉之急,等我回到並州,自會找你家將軍麵談,但是,在我不在並州的這段時間,我並州有什麽事發生,他都需要進行協助,如果我並州遭到黑山軍掠奪,我會親自取了他張燕的性命,希望你將原話完整的送到。”高順說道最後,加重了語氣。

“高將軍放心,本來我們就不會對並州下手,現在高將軍大義,我黑山軍豈會不知好歹,絕不會發生任何掠奪之事,我可帶我將軍答應,如違此言,我必不得好死。”孫輕沒想到高順會主動提供己方糧草,心裏懷著感激之情,發誓保證著。

“好,你先下去,等下郝萌郝將軍會找你細談糧草押運之事。”

等孫輕出賬之後,高順看著在座的眾人。

“想大家都知道,這個聖旨應該是在發生洛陽兵變之後,董卓安慰地方軍閥的一種拉攏方式,不過,這也發出了一個信號,就是文優先生說過的,一旦地方勢力開始關注,就是亂世將至之時,反董聯盟即將發生。”高順說著自己的理解到的信息。

“將軍,那我們準備怎麽做?”郝萌問道。

“我軍與地方組成的聯盟軍相比,人數太少,為了不受聯盟勢力威脅,目前,先在河內,甚至河內周邊郡縣進行募兵,就用征討匈奴的口號進行募兵,郝萌和成廉去找王太守要軍糧,他說過能養上萬的兵士,那就不用和他客氣,然後從裏麵分出一部分,給孫輕吧,反正不是我們的糧,他張燕號稱的百萬軍民,自己沒糧的時候,也沒騷擾我並州,就當作回報吧。”高順下達著命令。

“不過將軍,募兵的軍餉可不多。”郝萌上前提醒高順。

“問王太守要。”高順仿佛是吃定王匡了。

“將軍,外麵有人自稱是王太守派來的,叫胡母彪,慶賀大人榮升並州牧,帶了禮物”傳令兵上前通報。

“郝萌,剛好,你和曹性去,和這個胡母彪,一起回去找王太守要軍糧和兵餉。”

不幾日,郝萌、曹性、張遼、成廉等人陸陸續續地征召了兩千人。

兩千人分成了四個方隊,在軍營進行了擴建後,才駐紮下來,每天都進行著嚴格訓練。

這一天,營外有人宣稱是京師三公派的人,說是有密信呈上。

高順召見了來人,來人遞上信後,站於一邊。

高順打開信,信裏麵的人,自稱朝廷三公聯名信,陳述董卓的惡行,希望各地方舉兵反董。

“你是太尉的人?”高順看著來人問道。

“回將軍的話,小人正是。”

“本初在洛陽還好吧?”

“大人在洛陽一切尚好,等著什麽時候和將軍把酒言歡。”

“來人,拿下。”高順一聲命令,即刻有兵士上前將報信之人按在地上。

“將軍,不知所為何事。”報信之人並不知道為什麽這個將軍就直接反目。

“我不知道為什麽你跑來我這報信,但你絕不是三公的人,說,你到底是誰派來的?”高順看著報信之人。

送信之人想,怎麽會那麽倒黴,去給王匡報信,他又要自己來給這個高將軍也報信,到這裏,沒兩句就被識破了。

“將軍,我真是三公派來的人,不知將軍如何會誤會我。”報信之人還在裝糊塗。

“你不說,那就拉下去砍了。”高順沒想理會那麽多,知不知道幕後之人,都與自己沒什麽關係。

兩個兵士聽到高順的命令,順勢就拉起地上之人往外拖。

“將軍,我說,別拉,我說了。”報信之人不知道高順居然會這麽堅決,沒給自己時間就要殺人。

兩個兵士停了下來。

“我是橋瑁橋太守派來送信的。”報信之人忙說道。

“為何?”高順看著報信人。

“橋太守本是袞州刺史,董相國卻為了拉攏漢室宗親,將劉岱大人提升為袞州刺史,橋大人當然不服氣了,所以就借著三公名義寫了這個討董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