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都沒想,便直接果斷拒絕。
這件事情絕對不可能!
要是他連公主都保護不了,那還拿什麽保護天下?
雖然朱棣這樣說,但朝廷上下卻不怎麽認為。
“陛下,如今戰局緊張,咱們應該以大局為重,如果公主和親不僅能得到兩國和平,還能順勢讓他們發兵,幫我們一起對蒙古,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多一個朋友不如多一個敵人,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陛下,和親的事情百利而無一害,古往今來,君王帝國,公主也不都是要和親遠嫁,這本身就是他們的宿命。”
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可謂是熱火朝天。
朱棣臉色微變,就連朱瞻基都有些看不下去。
他交疊著雙手,從容說道:“何清未必需要公主什麽郡主亦或是王公大臣之女,都有這個資本。”
“既然你們這麽積極,要不就拿你們的女兒去和親算了?”
真不是他們的女兒,所以這些人一點都不心疼唄。
如此無恥行為,簡直令人發指!
一句話直接將眾人對啞口無言,一時與色到不知所措。
有人咕噥著:“人家點名他信的是鹹寧公主,咱們就是有那個想法,也沒那個資格。”
你應該還漏了句,“就算有這個資格也絕不願意,對吧?”
何清必然要遠嫁,而且象征的是兩國戰火交鋒,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可言。
也不是人人都像鬆讚幹部和文成公主那樣,那麽其中的態度可想而知,一旦公主在朝鮮受委屈,那又該如何訴說?
朱棣心中微微感慨,想不到他居然能懂自己。
那可是他最寶貝的女兒啊,對方點名道姓,哪裏是為了和親,分明就是想要個人質和牽製他們的底牌。
無論從親情還是國家利益角度,對於他們大名都是極為不利,同時是一種侮辱!
如果答應,整個大明朝在和親這件事情上,都沒有底氣再拒絕其他。
麵對朱瞻基權利阻止,眾人略有不滿。
“陛下,這件事情已經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了,想要對蒙古朝鮮又虎視眈眈,如果不能穩住他們,對我們大大不利。”
“是啊,之前皇太孫殿下可還對遠在新娘之外的國家也言辭不當,若是他們趁此機會而對付我們,加之朝鮮,就等同於三個國家敵對,我們又當如何應付?”
一下這些人,這些人雖然此係列,但說的話卻有一定道理,要怪就怪禍不單行,這一切都趕到一塊去了。
朱棣氣急敗壞,但又沒有反駁他們的理由。
如果能用一個公主不換回兩國之間的和平,往大局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可他不僅是一國之君,也是一個父親,又怎麽能夠做到那般殘忍,把自己的女兒送入水深火海?
深吸一口氣,朱棣說不過他們,但又找不到拒絕的理由,最終這場朝會不歡而散,雙方都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
……
“混賬,這和讓朕的女兒嫁個流氓地痞有什麽區別?朕真想讓他們的女兒也體驗一下朕的感受!”
朱棣一拳砸在桌子上,臉色愈發難看。
才短短半天功夫啊,這些人居然聯名上書,要求鹹寧公主和親,這分明就是在威逼。
他們想要用群體的力量讓朱棣就範!
“陛下息怒,喝點茶。”我太監遞過去一杯**茶。
砰!
朱棣胳膊一甩,茶水直接灑落在地,杯子碎裂開來。
太監惶恐的跪在地上,“奴婢該死,還請陛下降罪!”
“行了,滾出去。”
說老太監跑得很快。
人走了,大殿之內也傾盡了朱棣的心,卻久久難以平息,就好像胸口堵了一塊巨石,難受到令人難以呼吸。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一陣通報,“陛下,鹹寧公主求見。”
聽到這裏,朱棣略感意外。
等鹹寧公主進來之後,朱棣連忙安撫說:“想必你也聽到了那些流言蜚語,不過你放心,朕絕對不會妥協的!”
“你是朕的女兒,心頭肉,掌中寶,又怎能遠嫁朝鮮受苦?”
朱棣信誓旦旦,誰知鹹寧公主卻忽然跪在地上,緊緊磕著腦袋:“父皇,還請您允許鹹寧與朝鮮和親。”
此言一出,朱棣臉色微變,直接從椅子上彈射起來:“你在胡說什麽?”
“你自古以來和親的公主,能有幾個事事如意!“
沒有感情基礎,又是遠嫁,又是雙方和平的樞紐。
就算公主在他國受了委屈也無處申冤,因為她象征的就是和平。
自己從小嗬護到大身份尊貴的寶貝女兒,難道養到最後就是去別人那受委屈?
就說現在的朝鮮王,他後宮有多少女人?
和親的公主注定成不了皇後,一輩子受人排擠。
朱棣就是帝王,他又怎麽會不知這種局麵?
既然知道,那就更沒有讓女兒去設想的必要!
所以這件事情,以一個父親的立場來看,怎麽說都是極為侮辱的存在。
看到朱棣為自己據理力爭的模樣,縣令感動得飽含熱淚,卻依舊沒有改變態度。
“父皇,女兒知道您是為了我好。可您是一國之君,而我又是大明公主,本就該以大局為己任。”
“如今三麵臨敵,隻有何清讓朝鮮鬆口,才能解決兩國的矛盾,同時請求他們的兵力相助,壓縮其他虎視眈眈的帝國。”
“犧牲一個人,就可以保全整個大局,這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劃算的!”
他這麽一說,朱棣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
鹹寧說的對,她又怎會不知其中的利害關係。
可如果連小家都保護不了,他又有什麽資格去保護大家?
這本身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點!
“父,皇別再猶豫了,自古以來公主和親換取和平,這已經成為常理,鹹寧也願意為了大局而犧牲!”
鹹寧將頭埋在地上,盡管心中有萬般的抗拒,可她也明白,這是無法改變的命運,堅定的態度甚至已經變成懇求。
他不想讓朱棣在朝臣麵前為難,也不想看到大明四麵受敵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