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人,伯人卻因我而死,這句話是東晉晉元帝時期王導的名言。

 《世說新語》載,公元322年,晉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亂,其弟王導及家族受牽連,為了請罪一大早王導帶著王氏子弟跪在宮殿門前等候皇上發落。這時周靑進宮,王導希望周靑能替他說些好話,便小聲對他說:“伯仁(周靑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

 結果周靑就當沒聽見,昂首走進宮去。等他從宮裏出來,已經喝得暈乎乎的,王導和他招呼,他還是不理不睬,一邊走還一邊嘀咕:“今年殺賊子,取個鬥大金印……”

 後來王敦總攬朝政,要收拾周靑遂詢問王導:“周靑也算是個人才,是不是給個官當當?”

 連問了幾次,王導因想起周靑曾在宮門口不幫自己的事就一直都沉默不語。王敦見他這樣就眼中凶光一閃:“如果不配為官,那麽應該殺掉!”

 王導還是沉默。於是,周靑被王敦殺害。

 後來,王導有一次在整理中書省的文件時,才發現周靑極力維護自己為自己辯白的奏章。又聽說了那天自己跪在宮門時,周靑一進宮就激烈地維護王家全家,隻不過沒有在自己麵前表示出來而已。聯想到自己卻在能救活他的時候沒有伸手相救,一股強烈的負罪感湧上心頭,他回家後對兒子們說:“我雖不殺伯仁,但是伯仁卻因我而死。幽明之中,負此良友呀!”

 這就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個典故的來曆。

 當初,楊凡在看到我不殺伯人,伯人卻因我而死這個典故的時候,腦海裏第一個蹦出來的念頭不是導致周伯人死亡的王導有什麽不對,而是覺得是周伯人實在愚蠢。

 你丫的做了好事,不但不讓對方知道,還偏偏要裝逼,弄得跟壓根看不上人家似的,你不倒黴誰倒黴?

 這個典故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莫裝逼,裝逼招雷霹,古人誠不欺我啊!

 所以,楊凡在救了冰鳳之後,並不是就準備一直當無名英雄,盡管現在還不合適暴露自己,但有機會讓冰鳳知道自己救了她還是有必要的。

 人情就是用來還的,楊凡欠了冰鳳那麽多人情,如果一直不還,不說人家冰鳳對他有什麽看法,連他自己都會覺得過意不去。

 還人情,最好還是讓人家知道,不然就不是還人情,而是默默無聞地做好事了。

 楊凡喜歡做好事嗎?如果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楊凡還是會做一些好事的,畢竟他的毛病就是管閑事,所謂管閑事,其實大部分都是在做好事。

 不過,楊凡可不是大公無私的聖人,做了好事不留名是雷鋒叔叔的專利,普通人在做了好事之後還是需要認可和肯定滴。

 “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就很好地詮釋了怎樣才是做好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