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沒有精神潔癖,也不是純正的佛教徒,不會因為手裏的這枚舍利子來曆不明就把它扔掉或者還回去。

 楊凡考慮的是這枚舍利子能不能見光,如果是普通僧人的舍利子還好,如果是釋迦牟尼佛的舍利,楊凡一拿出去,估計很快就會被人認出來,那樣一來,楊凡立馬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萬一再引起什麽國際糾紛,他就隻能帶著玉佩空間跑路了。

 哎,還是先放著吧,舍利子雖然珍貴,但是在查清楚它的來曆之前,還是不要見光得好。

 於是,楊凡把舍利子放在了玉佩空間的茅屋裏,放在身上不保險,放在空間茅屋外麵也不太安全,萬一被哪個從土圍子裏跑出來的動物吃了呢。

 隻有空間茅屋才最安全,楊凡已經試驗過了,那些活著的動物根本就進不去,就是黑熊和雪兒,也進不了空間茅屋。

 整理完緬甸之行的戰利品,楊凡才有心情到街上逛了一圈,品嚐了一下當地的小吃,領略了一下當地的美女,體察了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呃,好吧,體察民情好像不是楊凡應該做的,這軲轆掐了別播。

 要說楊凡最想吃的就是當地著名的小吃過橋米線,盡管全國各地幾乎都有賣過橋米線的,但在楊凡看來,應該還是當地的過橋米線才正宗,畢竟是原產地,應該有一些獨到之處才對。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的特色小吃,屬滇菜係,據說過橋米線起源於蒙自地區。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關於其稱謂有很多傳說,流傳最廣的如下:

 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雞油,猶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

 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吃的時候往米線裏一加就可以了。

 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

 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

 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

 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裏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

 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

 大熱的天,本來並不是真正吃過橋米線的好時候,但對於一個吃貨來說,天氣根本就不是問題,隻要腸胃允許,其它的什麽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