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不愧是歐洲貴族出身,對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都多有涉獵,見楊凡沒有吃過法國菜,就諄諄善誘地給他耐心講述起來。

 世界三大美食之中,法國美食即占有一席之地。

 法國美食的特色在於使用新鮮的季節性材料,加上廚師個人的獨特的調理,完成獨一無二的藝術佳肴極品。

 法國菜是西餐中最有地位的菜,是西方文化的一顆明珠。

 相傳,16世紀意大利女子Catherine嫁給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以後,把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盛行的牛肝髒,黑菌,嫩牛排,奶酪等烹飪方法帶到法國,路易十四還曾發起烹飪比賽,即現今流行的CordenBleu獎。

 法國菜的特點是選料廣泛,用料新鮮,滋味鮮美,講究色、香、味、形的配合,花式品種繁多,重用牛肉蔬菜禽類海鮮和水果,特別是蝸牛、黑菌、蘑菇、蘆筍、洋百合和龍蝦。

 法國菜肴燒得比較生,調味喜用酒,菜和酒的搭配有嚴格規定,如清湯用葡萄酒,火雞用香檳。

 法國菜的上菜順序是,第一道冷盆菜,一般沙丁魚、火腿、奶酪、鵝肝醬和色拉等,其次為湯、魚,再次為禽類、蛋類、肉類、蔬菜,然後為甜點和餡餅,最後為水果和咖啡。

 比較有名的法國菜是鵝肝醬、牡蠣杯、局蝸牛、馬令古雞、麥西尼雞、洋蔥湯、沙朗牛排、馬賽魚羹。

 ……

 聽了麗莎滔滔不絕地介紹,楊凡覺得自己真長見識,以前還以為隻有華夏飲食才能被稱作飲食文化呢,沒想到法國菜也自成體係。

 不過,楊凡覺得法國菜好是好,就是太窮講究,再者也太浪費,還真不是普通人能享受的,哪像博大精深的華夏美食,不管你是身家億萬的大富豪,還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都能在浩如煙海的華夏美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享受。

 珍貴如猴頭燕窩,廉價如魚香肉絲,不同的隻是食材和口味而已,華夏人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就舍棄自己的愛好,喜歡吃魚香肉絲,麻婆豆腐的大有人在,其中也不乏身家億萬的巨富豪商和達官顯貴。

 一頓飯花了楊凡一萬多,兩人喝的一支小拉菲就價值兩千塊,可能是口味的原因,楊凡覺得傳說中香醇的法國紅酒,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好喝,更不能和自己的空間藥酒相比,挺不值的。

 吃完飯,楊凡結賬準備離開,老板本沙明親自把兩人送到門外。

 “對了本沙明,你的這家餐廳收不收食材,比如鬆露之類的?”

 楊凡正要走,突然想到自己玉佩空間裏種的鬆露,以及那些味道沒話說的空間菜蔬和瓜果,就順便問了本沙明一句,如果老橡樹西餐廳願意使用自己的空間菜蔬,自己也就多了一條優質的銷售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