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池塘裏已經沒什麽大魚了,不等楊凡過一把叉魚的癮,楊向東就已經把能叉的魚都叉完了。

 接下來,就等把池塘裏的水都抽淨,然後就是潑灑生石灰消毒,把隱藏在淤泥裏的病菌病毒,以及一些諸如黑魚卵之類的東西全部殺死,再晾上一段時間,等石灰的毒性消散之後,就可以蓄水養魚了。

 不到中午,池塘的水能抽的都抽幹了,剩下的就是淤泥和小水窪,還有隱藏在淤泥裏的泥鰍和黃鱔,以及一些小黑魚和黑魚卵。

 當然,也有其它魚的魚卵,很多野生魚類的生命力頑強得令人發指,哪怕是一塊幹涸了很久的池塘,隻要下大雨,能蓄上水,很快就會生出魚來。

 楊凡和楊向東父子倆穿著膠鞋,在淤泥裏翻泥鰍,捉黃鱔。

 野生的池塘裏這玩意兒最多,尤其是楊凡家這塊池塘,已經有好多年沒有清底了,泥鰍和黃鱔多得狠,非常容易找到。

 翻泥鰍和捉黃鱔不一樣,黃鱔憋氣的水平可比泥鰍差得多,泥鰍完全可以隱藏在淤泥裏,而黃鱔就不行了,必須有出氣孔才可以,不然就會被憋死。

 這也就是養黃鱔的池塘為什麽要養一些水草的原因,水草並不是讓黃鱔吃的,也不是讓黃鱔趴在上麵曬太陽的,而是讓黃鱔趴在上麵緩氣的,要是沒有地方可以休息,黃鱔不是被累死,就是被淹死。

 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想到,黃鱔竟然能被淹死,所以在淤泥裏捉黃鱔比捉泥鰍簡單得多,隻要找到黃鱔的換氣孔,直接挖就可以了。

 捉泥鰍就要麻煩得多,隻能在淤泥裏不斷翻動,所以叫翻泥鰍,別說隻有楊凡和楊向東兩個人,就是再找十個幫工來,也休想把這塊池塘裏的泥鰍翻光。

 因此,建橋的工人們吃完飯休息的時候,也都來池塘裏翻泥鰍了,楊凡和楊向東也沒阻止,他們各自找到的泥鰍楊凡也沒要,都讓他們自己留著吃,反正池塘裏的泥鰍也翻不淨,等一灑生石灰,全都得死,不捉也是浪費。

 楊凡父子倆一直忙活到天黑,捉了一大桶的泥鰍和黃鱔,黃鱔至少有幾十斤,泥鰍也差不多有這個數,這次就幾乎沒人再來買了,農村人不喜歡吃黃鱔和泥鰍,嫌吃它們太費事,肉又少,沒什麽吃頭。

 尤其是泥鰍,燉著吃沒啥肉,炸著吃又太費油,收拾起來還費勁。

 不過,楊凡卻不嫌這玩意兒多,他有玉佩空間,可以養著慢慢吃,泥鰍和黃鱔又影響不到蓄水池裏的戈雅魚,有它們在,還能淨化水質,保持水中生物的多樣性呢。

 晚飯的時候,楊凡做了炸泥鰍和泥鰍湯。

 按照常理,泥鰍捉到後是不能馬上吃的,必須放在清水裏養一段時間,讓它把肚子裏的泥沙都吐幹淨,然後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