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俗話說誰過年還不吃頓餃子!人家伊斯坦布爾曾經也闊綽過!

伊斯坦布爾背靠黑海,黑海有頓河、多瑙河、第聶伯河等諸如,整個波蘭平原,還有中部歐洲都能通航。

而貫穿沙俄歐洲部分的伏爾加河離頓河最近處隻有十幾裏,距離黑海也不過幾十裏。

麵對的則是整個地中海,無論是西班牙的糧食還是意大利的收工,或者埃及的椰棗都能通過海運到達。

隻要這裏處於穩定環境發展幾乎沒有屏障。

歐洲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特別是地中海沿海,還是有不少大城市的。

如果把古代曆史上世界上最大的十個城市

長安,到唐朝前期公元七世紀,長安城已成為世地球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也有說早在西漢時期,長安便有百萬人口。

洛陽,到唐朝中期公元七八世紀,神都洛陽的人口也差不多達到了百萬。

建康,一說南朝時期公元六世紀,人口已到百萬,一說明朝人口才達到百萬。

羅馬,羅馬帝國都城,其人口何時過百萬,說法不一,一說公元前後就有百萬人口了,一說要到中世紀時才有百萬人口。

巴格達,阿拉伯帝國都城,在公元八九世紀其總人口達到百萬。

中國汴梁,也叫汴京、東京,北宋都城,在公元十世紀前後成為人口超過百萬的世界最大都市。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城。人口在公元十世紀前後達到百萬了。

中國臨安,又叫武林等,其人口在公元十二世紀達到百萬。

開羅,埃及都城,曆史悠久,從遠古來一直是埃及都城,也是非洲最大城市,十四世紀中葉達到極盛時期,人口逾百萬。

大明京城,人口在元大都時估計還沒到百萬,該是明朝前期,即十五世紀方逾百萬。

雖然華夏占有六席,但是歐羅巴和西亞也先後有羅馬、巴格達、君士坦丁堡、開羅入選。

看!六比四,華夏隻是以微弱的優勢領先而已!這沒啥好炫耀的。

但是要知道這是在拿華夏和整個世界文明在對比,好像大家都覺得理所當人一樣。

華夏就天生應該跟全世界去比,並且還有取得勝利,最好是壓倒性勝利才是正常的。

不過現在的大明可不止一座超百萬人口的超大城市,但是現在的歐陸可是一個也沒有呀!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歐羅巴更是湧現出不少新興城市,他們的發展速度驚人,在以後的工業革命後迅速後來居上。

不過就現在而言,伊斯坦布爾雖然繁華,但是並不能算是一流的大城市,能給史可法留下最深刻映像的就是這個城市遍布大街小巷的清真寺。

還有那朝聖的人群,蒙著麵紗的女人,還有那些狂熱的信徒,還有腦滿腸肥的貴族,奢侈的富人區,還有衣食無著流落街頭的乞丐。

史可法看著這些各個語種,各種膚色的人在一個城市裏交流生活,好像奧斯曼帝國也沒有描述中那麽排外。

轉了一圈之後,接待的官員表示,他們的默罕默德四世蘇丹身體微微抱恙,不適合接待遠道而來的客人,所以請明朝使者在驛館中暫時歇息。

誰知道當晚,其丞相的家仆就送來了請帖,邀請史可法去赴宴。

根據錦衣衛的情報,這位丞相大人是奧斯曼帝國重要的權臣,也是對太後地位最大的威脅者。

見這樣一個人,很可能讓太後對大明的使團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不過史可法確不這麽認為,在他看來,大明使者正因為現在沒有明確站隊的時候才是最有價值的時候。

隻有這個時候這些政客們才會想盡辦法把他拉入支持自己的陣營。

至於太子殿下說的意見:‘混亂的奧斯曼才是對大明有利的奧斯曼,誰更昏庸誰更愚蠢大明就支持誰。’

史可法表示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更何況是太子這種臆想出來的亂命。

史可法正要開口答應請帖上的宴請,一邊的魏平安站了起來:“史可法大人,您在會見奧斯曼蘇丹之前不宜接見外臣,還是咱家代勞一趟吧。”

史可法瞪了一眼魏平安:“我可是正使!你敢越權行事!”

魏平安修剪著手指:“出發之前太子可是有交代,你負責出使政治事務,我負責經商貿易事務。我這是行使我的權利!”

史可法指了指請柬:“你怎麽知道對方是他商務?如果對方談的是政事呢?”

魏平安幽幽的說道:“去丞相府裏談政事?史可法大人是在說笑麽?”

史可法看了眼一旁的錦衣衛:“他們說的,這位丞相可是奧斯曼重臣,他的意見能左右朝堂意見,我們自然要爭取!”

魏平安絲毫不在意:“在重的臣也沒有皇上大,大明可以選擇站隊,但是大明絕對不會支持叛臣狹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這是原則問題!

跟這位丞相,大明隻能談商務,不能談政事,史可法大人可要搞明白自己的位置!支持亂臣賊子!史可法大人是何居心?”

史可法怒道:“你們的陳玄,他不就支持暴民推翻倭國國王的統治,那怎麽不見你說他支持亂臣賊子?”

魏平安笑了:“史可法大人怕不是傻了吧?倭國國王?他妄稱天皇,其罪一也!德川幕府狹倭王以令群大名,其罪二也!不敬大明天朝,其罪三也!管控倭寇不力,其罪四也!攻打大明藩國高麗琉球其罪五也!

有這五項大罪,倭國以不是大明承認之國,倭王也不是大明承認之王,推翻其殘暴統治,還倭國以朗朗乾坤,怎麽就算支持亂臣賊子?”

史可法臉色不悅:“你這不過是牽強附會,這攻伐大明藩國還有控製倭寇不力這些事情都過去了這麽久,你怎麽能以此論罪?”

魏平安冷笑著看著史可法:“我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公羊曰:“九世之仇猶可報乎”孔子曰:“王道複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史可法大人,您不會是連孔子說的都認為不對吧?”

史可法臉色漲紅著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總之有違仁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