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因果天注定

什麽混沌,玄黃,九陰體質到目前為止我似乎已經徹底的麻木了。

九陰體質可以吸收陰氣轉化為陰靈力。玄黃體質基本上擁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掠奪,掠奪一切的可以利用的靈力,哪怕是其他玄修者的靈力也一樣可以掠奪。這些石顯而易見的。

可餛飩體質,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就好像從一個武林高手忽然回歸到普通人,卻告訴我自己現在的潛力是無限的!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或許這一切是我見識少。混沌體質連莫離都眼饞的發瘋,沒理由這麽沒用的。

雖說沒有突出的,卻感覺到各項能力都變得非常均勻。

讓我鬱悶的是就連靈魂領域也變得大幅度縮小。直接從十萬米下降到千米的範圍。

或者唯一讓我平衡的是,這千米的領域範圍掌控起來更加的容易,就好像自己一個念頭整個領域內的空間都會瞬間毀滅。

我很想嚐試一番,可惜對於這種嚐試似乎和自殺沒有什麽區別。憑借我現在的力量,如果破開空間,自己也會跟著化作虛無。當然作為同歸於盡的手段到是不錯。

鏡兒十分的貪睡。就算是我抱著她也依舊沒有半點反應,反而把身體蜷縮,兩隻小手露出摟住我的脖子。嘟嘟的小臉,顯得十分可愛。

“該走了!”我站起身,仰頭看向天空。一片漆黑裏麵一點光亮非常的紮眼。

作為天師級別的高手,想要攀登上這樣的天坑根本沒有任何的難度。至於莫離,他一個魂體就更不用擔心了。

西昆侖原本就是依托世界樹所建立,世界樹被鏡兒抓在手裏當成了玩具,西昆侖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大殿早已成為一片廢墟,散落在四處,我出來的地方處在一片廢墟中間。到目前為止,我終於明白,為什麽西昆侖是一座天空的城市。這裏根本就沒有引力。也並非是在人間界,這裏介乎於三界之外的另一處空間。或許可以稱之為平行空間。而且這裏也並非是自然形成,這裏的空間不大,基本上整個城市就已經將這片空間擠滿。

這種空間有一個大眾熟知的名字芥子空間。佛學稱之為須彌。意思是個先是重疊的空間。芥子空間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進入。而且隻能通過特殊的方式進入。

可惜了!我歎了口氣,這芥子空間若果能找到開辟空間的媒介到是一件非常好的空間神器。

不過現在就算是找到了也沒有什麽作用了。這裏已經被毀了。一片廢墟就算是得到了還能有什麽用處。

順著天梯,離開。我再也沒有了留下來的心思。龍脈代表著氣運與華夏的生機,誰能想到,這龍脈的源頭居然在這片沙漠裏。

沿著昆侖山脈走到盡頭,接洽秦嶺。這秦嶺在古時候多為帝王將相所青睞。特別是唐朝,陵墓喜歡依山而建,將山丘挖空,在裏麵修建陵墓,期望可以借助龍脈保佑帝王基業千秋萬載。

而那些達官貴人則是希望福澤子孫萬代。

當然曆史上沒有一個世代是永恒的。也沒有一個富貴人家可以世世代代的享受富貴。事情有開始的時候,往往就注定了結局。也並非是子孫不爭氣,而是氣運已盡,就算是盡人事,也難以改變分毫。

就好像我現在所處的位置,一座孤零零的山丘,卻處在龍脈的節點之上。享受如此待遇的,必然是帝王之福。可這陵墓除了大一點,還真的找不到哪裏有帝王的奢華。

這裏不是別人,乃是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在位隻有十七年。爭議頗大,有人說他一無是處,也有人說他勵精圖治,可惜外憂內患。

其實崇禎皇帝,在後世的史書裏評價還是很高的。崇禎喜好書畫,至今他的書畫依舊是一字難求。崇禎在治國方麵也是講究平衡。從當時明朝的局勢就可以看得出來。崇禎帝雖然是皇帝,卻無奈空有報複,卻權利有限。並非是皇帝就可以說一不二。

有人說,皇帝是金口玉言,那是屁話!皇帝也是人麽也可以翻臉不認賬,既然整個國家都是自己的,那不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可惜的是,皇帝說道話在朝堂上響亮到了下麵就徹底的沒了動靜。就算是如今的社會麽也一樣如此。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除非是一個實權皇帝,外加一大群握有重權的追隨者。這也就是一朝君子一朝臣的由來了。

崇禎是一個悲劇皇帝,被李世民逼得驪山自刎。當然這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崇禎還是跑了出來。卻再也沒有複國的希望。就算是後期的反清複明,天地會最終也演變成了洪門,再也沒有在曆史上引導潮流的能力。

感歎的同時,更是為這位崇禎皇帝悲哀。

這山丘看似在龍脈的節點之上。四周青龍白虎歸位,帝王氣息雄厚,卻隻是一片虛影。

幫崇禎看風水的那一位絕對是一個有著真本事的人。不過這個人卻未必真的衷心與崇禎。

山丘成褐色,在周圍一片翠綠的景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在玄學裏叫做典型的陰煞!

就好像一個健康的人,身體機能各項完好。卻偏偏在心口上長了一顆肉瘤。不斷地吸食這生命力與體力。

有這樣的存在,再強壯的人也會被活活拖死。

崇禎的陵墓,不可能會選擇在陰煞之地。這裏處於龍脈的節點,龍氣由此貫穿,南北。更不可能是陰煞之地。

如果這風水地是天然形成的,那麽,這片峽穀,或者說整個秦嶺都會淪為荒漠。可偏偏,秦嶺什麽事也沒有發生,周圍的綠色依舊盎然。

那麽這裏就隻有最後一種解釋了,在選擇這福地的時候,這位風水大師必然是做了手腳將這片地方改變了格局。

這裏與周圍格格不入,是龍脈與此處陰煞博弈的結果。很顯然兩者都沒有站到任何好處,變得對峙起來。而這陵墓也因為被龍脈抵製,從一片帝王福地變成了十絕凶墳。

十絕,並非要有十座大凶的墳墓,而是天地人,神鬼,生死煞陰魂。

這句話的意思,需要解釋的太多。說多了就是教科書了。簡單的歸納在一點,就是,十絕,絕立與三界之外,絕立與輪回。

埋在這裏的人,魂魄被禁錮,不死不滅。每天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煎熬,知道最後徹底崩潰變成魁拔!

魁拔有很多種,出名的是旱魃,每一次出現必然會赤地千裏,糧食顆粒無收。屍橫遍野。

而十絕凶墳的魁拔,叫做魔魃。隻有入魔才可以跳出三界。隻有瘋魔才能稱之為魃。

站在陵墓前,我久久沒有沒有移動。倒不是我不知道如何破解,實在是這魔魃太過恐怖,恐怕地仙也不能對付吧。這東西根本就不應該存在,一旦被天道感應到,立刻就會降下雷劫。這種雷劫可不是什麽三九六九之分。而是不死不休的雷劫。

問題是,這魔魃一旦成了氣候出世,就算是天道也會默不作聲。幹脆就當沒看見了。或者說天道也是展現了自己自私的一麵。讓魔魃去消耗人類的強者。

旱魃如此,魔魃就更不堪了。記載清晚期,甘肅等地連年幹旱顆粒無收。最後弄得十室九空。便是旱魃作祟。

清政府軟弱無力,或者說,根本就是不作為。而民間道門玄學者自發前去剿滅。那一站天地色變,太陽變成了血色,三天三夜。

玄門中人死傷無數。那不是去征伐,而是送上門去給屠殺。最後就在絕望的時刻,終於又四位神秘人物出手,將旱魃絞殺。

天道色變,雷霆震怒。這四人在絞殺了旱魃後居然引來了六九天劫。

據說這四人是武破虛空,羽化為仙。還有另一種說法,說是這四人是八仙裏的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與漢鍾離。乃是下界除妖來了。

沒有人看清他們的長相,不過他們使用的鐵拐,扇子長劍與荷花,到是很符合那八位的傳統。

有了這些前車之鑒,麵對這十絕凶墳,我不得不萬分的小心。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太陽落山,天色變暗的時候,我猛然向後退去。靈魂領域在這一刻全力施展。

陵墓的頂端,在這一刻冒出一股青煙。在空氣裏輾轉。就好像一條被捏著七寸的蛇不斷的掙紮一般。卻隻能在墳頭一米的空中。

周圍的山嶺,一絲絲綠色的氣息不斷的匯聚,形成一隻大手按在,青煙的上方。兩者如同掰手腕一般,僵持起來。

我看的漸漸鄒眉,這青煙自然是十絕凶墳裏的煞氣。煞氣離體,魁拔現世。這魔魃居然已經成了氣候。那麽事情就更加的棘手了。

正在我看得入神,忽然傳來一聲幽幽的歎息。

“唉!何苦呢?我並非想要害你,我隻是想出去做我該做的事情。”

那聲音幽幽的傳來,墳頭上,現出一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