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戰鬥機甲的設定構成
戰鬥機甲的主要構成部件:
※一,主控係統,這個一般是由智能計算機和語音識別功能組成,根據戰時需要可以在自動和手動間切換。
不過優秀的駕駛員一般是自動和手動同時交互使用以達到操縱機甲最大的靈活性。
※二,裝甲係統,這個是決定機甲防禦強度的最關鍵部件,常規機甲多由混合金屬製造,但是隨著劇情尖端科技的發展新一代的智能活性裝甲(強襲)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強襲,混合金屬能源型裝甲(電磁活性),能根據機甲能源供給的大小改變防禦強度,當需要處於完全防禦狀態的時候,隻要把能源集中到裝甲係統上它的防禦強度將會倍增,相對的,其他係統功能將會有所下降或影響。
※三,戰鬥係統,這個有點特別,要比喻的話,它就像一款遊戲的外掛插件,如果拋開駕駛員技術來說的話,戰鬥係統的優劣直接決定了戰鬥機甲的戰力。
其功能是簡化操作程序,可以根據不同戰時需要切換能適合現場環境的機甲功能。
※四,動力係統,最終決定戰鬥機甲戰鬥力強度的重要部件。
動力係統又分為輸出係統(引擎)和能源轉化係統,常規戰鬥機甲所使用的都是高性能混合燃料。
文中的動力係統大致分為常規能源型(汽油、柴油、航空汽油等)和混合能源型(高性能混合燃料,是一般粒子引擎的主要燃料)
可以說機甲引擎的優劣決定著一台機甲的最終命運。
※五,雷達係統,戰鬥機甲的“眼睛”,一般的雷達係統大致分為廣域雷達和戰鬥索敵雷達,以及戰時火控雷達,根據戰鬥機甲型號的不同其裝載的雷達係統也不盡相同。
廣域雷達一般裝載在能進行超視距作戰的遠程支援型戰鬥機甲,其寬達數十乃至上百公裏的偵測功能將對整個戰局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
戰鬥索敵雷達,由超級精密的智能係統所控製的敵我識別雷達,能幫助駕駛員在第一時間分辨戰況以及全方位告警最終做出攻擊判斷。
戰時火控雷達,連接機甲武器係統的輔助係統,其作用是幫助駕駛員調配出當前最合適當前戰鬥的最優配置,功能包括調試鎖定、武器選配、殲滅輸出等。
※六,武器係統,這個係統決定戰鬥機甲最終型號類別。
其係統包括,常規武器係統和超常規武器係統。
常規武器係統其實就是常規實彈類,包括針對機甲鋼化電磁裝甲所研製的*,高爆彈*,還有專門為戰鬥機甲設計的各種常規*彈頭。
超常規武器係統,一般的光學武器:鐳射槍、鐳射炮、鐳射劍或刃(加載了鐳射覆蓋的超強金屬戰刀)、強子超導武器等,還有各類特殊武器如聲波強震係統(月神搭載的武器)、小型電磁加速炮、特殊粒子幹擾係統、高強度電磁脈衝毀滅武器......
※飛行係統,這是在動力係*立出來的一個特殊係統。
早期的戰鬥機甲隻有適合陸軍使用的陸行機甲,但是隨著世界科技樹的點亮,新一輪的戰鬥機甲(第二代機甲開始)幾乎都具備了飛行滑翔功能,其又分常規飛行係統和超常規飛行係統。
常規飛行係統,主要是根據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噴射式滑翔翼,和簡單的遠距離動氣滑翔翼。
超常規飛行係統,能量翼(粒子浮力係統)劃時代的科技產物,顧名思義它是借由粒子擴散產生的浮力進行飛行或懸浮的先進係統。
能量翼的應用和量產對戰鬥機甲所有兵器類別的地位急速提升,超高的機動性結合戰鬥機甲的防禦力和破壞力,堪稱如虎添翼!
※八,其他係統,除了以上七大組成係統外,文中的機甲駕駛艙內還包括,衛星通訊係統(包括外部發聲係統)、手動備用操作係統、生命維持係統,非戰時巡邏休眠係統(ai化)。
戰鬥機甲的型號和主要分類:
一,突擊型:適合地麵高速推進,優點是超強的陣地作戰能力,非常適合大兵團作戰,高防禦高攻是它的最大優勢,一般突擊型會裝載一到三麵電磁盾牌。
二,戰鬥支援型:強大的單兵火力係統,往往能在戰局或戰況上起到關鍵作用,同時這類機甲還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其機甲上裝載的往往是毀滅級的彈頭或鐳射炮。
三,戰鬥綜合型:綜合能力最強大,應用範圍最廣,環境適應能力最強的戰鬥機甲,這種型號又被業界稱為萬能機型。
靈活多變的武器平台,能適應多種戰鬥係統和武器係統的改裝應用,這種型號一直是戰場勝利不可或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