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的派對在未舉行前已被炒得沸沸揚揚,可惜到了那一天,所有的記者都被拒之門外,連很熟的朋友也不例外。wwW!QUAbEn-XIAoShUo!coM這個不近情理的決定惹得怨聲一片,卻也更激起記者們的興趣,結果就是第二天,每一個參加劉德華宴會的明星都遇到記者采訪,打聽前一晚派對的情形。
這一下劉德華精心安排的情況就出現了,眾明星眾口一詞地力讚沈信,對其作出很高的評價。知道此事又跟神秘的新人沈信有關,媒體驚訝之餘,報道更是不遺餘力,頓時又將沈信爆炒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娛樂界,一個新人要取得信任是很難的,而要眾多各領域的資深明星都讚不絕口,簡直是夢話。但現在卻有一個人做到了,這個人的聲譽自然一下高漲。沈信經過連續數月的竄紅,這時更是如日中天,沒有人不知道沈信這個名字,即使很少人見過沈信。
至此機會,劉德華終於推出了沈信的MTV以及配套的寫真集,將整個造星運動推向最**。
在MTV以及配套的寫真集推出當天,沈信終於在公眾麵前露麵,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頗有點“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意味。而廣大的歌迷在目睹沈信的廬山真麵目之後,幾月來的怨氣頓時消散無形,沒有人對唱片公司再有絲毫怨言,紛紛打電話到電視台,唱片公司,聲稱幾個月來的等待絕對是值得的。更有甚者,在電話裏痛哭失聲,激動得不能自已。
這時,“沈信現象”也引發了社會工作者的關注,紛紛慨歎現代商業社會太過功利,已經達到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不過對於歌迷來說,這些言談有如蒼蠅般討厭,沒人願意理會,他們隻知道一個完美的偶像出現了,其他什麽也不顧得了。
說來好笑,最感驚訝卻是原先自以為準備充分的歌迷。由於沈信遲遲不現身,有為數不少的歌迷已經下意識地將沈信的形象歸到“慘不忍睹”的範圍,更信誓旦旦即使如此也不改對沈信的崇拜。正由於如此,他們覺得無論沈信是什麽樣子,也不會讓他們覺得吃驚。結果,沈信在電視中一露麵,馬上就激起這一部分歌迷的尖叫。太意外了,沈信不僅不醜,而且英俊得不帶一絲凡俗氣,這頓時讓這一部分歌迷大腦一片空白。倒是一直堅信沈信是美男子的歌迷經受住了考驗,不像另一部分的歌迷般失態,不過情形也好不到哪裏去,即使他們相信沈信是美男子,可是也沒想到沈信的形象居然完美到超出一切現象。看到沈信的真麵目,看過萬零那篇“我心目中的沈信”的人,都不約而同地回憶起那些夢幻般的文字。天哪,居然就跟夢一樣。這是所有歌迷的心裏話。
劉德華的營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來的商業學家更是在其前加了一個修飾:“不可複製的”。
經過這一戲劇化的亮相,沈信的形象一下子烙印在廣大歌迷的心上,沈信在娛樂界曆史上神話般的地位由此確立。
不僅沈信的形象一石激起千層浪,沈信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表現也是無懈可擊。舉止瀟灑,神態自然,比久經戰陣的老牌明星更有風度,言談也是機智無比。劉德華後來在電視上看到錄像時也是讚不絕口。最讓人叫絕的是沈信遇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時的反應,他不說“不知道”也不說“無可奉告”,隻是單純地用無辜的眼神看著提問的人,一下子就讓對方手足無措起來,不是覺得自己的問題其蠢無比,就是覺得自己的問題很不應該,自己先就另改話題了。
劉德華大聲感歎:“我在娛樂圈也很多年了,卻沒有見過哪一個人麵對這麽多記者還有更好的表現的。哈,沈信是名副其實的天才,即使不從事娛樂業,做個新聞發布人也不錯嘛,你看他從來不說什麽‘無可奉告’,但他不想說的,還是一句也不被人套出來。”
任務笑道:“我覺得這幫記者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我倒像看看沈信如果碰到吳宗憲會怎麽樣。”
劉德華沉吟道:“吳宗憲嗎?兩個人碰麵應該是很有趣的。不過不著急,他們有的是機會。”
記者們當時還不覺得,隻是單純地覺得沈信的親和力很強,有問必答,很是高興。可是回到家後仔細一想,卻發現沈信看似什麽也說,但真正有內容的卻沒有多少,如果非要湊篇稿子的話,隻能是廢話連篇。這時,記者們才發現沈信是一個不好對付的人。他們卻沒想到這是曾誌偉的功勞,經過曾誌偉一事,沈信痛定思痛,這才有後來新聞發布會上“舌戰群記”的場麵出現,隻此一項,也證明曾誌偉所謂的“老師”頭銜並不是盲目自大。
記者們頭疼之際,歌迷們卻樂翻了天,整個新聞發布會簡直就是機智問答,妙語聯珠,更是讓廣大歌迷打心底接受了這個新的偶像。於是“沈信熱”持續高溫,而且看不出什麽時候會消減。
歌迷的瘋狂簡直不可理喻,甚至連新聞發布會的錄像都要求購買,在劉德華公司覺得不是很有理由這樣做時,有人將其製成數字音像放到了網絡上,頓時造成該網站迅速竄紅,點擊率成倍地上翻。這也從側麵反映了沈信在社會上造成的轟動到底有多大。
MTV以及配套的寫真集當天就創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後麵也持續保持著高銷量,為劉德華公司創造了一個新的盈利神話。不過誰也明白,這樣的神話是“不可複製的”。
正是出於這樣的想法,沈信自第一次露麵之後,就按照一般程序,開始參加各種活動,尤其是各種媒體的采訪之類。好不容易有機會接觸這近幾個月如雷貫耳般聽說的人物,一時間各大媒體紛至遝來,沈信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的,沒有絲毫空隙。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出現了,沈信完全沒有一般藝人初入行的不適應,各種繁重的應酬活動他一件不拉,還分外地樂在其中,甘之若飴。熟悉沈信的人大惑不解,即使再熱衷於名利,也不應該對這麽無聊的事情也能這麽輕鬆的,何況,沈信完全看不出對名利有多麽熱衷。誰也不知道,沈信一來是對這種活動感到新鮮,另外是因為他的體力和神經應付這種場麵完全是小菜一碟,並不耗費多少心力。若他們知道沈信一邊應付媒體一邊在腦中自己給自己放音樂聽,隻怕他們當即就要暈倒了。
沈信不僅所有邀約全參加,而且對著每一個人都是同樣地和藹可親,一時間和他接觸的人都有“如沐春風”之感。憑著超人的甚至電腦般可靠的記憶力,甚至隻見過一麵的人,都會給沈信留下印象,下次見麵就可以輕鬆叫出對方的名字。這對於分外把自己看重的人類來說,可以說是最大的恭維了,試想一個普通的小報記者隻是提過一個問題給沈信,而沈信第二次見到他時已經老朋友般叫出他的名字,他豈能不覺得沈信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所以,一時間媒體對沈信都是眾口一詞的讚揚,看在旁觀者眼裏怪異莫名,不明白沈信是什麽人,居然能讓魔鬼一般的狗仔隊也覺得親熱。
當然,在劉德華的計劃中,這番活動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沈信的名氣更大,聲譽也更好,可以說全是市場方麵的考慮。不過沈信的表現如此之出色,倒是讓劉德華驚喜不已,接著更有點擔心,怕沈信太過沉迷於這種表麵的繁華。不過沈信在正業音樂方麵的成績,則完全打消了劉德華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