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市場盈利,方法這一因素所占的比例,最多不超過1/3。技術分析方法就那麽多,人人都能學會。為什麽大多數人都不能盈利呢?
《周易·係辭》:“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同樣的方法,不同的人運用會有不同的結果,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交易習慣和倉位管理。交易習慣和倉位管理就像“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天之道,有了這個天道,就可以彌補技術分析方法的缺陷,讓技術分析不好的人少虧錢;沒有這個天道,技術分析好的人也賺不到什麽錢,甚至虧損。
有句話說: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君子德才兼備,有道無術尚可修為,就算像虛竹一樣的小和尚,也可以成為一代宗師。如果有術無道,即使你是三國第一猛將,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一樣的高強本領,也最多被人評價為“匹夫之雄耳”【 《三國誌·魏書十四》。】,最終難以功成名就,甚至留下千古臭名。
做人和炒股是一樣的道理。
市場就是一個放大鏡,不管你有什麽優點、缺點,好的習慣、壞的毛病,都會成百上千倍地被放大到市場中,最終反映到盈虧上。要想在市場中盈利,先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在市場的交易中,技術分析方法就是術,交易習慣和倉位管理是市場之道、彌補人性弱點之道。術可以學習提升,道不可逆,而且這是最終決定盈利程度、在市場生存狀態的決定因素。
下麵先說交易習慣,再說倉位管理。
好的交易習慣首要是在買股票時先搞清楚為什麽要買,買它的理由是什麽,是短線的還是中線的,風險收益比分別是多少。市場不是賭場,市場的操作是可以精心安排的。當你買入時,你必須問自己:
這是買點嗎?
這是什麽樣的買點?
大級別的走勢如何?
當下各個周期走勢如何分布?
大盤的走勢如何?
該股所在板塊表現強弱?
萬一出現意外情況怎麽辦? 【 “纏中說禪”實戰理論(文華財經整理修專業正版),http://www.docin.com/p-.html。】
……
賣點的情況類似。你對這隻股票的情況分析得越清楚,操作才能更得心應手。然後要按照技術分析方法設計好介入的模式和倉位,堅決執行,不被市場的任何波動所影響。
現實中股民經常忽視這些而去追尋買賣點,殊不知養成好習慣是投資第一重要的事情。即便是熊市,每天也有很多漲停個股,市場中永遠有機會,關鍵是有沒有發現和把握機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基礎是一套好的操作習慣。
很簡單的道理,股票上漲了才能盈利,所以買點隻出現在下跌過程中、賣點隻出現在上漲過程中,如此根本不存在追漲殺跌。至於買賣點的判斷,如何提高其精確度,那是一個理論學習與不斷實踐的問題。
在散戶中最常見的一個現象是,買了立馬就跌、賣了瞬間就漲,所以下次就不敢嚐試了,這在沒有交易係統的散戶中太正常了。對買賣點的判斷,任何人開始都達不到很高的精確度。畢竟是人,人總有盲點與慣性。習慣性多頭經常買早賣晚,習慣性空頭經常買晚賣早。就算理論基礎很紮實,這種習慣性因數也會導致真正的操作與理論所要求的操作時間有偏差。要改變這種習慣性力量,不可能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纏中說禪”實戰理論(文華財經整理修專業正版),http://www.docin.com/p-.html。】
買賣點可以經過練習提高,但前提是養成這一套程序與習慣。與操作精度相比,好的交易習慣更重要。無論你對買賣點判斷的水平如何,即使是初學者,也必須以此習慣來要求自己。
這裏分享一個養成好的交易習慣的方法。
例如對於前麵的雙金叉理論,先用理論對股價曆史走勢圖進行分析,確保自己弄清楚了過去的走勢。有了這個基礎之後,不必著急進入市場,可以開個模擬賬戶操作,分析每次的操作記錄,將之與實際走勢對比、總結,發現自己對理論理解的問題,不斷修正。
這個過程最少要半年,如此有了足夠把握後,才開始真正的實戰交易。有人說這樣的過程太漫長,殊不知這比你拿著自己的血汗錢在市場上打水漂強一百倍。
當你真正進入市場,就不要再關心盈虧。投資不是一錘子買賣,隻要你還在市場,賬戶裏的錢本質隻是放在那裏而已,不能讓盈虧影響交易習慣。通過交易習慣的養成,去掉感性的判斷,增強理性、科學的思考,把自己培養成一個賺錢機器。方法學會了,好的交易習慣養成了,還怕在市場上賺不到錢?
想成為賺錢的機器,需要更多的努力,關鍵是真正學會一套理論,養成一個好的交易習慣。如此,賺錢就成了順便的事,隻要有足夠的時間,自然能賺足夠的錢。
如果你還沒養成交易習慣,那麽就強迫自己去執行這個過程,否則就離開。
初學者一定不能采取小周期的操作,你對買賣點的判斷精確度不高,如果還用小級別操作,不出現失誤就真是怪事了。操作的級別越小,對判斷的精確度要求越高,因頻繁交易而導致的頻繁失誤隻會使心態變壞,技術也永遠學不會。先學會站穩,才考慮跑,否則一開始就要跑,不跌跟頭才怪。
好的交易習慣都是當下的。在市場上誰與市場對抗,隻有痛苦與折磨。市場是殘酷的,對於企圖違反市場的人來說,市場就是他們的死地;市場是美好的,市場就是巴赫的賦格曲,那裏有生命的節奏。一個沒有好的交易習慣的參與者,等待他的永遠都是折磨,拋開你的貪婪、恐懼,才能把握市場跳動的脈搏。【 “纏中說禪”實戰理論(文華財經整理修專業正版),http://www.docin.com/p-.html。】
市場就是一個這樣的狩獵場,首先你要成為一個好獵手。一個獵手首先要習慣於無言、習慣於觀察、習慣於選擇,所以,才能獵取。掙錢,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不過是一個良好習慣與操作策略的結果,一點都不用費勁。那些費力才能掙到的錢,也留不住。
再說倉位管理。
對於小資金來說,倉位管理反而會增加交易成本。隻有1萬元投入股市,還要學巴菲特“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買上幾隻甚至十幾隻股票,這樣做的建倉成本就會占幾個百分點,不是平白無故的損失?
小資金幾乎無所謂倉位管理,看準一個標的一直做即可。隨著利潤的積累,資金越來越大,資金管理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沒有好的資金管理方法,即便是大資金,也很容易被打成韭菜樣。因此,養成好的資金管理習慣極為重要。資金對於股民來說就是生命,沒了生命還拿什麽玩?虧得一毛不剩是件可悲的事,好的資金管理才能保證資金積累的長期穩定,在某種程度上,這比任何的技術都重要,而且越來越重要。對於大資金來說,最後比拚的其實就是資金管理的水平。
開始資金管理前,首先要保證資金必須長期無壓力,這是最重要的。有人借錢投資,盈利後還繼續加碼,結果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纏中說禪”實戰理論(文華財經整理修專業正版),http://www.docin.com/p-578294320.html。】
技術分析具有不確定性,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也有自己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在實際操作中可以用不同方法降低這種不確定性,但幾乎所有指標、方法製定的基礎都是量能、價格、時間、空間四個因素,即便使用不同方法,也不能完全消除這種不確定因素。
怎麽辦?
倉位管理恰恰是彌補這種不確定因素的最好利器。
很多人喜歡全倉買、全倉賣,這樣做除了帶來交易的快感,對於盈利本身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會帶來負麵影響,最大的不利就是將自己完全置於被動地位。
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不要輕易滿倉或者空倉。滿倉意味著沒有了後援力量,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命運隻能交給市場,任由它擺布。大家都知道,市場發起瘋來極端狂野,有時後果不堪設想。此時,投資者就像無根的浮萍,無依無靠,市場到哪裏就跟著到哪裏,讓人非常沒有安全感。另一種情況,空倉意味著變成了絕對的空頭,一旦出現上漲,就失去了所有賺錢的機會。
所有炒股人必須知道一條真理:炒股必須控製倉位。有了倉位控製就有了風險控製,就給資金上了保險栓(當然,會降低盈利的速度,不過與虧損相比還是值得的)。
倉位管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技術不好的人操作精度不用那麽高。雖然對於1萬元資金和1000萬元資金來說,賠錢和賺錢的速率一樣,但資金大小對於買賣點的把握和精確度的要求不同,小資金必須把握精準的買賣點,而大資金就可以在一個區間內買賣。
如何進行倉位管理,這裏有一整套科學的計算體係。這裏我以個人的情況舉例說明,大家自行判斷自己的操盤倉位。
假設有10萬元資金,那麽我先給自己戴上一個緊箍咒,總虧損額不能超過15%(1.5萬元),任何一隻股票交易的虧損不能超過5%(即5000元),一旦超過,立即止損出局。
其次,確定每次操作的標的數量,不超過3個,以免超出這個限額影響精力。然後,確定每個標的最大的持有數量,例如一隻10元的股票,由於最大忍受虧損為5000元,如果單隻標的虧損限額為6%,那麽最大持有數量不應該超過8333.33股(5000除以10與6%的乘積)。
再次,確定好了最大持股數量,需要根據技術分析判斷止損位,如果止損低於我可能接受的最大虧損,那麽就進行下一步,否則放棄這個標的。
最後,確定風險收益比。短線交易如果大於3:1,則交易繼續,否則放棄;長線交易大於5:1,則繼續,否則放棄。
如果每天的虧損額達到1.5萬元的15%,我將平掉虧損最嚴重的標的,並停止全天的所有交易,休息一會兒,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時間,重新製訂計劃後再操作。
以上步驟不涉及任何困難的數學計算,任何人都可以學會。說句不吹牛的話,這樣的倉位管理方法勝過任何一位所謂的技術分析牛人。倉位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種,這最多算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