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存錢的民族,配置最多的金融資產就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原來也隻有活期、定期兩種存款可以配置,這種習慣如此之強大,以至於現在很多謹慎的人還隻知道銀行存款。不過,這種現象從2013年開始改變,當時一款名為“餘額寶”的理財產品在支付寶的頁麵橫空出世,餘額寶的資金不但能購物、轉賬、繳費,還有低門檻、零手續費、高收益、支取靈活的特點,最重要的——收益比銀行存款高。
餘額寶一時間成為人手必備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現金管理工具,人們紛紛取出銀行裏的錢,不約而同地買入收益更高的餘額寶之類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僅僅用了數月,餘額寶就達到了一家小型銀行的規模。如今,餘額寶已經從不為人知的小角色,成為一隻龐大的巨無霸。麵對氣勢洶洶的互聯網金融,整個金融圈都在喊“狼來了”。
所謂“餘額寶”,本質上就是貨幣基金的一種。貨幣基金一般被認為是貨幣的替代品,被稱為“準貨幣”,安全性和流動性非常高,收益還特別高。
貨幣基金的收益真的是越高越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要明白這個問題,先從我接手的一個谘詢案例說起。
2019年年初,有一個90後客戶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自己買的貨幣基金正偏離度超過了0.5%,基金公告稱暫停申購了。
出現這種情況,對自己有什麽影響呢?
正偏離度是一個貨幣基金特有術語,這個詞非常專業,後麵會慢慢講。先告訴大家結論:正偏離度高意味著貨幣基金的資產賬麵價值被低估了,基金持有的資產價格會上漲,投資者能獲得更多收益。
客戶認為,收益更高是好事,自己投資的目標就是賺錢,誰也不嫌棄收益高。按照客戶這種邏輯,投資貨幣基金很容易選產品,哪個收益率高就選哪個就是了。
從天天基金網的數據來看,即便同樣是貨幣基金,收益率差異也很大。截至2019年5月17日下午收盤,天天基金網有將近500隻貨幣基金在售,英大現金寶貨幣(代碼:000912)以4.719%的七日年化收益高居榜首,最低為信達澳銀慧理財貨幣(代碼:003171)的1.046%。最高和最低之間七日年化收益相差高達4.7倍。
4.7%的年化收益率,在當下的情況已經超過門檻為5萬元的理財產品。除此之外,貨幣基金還有靈活性,貨幣基金能代替存款也就不難理解了。
現實的數據告訴我們,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差異很大,既然安全係數一樣,那麽應該和客戶的思路一樣,將產品的收益率從高到低排名,選最高的就好了。
但真實的答案並非如此簡單。關於貨幣基金,正確答案是,收益率高的產品並不一定是最佳選擇。
貨幣基金在采用攤餘成本法、實際利率計算基金資產淨值的同時,需要采取影子定價法按照市場利率對基金資產淨值進行重估。這句話對普通人來說有點繞嘴,不過沒關係,你隻要記住貨幣基金有兩種估值方法,我們會以比較淺顯的方法給出結論,您知道這個就行了。
市場利率和交易價格總在變化中,兩種估值方法下,同一個資產的價格必定存在一定差異。合理範圍內的差異、偏離是允許的,但一旦這個差額超過某個限度,就意味著風險程度發生變化,此時必須采取某些措施。
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兩種估值方法的關係就像真實的自己和美顏相機拍出來的自己,雖然照片顯示的都是一個主體,但照片和本人肯定有差別。照片和本人的差異,通常用像不像來形容,而對於貨幣基金來說,形容兩種估值方法下淨值差異的指標叫正偏離度。兩種情景下,照片和本人適當的差異是允許的;兩種計算方法下,淨值是允許有差異的。
偏離度是衡量貨幣基金兩種估值方法下淨值差異的指標,超過限度就要對基金資產淨值進行重新調整。照片和本人如果差得太多,不但不真實,還可能嚇到別人。對於貨幣基金來說,如果正偏離度高就意味著提前兌付了到期收益,對投資者並不是好事。貨幣基金的收益不是越高越好。如果用稍微學術點的名詞解釋,這種手法叫作“盈餘管理”;用更通俗的語言描述,就是基金管理者在規則之內對賬目做了些“美顏”。
要想更明白貨幣基金裏麵的道道,還得從頭說起。
貨幣基金誕生於二十世紀七八十時代,當時美國處於滯漲時期,儲蓄基金公司將購買的大額、高利率的定期儲蓄以小份的形式向公眾出售,由此,小額投資者獲得了投資大額存單才能獲得的高收益,也保障了安全性和流動性,貨幣基金由此誕生。
貨幣基金的安全性源自投資的資產,主要包括短期利率產品、短期國債、央行票據等短期貨幣產品。簡單說,您投資貨幣基金的錢要麽借給了銀行,要麽借給了國家,這些東西安全性極強,幾乎不可能停止兌付;同時,貨幣基金一般對資產最長久期 【 久期:測量產品到期期限的尺度,每一種產品距離到期時間的加權平均值。】和平均久期有嚴格限製,所以能夠同時保持充裕的流動性。
嚴格的投資標的和時間限製,使得貨幣基金收益高於存款類產品,收益又非常穩定,基本類似於銀行存款。由於種種原因,商業銀行並沒有向公眾推出相關理財產品,所以人們對此並不熟知。這種特性總會被人發現,互聯網金融就利用了這個特點,把自己打造成銀行存款最強有力的對手,而第一個吃螃蟹的就是阿裏巴巴旗下的餘額寶。
根據天弘餘額寶發布的2018年年度報告公布的數據,2018年末餘額寶規模達到1.13萬億元,持有人戶數為5.88億戶。同期,招商銀行活期存款隻有1.01萬億元左右,零售客戶數為1.25億戶。招商銀行是國內一家公認的優秀零售銀行,也就是說,餘額寶已經從規模上超過了招商銀行。
餘額寶用短短幾年時間走過了銀行幾十年才能走完的路,還沒有大張旗鼓開設網點、招聘員工,僅用一個網頁就攬來了銀行幾十年才達到的資金規模和客戶數量,這到底是為什麽?阿裏巴巴是怎麽敲開寶庫之門的?
盛名之下無虛士,餘額寶崛起其源有自。
一是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寶寶們最吸引投資者的就是門檻低、起點低,能夠集合碎片化資金,呈現出典型的“草根化”趨勢。1元也可以理財,可以說是零起點,隻有它能做到,銀行或實體金融機構絕無可能,畢竟商業銀行管理一個上億賬戶和一個1元賬戶的成本是一樣的。
二是貨幣基金費率很低。與餘額寶對應的增利寶基金總年費為0.63%,費率遠低於其他貨幣基金。
三是開戶、支付非常便捷,從客戶認證到資料審核,一鍵開戶。盡管阿裏巴巴最後還是要把信息鏈接到金融機構(天弘基金),但是阿裏為用戶簡化了很多手續。曾有判斷,在互聯網上如果驗證超過三步,用戶就會望而卻步。如此,對比一下商業銀行的網銀和支付寶的登錄手續,孰優孰劣可想而知。
四是互聯網貨幣基金利用其他金融機構不具備的純網絡化優勢,互聯網貨幣基金用戶不用跑腿就能隨時隨地辦理,方便快捷,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上的限製。加之阿裏巴巴推出支付寶是因為有電商平台,基於自身龐大的客戶群體、大數據優勢和品牌效應,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客戶信任並迅速占領市場。
見微知著,很多人曾因此設想,實體網點一定會滅絕。這就有點杞人憂天了,銀行是不可能被螞蟻金服一類的機構取代的,這些機構雖然有移動支付牌照,但永遠不可能成為銀行。原因很簡單,銀行是重資本行業,互聯網金融機構是輕資本行業,阿裏巴巴不可能以卵擊石去碰重資產業務。
貨幣基金是一種理財產品,與任何理財產品一樣,都存在損失的風險,沒有誰規定投資國債、銀行就一定能保障賺錢。但一般情況下我們還是不太可能遇到貨幣基金破產的。那麽,要怎樣選擇貨幣基金呢?在這裏我們僅給出幾條原則:
第一,貨幣基金雖然設置了影子價格、偏離度等方式檢測風險,但難以彌補市場短期波動或信用事件帶來的風險。一旦市場出現短期波動,或者嚴重的信用事件,貨幣基金的標的價值同樣會受到嚴重衝擊。
2008年金融危機中,全球知名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引發全麵流動性危機,信用風險發生,流動性陷入極度緊張狀態,貨幣基金瘋狂贖回,恐慌進一步蔓延。當時,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其旗下價值7.5億美元的貨幣基金被清盤,淨值跌至97美分,由此導致了金融市場基金的連鎖反應。迫使美國財政部設立“貨幣市場基金擔保——臨時擔保項目”,一旦貨幣市場基金低於1美元,該基金將入市,將貨幣基金強行拉回1美元。
第二,與其他任何基金一樣,貨幣基金也麵臨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內部風險主要是內控風險,比如內部人監守自盜,弄了點現金出去,這就不要怪基金清盤了;外部風險主要來自市場風險,如果貨幣市場持續寬鬆,那麽客戶也賺不到幾個錢。
第三,貨幣基金麵臨來自貨幣市場波動的風險,雖然這種風險非常小,但在極端情況下並不排除發生劇烈震**。每日開放製度下,一旦發生劇烈動**,貨幣基金麵臨著巨大的贖回風險,這對於機構來說將是滅頂之災。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起因之一正是看似根本不可能發生風險的貨幣基金。在金融市場,不能正視風險甚至掩蓋風險,最終風險隻能由公共部門來買單。2013年以來非銀行融資迅速增加,這些在公共視野中仍舊是無風險產品,甚至銀行與銀行之間這些交易也被視為無風險或者低風險。這無疑將拉長整個信用鏈條,擴散而不是化解風險。
2011年歐洲債務危機和2013年美國財政危機期間,貨幣基金同樣出現了大額贖回事件。我國雖然沒有出現過類似情況,但同樣的產品下,類似的風險並不能絕對忽視,一旦出現,將對投資者和整個金融體係造成巨大的衝擊。
那麽,購買貨幣基金究竟該有什麽標準呢?
首先,在利率下行時,選擇規模較大的貨幣基金能夠避免增量資金攤薄投資收益;在利率上行時,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會隨之上行。因此,選擇規模適中的貨幣基金較合適。
其次,成立時間長、運營時間久的貨幣基金,一般業績較穩定。
最後,可以看基金公司的產品線。同一家公司旗下運作的基金產品一般具有轉換功能,產出豐富,貨幣基金持有者的選擇空間就大,當股市走牛時,可以獲得更多收益。
其實,說了這麽多,貨幣基金總體看來還是安全性最高的投資品之一,我們選擇的時候主要還是看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