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天氣炎熱,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遊泳館和海濱浴場,既鍛煉身體又消磨時間,但是享受涼爽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可怕的是,你以為孩子站在水裏,其實他正在安靜地死去!

第一個案例:

“上午帶娟娟來學習遊泳,10點16分卻出現了意外。”賴女士回憶道。當時娟娟在深水區練習遊泳,她的同伴第一次遊到深水區的時候,看到娟娟弓著身子在水裏,就觸碰了她一下,娟娟沒有反應。當同伴遊了一圈後第二次到達深水區的時候,娟娟的身子還是弓在水裏沒有任何反應,這時,同伴才急忙呼叫娟娟的母親。10點28分,在賴女士和教練的幫助下,娟娟被打撈上來,賴女士和教練一邊打120一邊給娟娟做心肺複蘇,可120趕到時,娟娟已因搶救無效死亡。

賴女士表示,娟娟死得很冤,一直在水裏待了12分鍾才被發現,當時隻有教練一人在教遊泳,其間沒有人看到娟娟溺水,更沒有救生員前來救援。

第二個案例:

在上海一所正規的遊泳館內,9歲男童在遊泳時不幸溺水,被搶救上岸後緊急送往附近的醫院。進入醫院時,該男童已經沒有了心跳和呼吸,被搶救了兩天依然生命垂危……

遊泳館負責人表示:事發時,孩子的兩位家長都陪在孩子身邊。遊泳館內那麽多人,為什麽沒有人聽見孩子的呼救呢?

辨別溺水對孩子的搶救極為關鍵,如果不具備這些常識,很容易釀成悲劇。很多人以為溺水的人會大喊大叫,實際上孩子在溺水的過程中,根本無法發出求救聲!如果這個時候大家都沒有發現孩子溺水,那麽等待孩子的隻有死亡。另外,溺水的人是靜靜站在水裏的,而不是平躺在水裏,或者好像在水裏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頭大多在水麵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裏,一上一下好像在冒泡。

7種跡象辨別孩子是否溺水

1. 孩子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麵,沒有時間呼救。

2. 孩子的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救援者移動。

3. 孩子在水中是直立的,掙紮20~60秒之後逐漸下沉。

4. 孩子的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 頭發可能蓋在額頭或者眼睛上。

6. 溺水最重要的跡象是看起來不像溺水,隻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以援手。

7. 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就要立刻警醒。

孩子溺水第一殺手:手機

西安的一位肖女士帶6歲的女兒和不滿4歲的兒子到遊泳館玩。當天下午5點,當她準備離開時,卻找不到兒子豪豪的蹤影。找尋一個小時後,發現孩子已經溺亡。事後查看監控,畫麵中肖女士背對淺水池邊走邊看手機,這時豪豪爬過了淺水池和深水池之間的矮牆,進入深水池。豪豪從深水池邊緣走向中間大約用時1分鍾,隨著他走向水池中間,他的頭開始被淹沒,緊接著在水中掙紮。但是母親的眼睛一直在關注著手裏的手機……

避免孩子溺水的第一要點就是:放下手機,目光專注於孩子,切勿遠離孩子。

如果發現溺水了,你要怎麽去救孩子?今天我問了幾個朋友這個問題,他們分別回答:倒立控水;立刻清理口鼻;異物催吐;摳嗓子;擠肚子胸外按壓。本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是回答竟然五花八門,看到上述這些做法後,我真的嚇出了一身冷汗。之前的急救宣傳中確實有提倡過“控水法”這種急救措施,但是經過大量反複的研究,發現這個做法是錯誤的。任何形式的控水法都是陳舊的、無用的、有害的!對於溺水心髒驟停,爭分奪秒的心肺複蘇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方法,掌握正確的溺水急救方法,傳播出去,讓驟停的心髒再次跳動起來!

溺水急救的錯誤方法

溺水急救的唯一正確做法

· 對心髒驟停患者進行識別、呼救、判斷、複蘇;

· 快速胸外按壓(頻率100~120次/分);

· 用力進行胸外按壓(深度5~6厘米);

· 胸廓充分回彈;

· 盡量減少按壓中斷;

· 通氣有效但避免過度通氣;

· 正確使用體外自動除顫器(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