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診室裏來過一個孩子,前臂挫傷了,家長就往他挫傷的創麵上撒了很多所謂的止血藥粉,這種止血方法是錯誤的。
為什麽?第一,止血藥粉並不是無菌的,大家可能看多了武俠小說,撒一些金創藥、止血藥就能立刻止血,這是錯誤的;第二,止血藥粉撒在傷口上麵之後會增大感染概率,不利於醫生觀察創麵。如果一個經過如此處理的受傷的孩子來到診室裏,我會用大量的雙氧水、鹽水去衝洗這個止血粉,當時孩子是很疼的,衝洗幹淨之後我才能觀察到他的創麵、傷口是什麽情況,然後再進行消毒處理。外傷之後,如果出血了,壓住或者摁住就可以,不要去撒一些所謂的止血藥粉。
還有一種出血,醫生通常要求你不能去止血,如果你非要去止血的話,可能會加重傷情,嚴重者危及生命!有一天急診白班,搶救室裏來了一個墜落傷的小夥子,他是個工人,在裝修的時候,不小心從高處墜落下來,摔傷了頭部。被工友送到搶救室裏的時候,患者已經進入了淺昏迷,工友一直催促醫護人員,趕緊為他治病。
看到這個傷者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他肯定傷到了頭部,因為他頭上的血還在慢慢地往外流。我快速地用紗布加壓包紮,為其止血,但這時我忽然發現小夥子的一側耳朵眼兒裏塞著衛生紙,衛生紙已經被血浸成了紅色。我趕緊把紙從他耳朵眼兒裏拿出來。
這時候出於醫生的本能反應,我瞬間就憤怒了,衝著他的工友吼道:“這是誰給他塞的衛生紙,你們知不知道這樣會要了他的命的!”幾個工友一看都是很老實的人,很迷茫地看著我,不知道為什麽我會對他們的做法如此憤怒。
這個時候我也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不對,你這樣做很不對!因為他傷到的是頭部,你看他現在已經淺昏迷了,我們初步判斷耳朵流血是因為顱底骨折導致的,如果堵住流出來的血,會加重他的病情,危及生命。”我邊說著邊讓護士為他開通綠色通道,輸液、監護、吸氧,並且趕緊去照個頭部CT。
CT結果和我初步料想的一樣——硬膜下血腫、顱底骨折。
當傷及頭部的時候,出現了耳朵眼兒裏流血,這個是顱底的骨折,我們是不能去止血的。
顱腦損傷後,有可能內裏存在顱底骨折:
前顱窩的骨折,常常表現為熊貓眼;
中顱窩的骨折,表現為耳漏,也就是耳朵眼兒流血;
後顱窩的骨折,表現為乳突區(耳後)的瘀斑。
所以當頭部受傷出現耳朵眼兒流血的情況時,我們要初步考慮耳漏。這個時候是不能止血的,因為當顱內損傷時,止血會導致顱內壓升高。顱底骨折導致的耳朵眼兒出血,會有助於緩解顱內壓升高,如果堵住了耳朵眼兒,一方麵會增加其顱內壓,另一方麵還會導致其顱內感染。
當頭部受傷後,出現耳朵眼兒流血或者鼻子往外流一些淡黃色的**,我們是不能堵的,我們應該讓患者流出的血液或者黃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腦脊液)繼續流出。當然要及時就醫,在就醫之前,患者也不應當喝水或者吃東西。
另外,有些品牌的化妝品、牙膏含有止血藥氨甲環酸。氨甲環酸在臨**的應用還是比較常見的,主要作用是止血,可以外用也可以靜脈滴入。在牙膏裏加入氨甲環酸可以止血,對於止血這點我覺得是沒問題的,但是牙齦出血是症狀而不是疾病,導致牙齦出血的原因很多,一般分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局部原因引起的牙齦出血常見於牙齦炎或牙周炎病人,牙齦增生也可引起牙齦局部出血。全身原因是由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這類牙齦出血往往是全身性疾病的危險信號之一,比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等。還有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後期,能引起凝血機能低下或嚴重貧血,也可能出現牙齦出血的症狀,如肝硬化、脾機能亢進、腎炎、播散性紅斑狼瘡等。牙齦出血還是壞血病的一個突出症狀。
牙齦反複出血,會提醒我們去醫院看病就診,治療局部的疾病和排除全身性疾病,而牙膏內含有止血藥,掩蓋了牙齦出血的症狀,隱藏了危險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