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高血壓,以下有幾組數據:

我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2013年)為10.4%,各民族有較大差異。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被診斷為糖尿病者比例達63%。

據估計,2010年全球高血壓患病人數為13.9億。一項對超過170萬人的研究發現,我國35歲(含)以上成人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4.7%。也就是說,在我國35歲及以上人群中,幾乎有一半的人患有高血壓。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製率(粗率)近年來有明顯的提高,但總體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分別達51.6%、45.8%和16.8%。

看了這幾組數據,你也許會對我國居民糖尿病、高血壓患病情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形勢不容樂觀。

更加不容樂觀的是——健康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甚至是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亟待提高!

生活中的流言千千萬,一個關於高血壓、糖尿病的謠言廣為流傳:“得了高血壓、糖尿病,千萬不能吃藥,會上癮!永遠戒不掉了!”每當我聽到這個謠言時,都感覺像是一個笑話!而伴隨這個謠言誕生的後果,並不是“戒掉了”降壓、降糖藥物,或是“戒掉了”高血壓、糖尿病,而是得了各種各樣的疾病並發症,如高血壓急症、心腦血管意外、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眼底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

謠言不可信,謠言害人命!血壓、血糖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對人體有著極大的不利影響,為了避免以上並發症的產生,借用藥物的作用,將之降至正常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經過無數科學家、研究者的辛勤努力才研究出來的藥物,卻被當成是“會上癮的毒品”,何其可悲!舉個不是特別恰當的例子,吃降壓、降糖藥物,就像肚子餓了吃飯一樣,並不是說吃飯上癮,而是機體需要保持不餓的狀態。

我曾經看到一個紀錄片,采訪的是一個患糖尿病50年而沒有產生任何並發症的患者。究其原因,該患者50年來一直堅持服用降糖藥物及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血糖控製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

另外,高血壓患者不要盲目停藥。一個老大娘70歲,頭暈兩天了。大娘覺得自己可能是感冒了,吃了一些感冒藥,但是第三天,昏迷了。家屬趕緊把她送到醫院。到醫院檢查之後發現是腦幹出血,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但是在半年前自行停藥去喝了一款保健品——降壓茶。很多老年朋友寧可相信外麵的保健品,也不相信正規醫院的醫生,這是一個很錯誤的做法。高血壓的朋友一定要按時服藥,防止高血壓引起並發症,嚴重者會腦出血,危及生命。特別是一些有慢性病的朋友,一定要按時吃藥,不要盲目地停藥,一旦停藥,會有一些慢性的急症出現。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項

1. 低鹽、低脂,清淡飲食,糖尿病患者須注意糖分的攝入。

2. 適量運動,保持150分鍾/周。

3. 堅持服用降壓、降糖藥物。

4. 定期監測並記錄血壓、血糖值。

5. 血壓、血糖波動異常時,及時去醫院就診,根據醫囑調整藥物用量。

6. 定期體檢,排除靶器官的損害。

7. 製作高血壓、糖尿病疾病信息卡,以應對急症的發生。

我在急診班時曾接待了一個長期臥床的老人,既往有高血壓的病史,突然血壓低了,後來追問病史,患者家屬說,最近給老人吃藥的時候都把藥碾碎了吃。其實,有兩類藥千萬別掰開吃,輕者影響藥效,重者會危及生命。第一類是控釋片或者緩釋片,這類藥它會慢慢發揮藥效,一旦把它掰開或碾碎,濃度很高,對身體不好;第二類藥就是膠囊,還有腸溶片。膠囊或腸溶片的外衣有一層保護膜,我們吃下去後,保護膜防止藥物在胃裏麵被胃酸分解,讓它直接到小腸裏邊,有一種保護的作用。你要是把藥掰開吃,藥不能到小腸吸收,會影響藥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