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從來沒服過誰

在古代,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戰神有不少,但像“西楚霸王”項羽這種令天下人都聞風喪膽的卻寥寥無幾。

項羽究竟有多厲害呢?今天,咱們就來領略一下他叱吒風雲的一生。

一、抱負不凡

項羽出生於武將世家。在秦始皇兼並六國之前,他祖上在楚國軍界幾乎代代都是大佬。

大夥都知道,常人每隻眼睛中隻有一個瞳孔。據說,項羽跟舜一樣每隻眼睛中有兩個瞳孔。

小貼士

在古代,人們認為天生異相的人皆非凡人。比如,相傳黃帝的臉長得像龍臉,堯的眉毛有八種顏色,禹的耳朵有三個窟窿,周文王長了四個**。

年輕時,項羽便表現出兩大優點:

一、天生神力

有個成語就是為項羽量身打造的,那就是“力能扛(gāng)鼎”。

二、誌向遠大

叔叔項梁曾教他寫字,他看不上;又教他練劍,他依然看不上。他還說——

如何才能對付上萬人呢?當然是學習兵法啦!

於是,項梁開始教項羽兵法。項梁驚奇地發現,項羽是一個百年不遇的軍事奇才,一點就通。

你是不是以為項羽的終極目標就是做個能夠抵擋千軍萬馬的大將軍?如果你這麽認為,那就太小瞧他了。他的終極目標是做個像秦始皇一樣的巨星。

小貼士

在項羽和漢高祖劉邦還是平頭老百姓的時候,他們都曾碰見秦始皇駕著豪車巡遊天下。劉邦羨慕地說:“大丈夫就該如此!”而項羽卻說:“我可以取而代之!”

二、揭竿而起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奉朝廷之命帶領九百名農民工去北京當保安,結果半道上遭遇大雨,無法按時到公司打卡,按律當斬。

造反是死,不反也是死,兩人索性就帶領大夥幹起了革命。

這場革命來勢洶洶,全國人民很快被刷屏。那些對秦朝不滿的人紛紛拿起武器響應革命。

小貼士

沒過多久,陳勝便自立為王,並建立“張楚”政權。所謂“張楚”,就是擴張、張大楚國。與此同時,吳廣被封為假王。啥是假王呢?就是非正式任命的王,與王的地位、權力相同,隻是沒有繼承權。

不久,項梁與項羽趁機殺掉會稽郡守並占領會稽郡,響應革命。

隨後,項梁、項羽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滅秦。一路上,他們還收割了不少粉絲。

然而,六個月後,突然有一條爆炸性新聞驚呆了所有革命軍:陳勝、吳廣雙雙被殺。

陳勝、吳廣為啥會失敗呢?有個七十歲的老頭,名叫範增,他對項梁解釋說——

如何才能確保革命能夠成功呢?範增替項梁出了個主意。

當時,楚國王室後裔熊心已經淪落為放羊娃。項梁二話不說把他請了回去,然後立為楚懷王,史稱“後懷王”。這也意味著早已滅亡了十五年的楚國再次“複活”。

三、破釜沉舟

自從有了楚懷王這個金字招牌,楚國的勢力迅速壯大。

在項梁的帶領下,楚軍屢戰屢勝。這本來是好事,但對於容易驕傲的項梁來說卻是致命的。

由於輕敵,項梁最終被秦將章邯打敗,並且落得被迫自刎。

章邯打敗項梁後,認為楚國已經不足為懼,便率軍攻打趙國,並將趙王歇重重包圍在巨鹿城中。

眼看就要被秦軍消滅了,趙王歇隻好找外援。但放眼天下,誰能救得了他呢?也隻有楚懷王了!趙王歇連忙向楚懷王求救。

楚懷王立刻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北上救趙。

然而,當大軍到達安陽時,宋義卻不願繼續進軍。

這是為啥呢?因為他想等秦軍跟趙軍拚個魚死網破後,再坐收漁翁之利。

有個人卻不讚同宋義的做法。這個人是誰呢?就是項羽。

小貼士

項羽為啥不讚同宋義的做法呢?因為他認為趙軍不是秦軍的對手,一旦趙軍戰敗,秦軍隻會更加強大,更難對付,又豈能坐收漁翁之利?

項羽勸宋義繼續進軍,與趙軍兩麵夾擊秦軍,但宋義不聽。項羽也不再跟他廢話,直接將他的腦袋砍了下來。

宋義死後,項羽接替他做了上將軍,並且立刻率軍渡河救趙。

渡河後,為了向士兵表示不後退的決心,項羽下令鑿毀所有戰船,砸破所有鍋碗瓢勺,燒毀所有營帳,並且每人隻攜帶三天的幹糧。

“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就是這麽來的。

秦、楚兩軍一交戰,楚軍猶如虎狼之師,以一當十,殺得秦軍哭爹喊娘。

小貼士

事實上,前去救援趙國的並非隻有楚國,其他諸侯國幾乎也都派有援軍。但這些援軍由於懼怕秦軍都不敢參戰,紛紛躲在戰場外圍觀楚軍與秦軍廝殺,並且個個看得心驚肉跳。

此戰,楚軍完勝秦軍,並且幫助趙王歇解除了巨鹿之圍。項羽也因此威震天下。

小貼士

經此一役,那些在戰場外圍觀的各諸侯國的將領算是徹底見識了項羽的彪悍,所以對項羽既崇拜,又懼怕。項羽召見他們時,他們無不獻上膝蓋,甚至不敢抬頭仰望項羽。從此以後,項羽便成了各諸侯國共同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歸項羽統轄。

隨後,項羽繼續率軍攻打章邯,而章邯則屢戰屢敗。

當時,大秦帝國的國君是智商感人的秦二世。章邯擔心秦二世怪罪,一咬牙,一跺腳,投降了項羽。

項羽擔心章邯手下的士兵不甘心投降,會鬧事,便將二十多萬秦軍全部坑殺,僅僅留下章邯、司馬欣與董翳三位降將。

四、鴻門宴

消滅章邯所領導的秦軍主力後,項羽率領大軍直奔大秦帝國的都城鹹陽。

當他到達函穀關時,卻聽說自己的老戰友劉邦已經攻破鹹陽,並且派人把守函穀關,不讓任何人進入,可把他氣壞了。

更加火上澆油的是,劉邦的馬仔還向項羽打小報告,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

小貼士

關中,在當時指的是函穀關以西的土地,也就是戰國後期整個秦國的疆域。

此前,楚懷王曾與各路諸侯約定,誰先殺入關中滅掉大秦帝國,誰就做關中王,史稱“懷王之約”。

按照“懷王之約”,劉邦最先入關,所以理應做關中王。

不過,項羽卻不想讓劉邦如願以償。

小貼士

項羽為啥不想讓劉邦如願以償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要不是項羽在巨鹿牽製著秦軍主力,劉邦不可能輕易殺入關中;二、劉邦搶了項羽的風頭。要不是劉邦捷足先登,第一個入關的就是他項羽。

項羽是那種能動手不動口的人,所以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滅了劉邦。

小貼士

當時,劉邦手下有十萬烏合之眾,而項羽手下卻有四十萬精兵。一旦打起來,劉邦肯定會被項羽按在地上摩擦。

然而,出乎眾人意料的是,項羽與劉邦卻因為一個人而沒有打起來,這個人就是項羽的叔叔項伯。

小貼士

項伯為啥要阻止這場戰爭呢?因為他傻。當初劉邦的謀士張良曾救過他一命,他為了報恩,在項羽即將攻打劉邦的前一天夜裏,把項羽的作戰計劃告訴了張良,並勸張良早點離開劉邦,以便保命。張良卻轉過身把這事告訴了劉邦。劉邦是個擅長處理危機公關的老手,為了討好項伯,還答應跟項伯做兒女親家。項伯見劉邦很會來事,便建議他第二天親自到鴻門向項羽謝罪。劉邦答應後,項伯又替劉邦在項羽麵前美言了幾句,項羽這才取消作戰計劃,並允許劉邦前來謝罪。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便帶著張良等人來到鴻門,親自向項羽謝罪。一見到項羽,劉邦就各種演戲,並堅決否認自己有稱王的野心。

劉邦死不承認,項羽也拿他沒辦法,便開了個包間,請他吃飯。這頓飯就是中國曆史上令人心驚膽寒、難以下咽的鴻門宴。

此刻,範增做了項羽的幹爹兼謀士,早已看出將來能與項羽爭奪天下的隻有劉邦一人。

為了早點兒除掉劉邦,席間範增三番五次擺弄玉玦,提醒項羽早下決心,將劉邦砍死在飯桌上,但項羽卻視而不見。

見項羽不肯動手,範增隻好找來項羽的堂弟項莊,讓他以舞劍助興為由,將劉邦砍死在餐桌上。

誰曾想項伯卻突然跳出來,也跟著項莊一起舞劍。每當項莊想要對劉邦下手的時候,項伯便跑過去護著劉邦,結果把範增的大事給攪黃了。

這頓飯劉邦吃得心驚肉跳,再吃下去,這輩子恐怕都沒有機會再吃飯了。於是,他謊稱上洗手間,然後一溜煙逃回了自己的地盤。

就這麽一聲不吭地走了,劉邦難道不怕項羽怪罪嗎?

劉邦可不是那種顧頭不顧腚的人。在離開前,他留下張良代他辭行,搞得項羽、範增也沒脾氣。

一場危機就這麽被劉邦輕易化解。

就這樣,項羽錯過了一次除掉劉邦的絕佳時機,也相當於為自己今後的人生埋下一顆足以炸得他粉身碎骨的雷。

五、分封天下

自從吃過鴻門宴之後,劉邦哪裏還敢阻攔項羽入關!於是,項羽帶領大軍暢通無阻地開進了鹹陽。

一到鹹陽,項羽立刻將城內的美女、珍寶搶劫一空,然後放了一把大火,將富麗堂皇的宮殿全給燒了。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才熄滅。

至此,大秦帝國徹底涼涼。

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了,但如何封賞滅秦的那些功臣呢?項羽派人向楚懷王請示。楚懷王隻回了他四個字:按約定辦。

如果真按約定辦,劉邦肯定能做關中王,但項羽卻不幹。

這時,項羽也想過一把帝王癮,但又不能表現得太明顯,於是他先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然後自立為西楚霸王。

那麽,本該做關中王的劉邦得到了什麽封賞呢?

項羽十分討厭劉邦,所以一口咬定偏僻的巴蜀之地也屬於關中,然後將巴蜀之地和漢中封給了劉邦,讓劉邦做了漢王。

小貼士

真正的關中之地又是怎麽處置的呢?被項羽一分為三,分別封給了秦朝的三個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所以,後來關中一帶的土地又被稱為“三秦之地”。

楚懷王更悲催,先被項羽尊為義帝,然後又被項羽派人暗殺。

分封完畢後,諸侯們便去各自的封地上任。

就在項羽也準備回封地時,有人勸他定都關中,可以稱霸天下。

這個主意好不好呢?堪稱絕妙!因為秦國當初就是憑借關中之地的優勢一步步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的。

可惜項羽一心想著回家炫富,所以並未采納,還說——

那人見項羽並未采納自己的建議,便吐槽了幾句。項羽很生氣,就把他扔進鍋裏燉了。

六、楚漢爭霸

本該在富庶的關中稱王,不料卻被項羽分封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劉邦越想越來氣。

沒過多久,劉邦便派大將軍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回關中,並且占領了關中之地。

項羽聽說劉邦占領了關中,氣壞了。他本來打算帶兵收拾劉邦,張良卻連忙將田榮推出去替劉邦擋槍。

小貼士

田榮是誰呢?他本是齊王的叔叔,齊國的二號首長。項羽分封天下時,由於他沒有在巨鹿之戰中幫忙攻打秦軍,因此沒有得到封賞,這讓他十分生氣。於是,他帶兵搶占了項羽分封到齊國土地上的三個諸侯王的地盤,然後自立為王。隨後,他又發布檄文,號召天下諸侯聯合起來消滅項羽。

項羽聽完張良的一番忽悠,頓時改變了主意。他決定先去齊國滅了田榮,再回過頭消滅劉邦。

就在項羽深陷齊國戰場的時候,突然從他的老巢傳來一個讓他目瞪口呆的消息:劉邦率領五十六萬諸侯聯軍,攻破了他的老巢,不但把他的美女、珍寶搶了去,還天天待在他的老巢裏胡吃海喝。

項羽哪裏忍受得了這種奇恥大辱!於是,他親率三萬精銳騎兵,不分晝夜地殺了回去。

劉邦做夢都沒有想到,項羽的三萬騎兵竟然把他的五十六萬大軍殺得屍橫遍野!

就連劉邦也險些被抓,而他老婆和爸爸就沒那麽幸運了,雙雙成了項羽的俘虜。

接下來,劉邦使出了吃奶的勁兒跟項羽死磕。盡管項羽每次都把劉邦打成狗,但就是消滅不了劉邦。

項羽為了逼劉邦投降,曾威脅他說要把他爸放到鍋裏燉了,而劉邦的回答差點兒把項羽氣死。

小貼士

要不是項伯充當居委會大爺的角色從中調解,項羽恐怕早把劉邦他爸燉了,然後讓外賣小哥給他送過去,讓他一飽口福。

楚漢爭霸數年,害苦了天下人,項羽於心不忍。為了早日結束這場戰爭,項羽向劉邦喊話,要跟劉邦一決雌雄,卻被劉邦拒絕了。劉邦還挖苦他說——

項羽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便派一員悍將向漢軍發起挑戰。劉邦派神箭手樓煩將其射殺。

項羽一連派了三名悍將皆被樓煩射殺。項羽大怒,於是親自披掛上陣。

樓煩見又有人出來挑戰,張弓搭箭要射,卻見那人怒目圓睜,氣場兩米八,嚇得樓煩扔下弓箭,逃回軍營,再也不敢出來了。

劉邦派人一打聽,才知道此人竟是項羽,也著實吃了一驚。

死磕越久對項羽越不利。當劉邦派人來求和時,項羽隻好答應了。於是,兩人簽了個盟約,決定平分天下:鴻溝以東歸楚,鴻溝以西歸漢。

小貼士

鴻溝,是一條古運河,位於今天的河南省滎陽市。下過象棋的人都知道,棋盤上有條河界叫“楚河漢界”。其實,“楚河漢界”指的就是鴻溝。

七、烏江自刎

簽完盟約後,項羽把劉邦的老婆、爸爸全放了,然後撤軍而回。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劉邦這個老賴卻撕毀盟約,繼續追打自己。

不過,劉邦也挺鬱悶,因為他追打項羽等同於送上門挨打。

如何才能扭轉敗局呢?張良給劉邦出了個主意,讓他向韓信等人承諾,隻要滅掉項羽,一人給他們分封一塊地盤。

聽說能得到一大片封地,韓信等人屁顛屁顛地帶兵殺來了。很快,他們與劉邦的士兵一起將項羽重重圍困在垓下。

其間,十分搗蛋的劉邦還聘請了很多合唱團,讓他們站在四麵八方同時為項羽唱歌,並且隻挑選楚歌唱。

小貼士

話說,劉邦為啥要請項羽免費聽歌,並且一定要選楚歌呢?是不是吃飽了撐的?當然不是。他是為了給項羽製造一種楚國已經被漢軍占領的假象。這就是“四麵楚歌”的故事。

項羽果然上當!由於心情極度鬱悶,他便大半夜在營帳中買醉。

當時,老婆虞姬和烏騅馬陪伴在他左右。他看著虞姬和烏騅馬,想到自己堂堂一代霸王竟然會淪落到這種地步,感慨萬千地吟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說,我天生神力,可以拔起大山,我的豪氣世上無人能及。然而,時運不濟,烏騅馬也再難縱橫疆場。烏騅馬不肯前進,我又能怎麽樣呢?虞姬啊虞姬,我又該把你怎麽樣呢?

項羽反複吟唱著這首詩,虞姬也跟著一起吟唱,兩口子雙雙哭成淚人。

小貼士

據說,其間項羽自知窮途末路,便與虞姬揮淚訣別。這事被稱為“霸王別姬”。虞姬擔心被俘受辱,便自刎而死。

隨後,項羽率領八百多人在夜幕的掩蓋下衝出包圍。由於遭到追擊,當他到達烏江時,手下已經沒有多少人了。

就在項羽走投無路之際,烏江亭長開著船及時趕到。

項羽有沒有上船呢?他不但沒有上船,反而選擇了自刎。一代霸王就這樣命喪烏江。

項羽明明有機會渡江逃跑,那麽他為啥不選擇逃跑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項羽將自己的戰敗歸咎於是上天想讓他滅亡。作為一個注定要滅亡的人,苟且偷生對他而言是一種恥辱;

二、當初他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滅秦,如今幾乎被打成光杆司令,他感覺沒臉見江東父老。

小貼士

針對項羽烏江自刎一事,唐代詩人杜牧寫過一首詩,名叫《題烏江亭》,其中有兩句是這麽寫的: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我們不禁要問:倘若項羽願意渡江,他真能如杜牧所言可以卷土重來嗎?事實上,當時項羽大勢已去,他在人生巔峰之際尚且不能消滅劉邦,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又豈能消滅劉邦呢?所以說,他卷土重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項羽畢竟戰無不勝,江東又是他的大本營,如果他不自殺,像三國時期的孫權一樣割據江東倒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