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朝代都會湧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愛國青年,但像蘇武這種經曆無數磨難依然初心不改的卻世間少有。
在蘇武生活的時代,漢朝與匈奴幾乎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了了解對手,漢朝與匈奴經常互派使者。
自古以來,兩國交兵,從不為難使者。不過,匈奴人太不講究了,一連扣留漢朝十幾批使者。
漢朝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同樣扣留了匈奴大批使者。
且鞮(dī)侯單於即位後,由於地位不穩,他擔心漢朝會到匈奴砸場子,為了向漢朝示好,便將扣留的漢朝使者一股腦全放了。
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於是,漢武帝便任命蘇武為中郎將,帶著張勝、常惠等一百多人護送匈奴使者回匈奴,並且還給匈奴帶了不少禮物。
且鞮侯單於是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給把梯子就上天的人。他見漢朝送了他很多禮物,還以為漢朝怕了他,所以囂張得不行。
且鞮侯單於囂張歸囂張,但並沒有為難蘇武等人。正當他打算派人護送蘇武等人回國時,蘇武手下的張勝卻捅婁子了。
當時,身在匈奴的緱(gōu)王與虞常打算造反,並且想給漢朝送上一份大禮,便密謀劫持且鞮侯單於的母親一起返回漢朝。
小貼士
緱王是匈奴人,此前曾投降漢朝,後來在與匈奴人作戰的過程中因為兵敗而投降匈奴。由於他與投降匈奴的虞常都不想繼續待在匈奴,所以才決定組團造反。
虞常與張勝曾是好哥們兒。當虞常聽說張勝身在匈奴時,便悄悄去拜訪張勝,並對他說——
小貼士
衛律是誰呢?漢武帝為啥會憎恨他呢?其實,衛律是匈奴人,但他在漢朝長大,並且與音樂家李延年關係不錯。多虧李延年的推薦,他才有機會出使匈奴。然而,正當他準備從匈奴回國時,李延年家因為犯了事被滅族,衛律擔心受到牽連,便投降了匈奴,並且還幫助匈奴對付漢朝,因此被封王。所以,漢武帝對他恨之入骨。
張勝不但大力支持虞常,還贈送給他不少財物。
有一天,且鞮侯單於外出打獵,留他媽一人在家。緱王、虞常正要下手,不料卻被叛徒給出賣了。
且鞮侯單於得到消息,立刻發兵收拾他們,結果緱王被殺,虞常被活捉。
張勝聽說虞常被抓,擔心虞常會把自己供出來,連忙將他與虞常的密謀告訴了蘇武。
一旦張勝被供出來,蘇武一定會受到牽連。他認為與其受辱並給國家丟臉,倒不如自殺更體麵,於是拔劍便要自殺,好在被張勝、常惠給攔住了。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虞常果然把張勝供了出來。
且鞮侯單於很生氣,本來想把漢朝的使者全部殺掉,經手下人勸說才決定派衛律去勸降他們。
沒想到蘇武不但不肯投降,還拿佩刀朝自己身上捅了一刀。
衛律大吃一驚,連忙開著救護車將蘇武送往醫院。經過一番搶救,蘇武才漸漸脫離生命危險。
且鞮侯單於素來欽佩這種視死如歸的愛國青年,所以更想讓蘇武為他打工,便派衛律繼續勸降蘇武。
衛律為了嚇唬蘇武,先殺掉虞常,然後又要殺張勝。張勝是個膽小鬼,二話不說投降了。
衛律見蘇武仍然不願投降,便拿劍假裝要把蘇武捅成篩子,但蘇武卻不躲閃。衛律隻好怏怏不快地收回劍。
衛律見硬的不行,便來軟的,想通過榮華富貴來誘降蘇武。
這下卻把衛律給氣糊塗了!衛律本想再度恐嚇蘇武,結果一張嘴卻打了自己的臉。
與此同時,蘇武已經做好了殉國的準備,便對衛律說——
該用的招都用過了,但蘇武依然不肯投降,衛律隻好如實上報給且鞮侯單於。
且鞮侯單於很失望,便派人將蘇武扔進地窖中,不給他食物,打算一直餓到他屈服為止。
當時,天降大雪。蘇武饑餓難耐,隻好靠吃雪和氈毛來維持生命。
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蘇武依然撐了很多天。
匈奴人還以為蘇武是神呢,便把他從地窖中放出來,扔到荒無人煙的北海(今貝加爾湖),還給他一群公羊,並故意刁難他說——
在北海,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也叫不來外賣。如何才能填飽肚子呢?這時,蘇武打起了野鼠的主意。
大夥都知道,野鼠過冬喜歡儲藏食物。蘇武便挖開野鼠的洞穴,將野鼠儲藏的草籽全部拿出來充饑。
就這樣一過就是五六年。直到單於的弟弟到北海打獵時碰到蘇武,並且給了他一些衣服和食物,他的生活才有所好轉。
盡管蘇武寧死不降,但單於始終沒有放棄勸降他,所以過了很久又派蘇武曾經的好朋友李陵去勸降蘇武。
小貼士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此前,他曾率領五千士兵大戰匈奴,由於寡不敵眾而被迫投降。李陵之所以不自殺殉國,是因為他不想就這麽窩囊地死去,所以才選擇投降,以待日後尋找機會報效國家。怎奈漢武帝聽信謠言,誤以為李陵投降後一直在幫助匈奴人練兵對付漢朝,一氣之下,滅了李陵三族。李陵聽說家人全部被殺,十分氣憤,便徹底投降了匈奴。單於非常器重他,不但把女兒嫁給了他,還封他為王。
李陵剛投降匈奴時,一直不敢去見蘇武。在得到單於的命令之後,他才鼓起勇氣去見蘇武。
見到蘇武後,李陵請蘇武喝酒擼串,欣賞歌舞會。其間,他對蘇武說——
蘇武見李陵一直勸自己投降,氣呼呼地警告他說:“你要是再勸我投降,我就死在你麵前!”
蘇武的愛國之心讓李陵十分敬佩。李陵想到自己投降匈奴的行為不但害了自己,還害了全族人,追悔莫及,一時間淚如雨下。
與蘇武告別後,李陵感覺沒臉再見蘇武,曾派他老婆給蘇武送去數十頭牛羊。
後來,李陵聽說漢武帝駕崩了,便親自去見蘇武,並將消息告訴了他。蘇武聽罷,麵對漢朝所在的方向放聲痛哭,以致口吐鮮血。
在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執政期間,匈奴與漢朝曾有一段蜜月期。
其間,漢朝曾找匈奴討要蘇武,沒想到匈奴人卻撒謊說蘇武已經去世。漢朝信以為真,從此不再尋找蘇武。
過了一段時間,常惠聽說有人出使匈奴,便偷偷去見使者,還把蘇武活著的消息透露給了使者,並為使者想到一個解救蘇武的妙計。
漢朝使者依計行事,單於見無法抵賴,隻好承認蘇武確實還活著,並且答應放蘇武回國。
此刻,蘇武在匈奴已經待了整整十九年。他幾乎從一個小鮮肉熬成了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臘肉。
當初,跟隨他一同出使匈奴的共有一百多人,而此刻跟隨他回國的僅有九人。
小貼士
回國後,蘇武做了外交部長,並獲得兩百萬賞錢,公田兩頃,豪宅一處。常惠等三人均被授予中郎之職,每人得到兩百匹絹帛。其他六人由於年齡太大,每人賞賜十萬錢,並且免除終身徭役。
蘇武回來的第二年,他兒子卻因為參與謀反被殺,而他也受到牽連被罷官。
後來,漢昭帝駕崩,蘇武因為參與擁立漢宣帝稱帝而被封侯。
漢宣帝一向欽佩蘇武,想到他兒子被殺,沒有後嗣,十分憐憫他。有一天,漢宣帝問左右大臣說——
那麽,蘇武有沒有在匈奴再婚生子呢?當然有!他娶的還是一位匈奴女子,並且生下一個兒子。
漢宣帝聽說蘇武還有個兒子,比自己有兒子都高興,立刻派人前往匈奴把他贖了回來,並封他做了官。
數年後,蘇武去世,終年八十多歲。
小貼士
後來,漢宣帝十分懷念曾經輔佐過自己的大臣,便將他們的畫像掛在麒麟閣中,用來表彰他們的美德。當時,隻有十一位大臣擁有這種高規格的待遇,其中就包括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