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四人下了馬車,匆匆上了皇宮的台階,一路上更不打停,直往劉協的禦書房內奔來,此刻,禦書房內,除了劉協之外,更有兩人一左一右,與劉協呈品字形而坐,也不知是什麽時候,禦書房內的中央竟加了一張方桌,隻見桌上玲琅滿目地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而這三人正自吃喝!

楊彪等四人由宋九引著進了禦書房,乍見此番景象俱是一愣,劉協身邊的兩人他們都是認識的,一個是曹操舊部尚書令荀彧,這本就在楊彪的預計之中,可當他看到另一個人時,心頭微微一驚,因為這人正是呂布麾下的首席軍事,陳宮,陳公台!

劉協見眾人已經到來,忙起身笑道:“各位也一定沒有吃早飯吧!來,來,都坐下!”

椅子是事先就準備好了的,顯然劉協也料定這一紙急詔必定會讓這些大臣連臉都來不及洗,所以早早地備上這一桌的早點,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夠趁此時多吃點,這樣肚子才不至於餓得很快,因為接下來劉協要開的這場會議會很長,他花一夜時間整理出來的資料當然也夠這些大臣們看上一陣的了!

楊彪和孔融滿心困惑地坐下,而楊修和禰衡倒顯得頗為瀟灑,兩人坐下後,也顧不得與陳宮,荀彧打招呼,便狼吞虎咽起來,畢竟他們還年輕,生理消耗要比在座的這些中老年人強得很多。o(n_n)o~~楊彪見狀,也隻能勉強吃點,畢竟天子的麵子是要給的!

約莫過了刻鍾,劉協見眾人也都吃得差不多,這才令宋九撤下早點,而他的臉色也隨著早點的撤去慢慢地變得嚴肅,隻聽他淡淡地道:“今天一早,將大家急詔過來,有兩件事!”“第一!”劉協指著荀彧和陳宮笑道:“從今天起,這兩位將會與諸位成為同僚!”說罷,劉協當先站起:“來,大家認識一下!”

楊彪等人見劉協站起,也紛紛起立,而荀彧與陳宮也站起身,其實眾人都是相互認識的,也隻是簡單地拱手做了個揖,便算是打過招呼了!

劉協重又坐下,他咳嗽一聲,鄭重地道:“這第二件事,也是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說罷,就見宋九從禦案後捧出厚厚的一疊書簡放在桌子中央,成一山型坐落,眾人俱是不解,隻聽劉協淡淡地道:“諸位,傳閱了看看吧!”

眾人見劉協發話,各自從中抽取一份,便細細看來,劉協眯著眼睛靠在椅背上,隻見眾人拿到竹簡先是一愣,隨即便似乎陷入沉思,不,應該是仔細閱讀了,轉眼間已經過了半個時辰,在這半個時辰的時間裏有人蠶眉難舒,有人深思不解,當然,也有人雙眼之中放著一絲精光,劉協隻是微笑不語,收集著每個人臉上的表情,他需要從這些細小的麵部表情中探知這些人對新政治的態度!

時間又過去了半個時辰,桌上的竹簡已經全部被打散,荀彧手中的竹簡已經輪換了不下十次,當然,不隻是他,在座的每一個人都順勢對調過手中的竹簡,而他手上的這一篇就是最後一篇,他不禁長長地舒了口氣,這些書簡上的字看得他頗為勞累,有很多字甚至需要他自己去辨認,去猜想,可見這些都隻是劉協隨性而書的底稿,自己昨日與劉協商談改變大漢的政治,本隻是一個建議,也不曾有多大指望,卻不想劉協竟在一夜之間整理出了一套新的製度,而且思路清晰,緊密,這不得不讓他刮目相看,隻是他卻不知道,劉協昨夜一晚都可謂極其用心地書寫著每一個漢字,這可是他穿越到大漢以來,最用心的一次,也是字數量最多的一次,原本他還想就將這些作為正規文檔發布,可他卻不知道在荀彧這一眾大臣的眼中,這隻是一份底稿,甚至還是一份需要仔細辨認的底稿!

禰衡和楊修年輕力勝,目力又好,所以兩人是最先看完的,接著才是陳宮和荀彧,然後是孔融,劉協一直等到楊彪也放下手中的書簡這才微微一笑,正了正身道:“諸位覺得如何?”

沉默,劉協這一問,諸人都沉默了,這書簡上所寫的東西他們聞所未聞,什麽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這些隻讓他們看得是雲裏霧裏,所以一時間倒也難以發表什麽高論!

對於這樣的反應,劉協並不訝然,在這個三國時代,任誰看到這樣一份資料隻怕都會呆上一呆,因為這竹簡上所寫是三省六部,大唐朝的行政機構,也是劉協昨天苦思冥想了一夜的政治體係,當然,劉協選擇唐朝是有他的原因的,大唐朝疆域遼闊,富庶強大,被稱為禮儀之邦,至使許多邊陲小國都俯首稱臣,可見其影響,而這種影響就是這種政治體係的產物,在唐朝初期,李世民就是製定了這種政治體係才會有貞觀之治,才會有大唐盛世,這是其一,還有另一個原因卻是來自於劉協本身,縱觀中華五千年的曆史,曆朝曆代何其之多,可他也隻有對三國,對大唐可以說得上比較理解,所以這也是促使他選擇大唐的必然結果!

既然說到三省六部,也許各位看官並不是很了解,所以這裏左手有必要交代一番,唐沿隋製,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樣是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國家的政務,同時把原尚書省諸曹正式確定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部下有司,部的首長稱尚書,副首長稱侍郎,各司正、副負責人稱郎中、員外郎。

當然,這裏左手隻是簡單的介紹了一番,劉協用數十書簡方才寫成,自然極為詳細,而這數十書簡中卻有一篇讓諸位大臣都有些困惑,那就是三省之間的關係:中書省與門下省同秉軍國政要,中書省掌製令決策,門下省掌封駁審議。凡軍國要政,皆由中書省預先定策,並草為詔敕,交門下省審議複奏,然後付尚書省頒發執行。門下省如果對中書省所草擬的詔敕有異議,可以封還重擬。凡中央各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須通過尚書省交門下省審議,認可以後,方送中書省呈請皇帝批閱或草擬批答,門下省如認為批答不妥,也可駁回修改。

這就是讓諸人困惑的地方,自古以來,君權為重,雖說有大臣議事,但在最後拍板定案的還是皇帝一人,隻不過皇帝是與臣下商議,臣下可以提議,卻不能直接反對,而這裏所說的“門下省如認為批答不妥,也可駁回修改”,卻讓眾人大跌眼鏡,因為這就是說如果皇帝的決策與門下省的決策出現差異,門下省可以駁回叫板,也就是說這皇帝雖說是這天下的統帥,但這天下卻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了,當然,睿智一點的都可以看出,劉協這麽做就是為了集思廣義,可是如果真有一天門下省與皇帝之間的意見發生了分歧,且對峙不下,那麽此時又該聽誰的命令呢?門下省?還是皇帝?正所謂蛇無頭不行,如果沒有一個能夠敲定主意的人,這最終將會演變成一個爛攤子!

就在眾人沉默之時,荀彧忽然站了起來,他是政治出身,在曹操身邊時,就是專門負責這些事情,所以他比任何人的反映都要快些,也是第一個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這三省關係理清的人,當然,他也看到了這三省之間相互約束相互合作底地方,而這樣的好處無非就是不讓一黨獨大,讓帝權穩固,而同時又能集思廣益,發揚集體智慧,所以在他心中,他是十分佩服劉協的,能架構出這樣大膽,這樣緊密,這樣遠見的政略,確實不同凡響,不過,他亦看出了這種政略的弊端,正如前麵所說,如果帝詔與門下省發生對峙,那該如何,所以他當下也不猶豫,率先站起,拱手道:“聖上,臣有疑問!”

劉協微微一笑,能有疑問才說明這群人是真真正正用了心思去看了自己所寫的東西,所以忙道:“但說無妨!”

荀彧領命,沉聲道:“臣想問,萬一門下省與聖上的詔令發生衝突,那麽這決策將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劉協當然想過,這可是和他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所以當下便道:“很簡單,如果門下省的決策與朕的不一致,那麽就集合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會議,按票決定!”

這就是公共表決,□□自由,劉協說出來簡單,但在座的這些人無不色變,他們從沒想過有朝一日會左右皇帝的決策,所以突然間心中竟隱隱騰起一股興奮,這種政治是他們想也不敢想的,但卻是十分向往的,荀彧眼中也閃過一絲訝異,他萬萬沒有料到這麽年輕的一個君主居然會有如此的胸懷,不過與此同時他的臉上也閃過一絲憂慮,因為有一個更重要的疑問他尚未說出口,卻也不好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