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情況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如何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我知道,病人的經濟條件很差,要用補血康之類的藥物,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應該鼓勵病人多吃營養豐富而且又不貴的食物,比如,每天保證兩隻雞蛋,做成雞蛋湯,雞蛋粥或者雞蛋羹都可以。當然,再有條件,可以適當增加魚、肉和蔬菜的攝入。”

“是的,這個病人的病情很重,預後不樂觀。在這點上,我同意各位的意見。但是,這個病人很年輕,我們應該盡力一搏,不到最後的關頭,不要輕言放棄。至於病人由劉醫生繼續管,還是轉給我管,我服從主任的安排。”

林琳的最後一段話,擲地有聲!

“好,說得好!我們大家,需要的正是林醫生身上那股不輕言放棄的精神。這個病人,就轉給林醫生,由林醫生負責吧。”

盡管想壓製林琳,但作為科主任,對於林琳這樣充滿正能量的說話,她不能無視,更不能不提倡。

接下來的日子,除了每天例行公事地去看望一下鹿一鳴,其它的時間和精力,林琳都花在這個病人身上。

他慢慢了解到。這個年僅23歲的小夥子,由於長期的治療,由於對治療前景感到悲觀,由於對家裏經濟情況的擔憂,已經變得極端消極和抑鬱。

他的情緒波動很大,時而極度煩躁,時而沉默不語,甚至不吃不喝。此時的他,想必早已經失去了治好疾病的信心。

林琳剛剛經曆過為鹿一鳴治療“心病”,深深知道,如果一個人放棄了自身的努力,放棄了對生存的渴望,那他就沒辦法發揮最大的對抗疾病的潛能,這樣的狀況,對疾病的治療是極端不利的。

是的,此時此刻,對於病人,對於醫生,對於病人的家屬,前方的路都顯得如此的模糊、崎嶇、艱難與黑暗。

難能可貴的是,一直陪在病人身邊的兩位親人:病人的老父親和他的女朋友(大學時的同學)從不肯放棄。

此時此刻,他們的堅持,就像冬天裏的一把火,既溫暖了病人,也鼓舞了林琳。

他的老父親繼續回老家,到處奔走借錢,將家裏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抵押或者賣掉。

看著他日益憔悴老去的臉龐;看著他逐漸變慢的腳步;看著每次幾百元的款項。林琳知道,這位老人家,已經心力交瘁了,筋疲力盡了。

盡管如此,他從不言棄,心中總是希望,那一絲絲的奇跡,能夠降臨在他那寶貝兒子的身上。

林琳的方法開始慢慢奏效,病人的頭痛開始減輕,精神狀態也好了起來。在加上丙戊酸鈉後,病人的癲癇發作次數,從慢慢減少,到完全控製。

每一天,林琳都會抽時間,與病人聊天。他反複告訴病人,度過腦水腫的高峰期,一切都會好起來,包括他原來的“動靜脈畸形”,也會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