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宋時期的狀元,張孝祥打小就是個神童,並且擁有兩大“特異功能”:一、讀書過目不忘;二、頃刻之間便能寫出一篇數千字的滿分作文。
不過,在二十三歲那年,張孝祥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級考試——殿試時,差點與狀元失之交臂。
這個後台強大的考生是誰呢?他就是大奸臣秦檜的孫子——秦塤(xūn)。
小貼士
為了幫秦塤考上狀元,秦檜沒少幹缺德事。
愛國詩人陸遊就曾經因為在考試中壓秦塤一頭而差點前程盡毀。
小貼士
起初,在類似於鄉試的鎖廳試中,秦檜曾暗示主考官將秦塤列為第一名,但主考官不吃秦檜那一套,將才華橫溢的陸遊排在了第一名,秦塤則成了第二名。秦檜本來就挺生氣,不料到了第二年會試,主考官又把陸遊排在了秦塤前麵,秦檜這下受不了了,直接將陸遊的名字從榜單上劃掉,陸遊就這樣落榜了。要不是一年後秦檜便死了,陸遊這輩子恐怕很難有出頭之日。
在殿試時,秦檜指使主考官將秦塤內定為第一名,而張孝祥則成了第二名。
然而,就在秦檜的如意算盤即將得逞而張孝祥可能無緣狀元的時候,沒想到半路殺出來個宋高宗。
宋高宗在翻閱秦塤的試卷時,發現他作文裏所寫的內容全是秦檜曾經說過的話,沒有一點新意。
然而,當宋高宗翻閱張孝祥的試卷時,卻發現張孝祥的作文不但文采斐然,而且立意獨特。
宋高宗當下決定將張孝祥欽定為狀元,讓秦塤做了第三名——探花。
秦塤沒能高中狀元,雖然跟張孝祥沒有直接關係,但他依然把秦檜給得罪了。更加火上澆油的是,張孝祥的爸爸還跟秦檜的政敵走得非常近。
與此同時,張孝祥竟然還把秦檜的黨羽也給得罪了。
小貼士
張孝祥為啥會得罪秦檜的黨羽呢?原來,就在張孝祥被欽點為狀元不久,秦檜的黨羽便想讓張孝祥做他的乘龍快婿,沒想到卻被張孝祥一口回絕。
秦檜一黨向來睚眥必報,得罪了他們,又豈會有好果子吃!
不過,誰都沒有想到秦檜一黨竟然歹毒到誣陷張孝祥的爸爸想要謀反!
謀反是要滅門的,這不是明擺著想置張孝祥父子於死地嘛!
張孝祥父子雖然沒有立刻被殺,卻也雙雙被打入大牢。新科狀元一朝變成了囚犯,張孝祥這輩子似乎要完蛋了。
就在張孝祥絕望之際,老天突然幫了他一把,把秦檜給帶走了。
秦檜一死,張孝祥父子的謀反罪名立刻被洗刷掉。
張孝祥不但被無罪釋放,還被皇帝封了官。
秦檜死後,張孝祥的老師湯思退接班做了宰相。張孝祥自然屢屢受到提拔。
張孝祥初入職場,不懂職場如戰場,結果一不小心得罪了一位老同事。
老同事一升官,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報複張孝祥,導致張孝祥被罷官。他之前在官場上的所有努力,在一夕之間全打了水漂。
後來,張孝祥雖然被重新起用,卻被派到大夥都不願意去的平江府做了知府。
雖然做地方官遠不如做京官氣派、悠閑,但張孝祥卻從不叫苦喊累。
值得一提的是,張孝祥還挺有做神探的潛力。他在做平江府知府期間,從來沒有遇到過破不了的案子。
在平江府,最讓張孝祥頭大的是那裏的土豪們。這幫人都不是省油的燈,仗著有錢有勢,經常違法牟取暴利。
張孝祥特別硬氣,直接將那幫土豪們全部關進監獄。光沒收他們的糧食就高達數萬斛。
說來也巧,第二年平江府發生了饑荒,張孝祥正好將沒收的糧食全部拿去賑濟災民,幫老百姓解決溫飽問題。
張孝祥是個好官,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悲催的是,他有兩個讓人不省心的老師,搞得他差點名節不保。
小貼士
張孝祥的兩個老師都是宰相,一個是咱們之前提到的湯思退,另一個叫張浚。湯思退和張浚都非常欣賞張孝祥,這沒啥問題,問題就出在兩人對待金國的態度上:湯思退主張議和,張浚主張對敵作戰。
張孝祥夾在湯思退和張浚之間,時而主張議和,時而主張對敵作戰。
不管主和派占上風,還是主戰派占上風,張孝祥都會受到重用。所以,他將來一定能大展宏圖。但可惜的是,他在三十八歲時卻因病去世,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