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有個男子“偶像天團”,名叫“宋末三傑”,是由三位傑出的民族英雄組成。他們分別是給百萬年薪也不願跳槽的張世傑、背著小皇帝跳海殉國的陸秀夫,以及咱們今天要講的男一號:文天祥。

有人說,沒有英雄的時代是可歎的,需要英雄的時代是可悲的。生在可悲的南宋,文天祥的一生也注定是悲壯的。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文天祥悲壯的一生。

一、金榜題名

年少時,文天祥整天紮在書堆裏埋頭苦讀,為的是將來能夠通過科舉考試謀取一官半職,以便日後報效國家。

有一年,文天祥看到學校祭祀的歐陽修、楊邦乂和胡銓三人的畫像,為他們的諡號中帶有“忠”字而羨慕不已,並且還說——

小貼士

啥是“諡號”呢?其實,就是人死後,根據其一生的是非功過,取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不過,不是誰都有資格擁有諡號的,隻有帝王將相等社會地位高的人才有資格擁有諡號。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他的諡號是“文忠”。楊邦乂是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金軍入侵中原時,他寧死不降,最後被剖腹挖心而死,諡號是“忠襄”。胡銓是南宋時期的愛國英雄,一生堅持抗金,反對議和,諡號是“忠簡”。

二十歲那年,學富五車的文天祥進京參加了殿試。

當時,皇帝讓以“效法天道,自強不息”為題寫一篇作文。文天祥大筆一揮,便寫下一萬多字。

皇帝看完文天祥的作文後,不禁拍案叫絕,立刻讓他做了狀元。就連閱卷老師看完他的作文後,也不禁感歎道——

二、屢遭排擠

當時,元朝的軍隊三天兩頭到南宋砸場子。

南宋是個弱雞,不堪一擊,屢戰屢敗。於是,大宦官董宋臣便出了個餿主意:遷都。

董宋臣仗著深受皇帝寵信,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因此,人送綽號“董閻羅”。

滿朝文武百官雖然都清楚遷都容易動搖國本,但也沒有一人敢站出來反對董宋臣。

就在文武百官都變成了“啞巴”的時候,文天祥卻勇敢地跳出來,並發出時代最強音。

皇帝哪裏舍得殺董宋臣,所以並未搭理文天祥。文天祥很氣憤,當下便辭職不幹了。

後來,文天祥雖然被重新起用,卻又碰到一個大壞蛋,他就是咱們曾經提到過的大奸臣賈似道。

有一次,賈似道用辭職要挾皇帝。皇帝離不開賈似道,便讓文天祥起草詔書挽留賈似道。沒想到文天祥卻在詔書中將賈似道挖苦一番。

按規定,起草的詔書需要拿給上級部門進行審查,但文天祥卻偏偏不這麽幹。這下惹毛了賈似道。

不久,賈似道便唆使狗腿子彈劾文天祥,致使文天祥在三十七歲時便早早地退休了。

不過,當時南宋比較缺人才,所以文天祥很快又被重新起用了。

三、英勇抗元

就在文天祥擔任贛州知府期間,元朝派遣三路大軍直取京城。京城告急,皇帝群發信息,召集天下兵馬進京勤王,卻沒人回應。

文天祥聽說京城危急,立刻拿出全部家當,招兵買馬,進京勤王。在文天祥的努力下,招募了上萬人。就在文天祥準備帶著這些兵進京勤王時,卻被朋友給攔住了。

文天祥不聽朋友的勸阻,毅然決然地帶兵奔向京城。

小貼士

文天祥忠肝義膽,又文武雙全,按理說,到達京城後應該受到重用吧?然而並沒有!當一幫蠢材紛紛受到提拔時,文天祥卻被派到地方做官。

然而,讓文天祥沒有想到的是,元軍竟然在短短幾個月內便攻破京城,並迫使皇帝投降。

文天祥等一大批不願做亡國奴的愛國人士,重新組建流亡政府,並指揮宋軍抗擊元軍。

不久,南宋的流亡政府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並派他前往元軍大營,與元軍進行談判。

一見麵,文天祥便把元朝丞相給氣個半死。元朝丞相氣呼呼地把他扔進了大牢。

有一天,文天祥趁元軍不備,悄悄逃了出來。

不過,說起來也挺驚險,剛逃出敵人魔掌的他,差點冤死在自己人手裏。

這是咋回事呢?原來,當文天祥逃到真州時,揚州知府得到錯誤情報,誤以為文天祥是去勸降的,便命真州守將苗再成殺了他。

苗再成不忍心殺文天祥,便派兩撥人去試探他。如果發現他真是來勸降的,便打算殺掉他。結果,兩撥人都發現文天祥是個“愛國青年”,所以都不忍心殺他。

隨後,苗再成派人護送文天祥去揚州,讓他親自跟揚州知府解釋。然而,剛到揚州城下,文天祥便聽說揚州官員正在捉拿他。進城等於自投羅網,文天祥決定與護送他的人一起離開揚州。

途中,文天祥幾次碰到元軍,險些被抓。

為了避免被元軍抓獲,文天祥花錢雇傭兩名樵夫,將他藏進籮筐,一直抬到高郵,然後乘船到達溫州。

如今,皇帝已經投降,必須立個新皇帝來領導大家一起抗元。於是,文天祥與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擁立年僅八歲的宋端宗為皇帝。

盡管南宋有了新皇帝,但並未迎來新氣象。

就在宋端宗即位的第二年,文天祥的老婆孩子都被元軍俘虜。要不是部將趙時賞搭救,文天祥恐怕也成了元軍的俘虜。

小貼士

趙時賞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當初,趙時賞被抓,元軍問他是誰,他故意誤導元軍,說自己姓“文”。元軍以為他就是文天祥,所以並未繼續抓捕文天祥,文天祥這才得以逃脫。每次元軍抓到宋軍將領時,趙時賞便故意辱罵元軍說:“這麽小的官,你們也抓,腦子有病吧?”很多將領因此被釋放。等到趙時賞與諸將被砍頭時,有個將領怕死,多次求饒,趙時賞嗬斥說:“死就死了,何必這麽掉份兒呢?”不久,趙時賞英勇就義。

後來,軍中發生瘟疫,文天祥的母親與他唯一的兒子都染上了瘟疫,不幸去世。

當時,潮陽有兩大禍害,一個叫陳懿,一個叫劉興。兩人毫無原則和底線,一會兒恬不知恥地反叛,一會兒又恬不知恥地投降。

文天祥一帶兵進入潮陽,便打跑了陳懿,斬殺了劉興。

讓文天祥沒有想到的是,陳懿竟然勾結元軍的大元帥張弘範又悄悄地殺了回來。

當時,文天祥正在吃飯,元軍突然殺出,殺文天祥個措手不及。文天祥還未來得及逃走,就被當場俘虜。

文天祥本來想吞龍腦自殺,結果沒死成。

四、寧死不屈

當自殺未遂的文天祥被押到張弘範麵前時,元軍強迫文天祥向張弘範行跪拜之禮,但文天祥寧死不從。

張弘範見文天祥挺有骨氣,非常欽佩他,於是以賓客的禮節招待他。

當時,抗元名將張世傑等人帶著宋少帝逃到了廣東的崖山。

小貼士

宋少帝是宋端宗的弟弟。宋瑞宗在海上漂泊期間曾落水染病,不久去世,時年九歲。隨後,大臣擁立其弟,也就是宋少帝即位。

張弘範想讓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結果被文天祥罵得狗血淋頭。

文天祥不肯寫勸降信,張弘範就百般強迫他,結果,在乘船路過零丁洋時,張弘範意外強迫文天祥寫下一篇名垂千古的名詩: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說,回想起多年前,我曆盡千辛萬苦參加科舉做了官。如今,我在抗元的戰火中已經熬過四個年頭。山河破碎,猶如狂風中的柳絮;我一生起起伏伏,如同驟雨裏的浮萍。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在零丁洋裏,我感歎自己孤苦伶仃。自古以來,有誰能長生不死呢?我要留下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張弘範見勸降不成,便對崖山發起總攻。

宋軍不敵,在走投無路之際,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年僅八歲的宋少帝跳海自殺,隨後十萬南宋軍民也相繼跳海殉國,史稱“崖山之戰”。

自此,南宋徹底滅亡。

南宋滅亡後,張弘範大擺宴席,並在席間想要勸降文天祥。

張弘範見文天祥寧死不降,便派人將他護送到京城。

路上,文天祥一直絕食。一般人絕食三五天就會死亡,但文天祥絕食八天硬是沒死成,氣得文天祥又開始暴飲暴食。

等到達京城,元軍讓他住“五星賓館”,並且大酒大肉地伺候著,但文天祥卻常常不吃不喝坐到天亮。

有一天,元朝的大Boss——元世祖忽必烈想要搜求南宋的官員,委以重用。南宋降臣王積翁當即向忽必烈推薦了文天祥。

隨後,王積翁向文天祥傳達了忽必烈想要重用他的旨意,文天祥卻說——

王積翁非常欽佩文天祥,於是打算聯合十名南宋降臣一起請求釋放文天祥,讓他以道士的身份回老家。

然而,其中有個也曾高中狀元的人,名叫留夢炎,他卻站出來極力反對。

留夢炎不同意,釋放文天祥的事也就黃了。

文天祥在京城一待,就是三年。

小貼士

忽必烈知道文天祥不會屈服,曾多次想放了他。不過,朝中小人太多,總是百般詆毀他,致使忽必烈改變了主意。

如果不是接下來發生了三件怪事,說不定文天祥還能等到獲得自由的那一天,但可惜的是,這三件怪事要了他的命。

第一件怪事,福建有一名妖僧聲稱土星冒犯帝座星,懷疑天下將有叛亂。

第二件怪事,中山有一個狂人,自稱是大宋皇帝,手下有上千名士兵,打算救出文天祥。

第三件怪事,京城有一封匿名信,說有人將在某日放火燒城,並率領士兵作亂,到那時丞相就沒有什麽憂慮了。

接連發生的三件怪事讓惜才的忽必烈對文天祥動了殺心。於是,忽必烈召見了文天祥,並問他有什麽願望。文天祥回答說——

忽必烈仍然下不了決心殺文天祥,便急忙揮手,讓他退下。

就在這時,有人建議應該答應文天祥的要求。

忽必烈頭腦一熱,還就答應了。不過,過了一會兒,忽必烈又突然後悔了,連忙派人去阻止,但文天祥已經被殺。

小貼士

臨刑前,文天祥曾十分欣慰地對獄卒說:“我的事總算完了!”緊接著,他又朝著南宋所在的南方跪拜數次,然後才從容赴死。

文天祥去世後,妻子在為他收屍時,發現他衣服中藏有一封絕命書。絕命書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