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知縣姓高名問陶,鬆江府人,說起話來一口糯軟的江浙口音,讓人聽得有些吃力。
此人年約五十,是嘉靖三十三年同進士出身。
以他的會試的成績,依照明朝官場的規矩,首先得發放六部觀政,做幾年閑差增加從政經驗,然後再下到如山陝雲貴這種偏遠地區幹幾任縣令的。入仕不過六年,就直接做到了新津這種上縣的知縣,依靠的是他身後雄厚的背景。
其實,高問陶也是寒門士子出生,少年時窮得厲害,個人資質也屬尋常。如他這樣的人物,即便混進官場,又一把年紀,很有可能在小縣縣令一職上幹到退休。之所以來到成都府這種繁華之地做官,靠得是他鬆江府的一個大人物----當朝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徐階。
有這麽一個身為閣相的老鄉看顧,仕途自然走得通暢。
這一點,是高知縣同吳節談話時隱約透露出來的。
高知縣之所以說出這麽一番話來,內心中也將吳節當成了自己的學生。吳節自己心中也是清楚,知縣大人是很看重我吳節前程的。
明朝官場有一個自己的圈子,這個圈子以同年、師生關係維係,終身不能更改。
吳節如今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童生,可一手漂亮的八股文章就算放眼天下,已屬頂尖,這樣的人物將來考不中進士才怪。
對於科舉入視混官場一事,其實吳節也沒多想,就想先考個知縣什麽的幹上幾年,才算不虛度這一生。如今,自己一隻腳還沒踏進官場,就已經烙上了徐閣老一係的烙印,這也是一件無奈的事情,出身由不得人,就目前來看,好象也沒有什麽壞處。
童子試除了最後一關的院試比較嚴格之外,前兩場縣試和府試的人為因素比例很大,你中與不中可以說都是考官一句話就能決定的事情。如果你和考官不對盤,就算你的文章作得再好,人家也能把你直接刷下來。
有高知縣這層關係,四月份的府試吳節更多了一分把握。
同高知縣有閑聊了兩句,高知縣突然道:“士貞,楊宗之先生回成都府了,要在新津縣舉辦一個詩會,你也去參加吧,前曰宗之先生的請柬發到衙門,本官政務繁忙脫不了身,就推薦你去了。”
士貞是吳節的字。
“詩會,楊宗之先生是誰?”吳節一頭霧水,有些弄不明白:“恩師,詩詞一事學生並不擅長,也不怎麽關心。”
“哦,你原來還不知道楊宗之先生的名字啊。也對,士貞你自幼在南京長大。更兼宗之先生一直在雲南侍侯父母,已經十多年沒有回鄉,你沒聽過他的名字也可以理解。不過,我說兩個人的名字你就知道了。宗之先生的祖父是前任內閣首輔楊廷和,父親是翰林學士楊慎。”
“啊,是他!楊首輔的名字我知道,小楊學士的大名字學生可是如雷灌耳。他可是士林領袖,一闋‘滾滾長江東流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更是千古絕唱。”
楊廷和是嘉靖初年的內閣首輔,當初,嘉靖皇帝登基時,為大禮議一事楊閣老可沒少給皇帝氣受。至於他的兒子楊慎,更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那一首《臨江仙》在後世被搬上銀幕,成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
就那首詞來看,其水準並不比宋詞差多少,豪邁蒼涼處已得辛棄疾三味。
“哈哈,士貞,你還說對詩詞一事不怎麽關心,又是怎麽知道這首詞的?”高知縣笑了起來,道:“你考場上作的那首試帖詩其實並不怎麽樣。宗之先生家學淵源,文彩風流不讓乃父,這樣的大家回鄉,機會難得,你正該向他請教請教。”
聽知縣提起自己在考場上所作的那首詩,吳節有點尷尬。
“詩詞乃是小道。”高知縣去不以為然道:“你那詩也沒什麽問題,考場之上,急切之中,就算換了小楊學士來也未必會有佳句。詩詞講究心境和靈感,應付考試,格式和意思對了就成,士貞你也不必芥懷。不過,本官聽人說士貞你早年因為身患隱疾,一直沒有進過學堂。最近才開了靈竅,可沒正式拜過師,學問底子終歸是薄了些。宗之先生這次回鄉,要在本縣辦一個書院,在回信中,本官提了你的名字。”
“啊,去讀書?”吳節有點目瞪口呆。
再回學堂去讀太花時間,吳節心中卻有些不情願。讀書為什麽,科舉入試而已。既然自己已經提前知道以後的考題,還怕中不了,又為什麽要去自討苦吃?
可是,高知縣如此熱心,卻不好推脫。
高知縣又笑了笑,說:“士貞你大概奇怪宗之先生本是新都人,怎麽想到要在本縣開設書院?”
“學生是有些不明白。”楊廷和、楊慎乃是成都府新都縣人,離新津縣隻有六十公裏。他不回自己家鄉,反跑這裏來做什麽?
高知縣又說了一翻話,才讓吳節明白過來。
原來,楊宗之的確是新都縣人,可楊家在新都卻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任何產業。當年,楊慎父子因為在大禮儀一事中的繼統還是繼嗣上把皇帝得罪得狠了,嘉靖皇帝也沒客氣,直接罷免了楊廷和,又將楊慎流放到雲南,終生不得還鄉。至於楊家的產業,自然也被抄得幹淨。
幾年前,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因病在雲南去世,等服喪完畢,楊宗之這才回到四川。本想在家鄉開辦一個書院,為桑梓培養人才。無奈他沒有那個財力,這個時候,他突然想起新津縣還有個親妹妹,家中豪富,就找上門來。
楊宗之妹妹與兄長已經十多年沒見麵,此刻相見,自然是心中激動,答應在莊園裏劃出一處庭院做為楊宗之的書院。
說來也巧,他這個妹就是唐家的夫人,吳節名義上的老丈母,未婚妻唐宓的母親。
“啊,宗之先生是唐夫人的兄長。”吳節驚訝的同時,心中更是不情願去給這個楊先生當學生。休書一事,他已經完全同唐家撕破了臉,現在送上門去,大家都不自在。
吳節表情瞞不過高知縣,他摸了摸下頜上的胡須:“士貞,你也是寒門出身,唐家說了,進書院的學生不但不收學費,每月還有一兩銀子的月份。你也是寒門士子,如果能夠進書院讀書,一來可吃穿不愁;再則也能學到大學問,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頓了頓,知縣又道:“士貞,當然,也不是本官寫一封信就能讓你進書院去讀書的。宗之先生可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他若看不上你,本官也沒有奈何。這次詩會,其實就是為書院遴選人才,算是入學考試吧。你下去之後好好準備一下,看能不能寫出幾首好詩詞。”
吳節聽到這話,心中一動:書院我是不會去的,可也不能駁了知縣的麵子。大不了到時候一言不發,一字不寫,隻要能夠讓那楊宗之看不上我就成。
“學生謹尊老師之命,恩師,屆時你會出席嗎?”
高知縣苦笑:“我和宗之先生道不同不相為謀,他是個魏晉狂士,我卻是心學門徒。真若碰到一起,又得爭個子醜寅卯。所以,我與他是相見爭如不見。”
吳節長長鬆了一口氣,隻要高知縣不去就好。
到時候,我吳節酒照喝,曲照聽,其他照例不管,別人拿我也沒有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