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小閣老要寫詩啊,不過,現在吳節已經走了,就算作詩,也沒法跟他比。”李曆對文人們的這些調調兒非常不感冒。
在他看來,幾個酸丁在一起,說些大家聽不懂的話,然後再比一比誰說得好,這不是打嘴炮嗎?哪裏有大家夥吃吃酒,耍耍錢來得痛快有趣?
“小閣老,那吳節不過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官,你乃堂堂內閣輔臣,若是放在前朝,都宰相了,跟他鬥,犯得著嗎?”大約是被那二十萬兩銀子刺激到了,李曆對嚴世藩大生好感,說話也隨便起來。
官場之中,本沒有真的友誼。不過,若兩個官員一同貪墨過銀子,那關係就大大地不同了,有些像一同上過戰場的戰友。
聽完這話,嚴世藩心中冷笑:吳節的身份如何,你知道個屁。這人先是在陸府讀書,後來有隨侍在天子身邊。今曰又從李妃的彩棚裏鑽出來,顯然同王府也有所勾結。單就這份鑽營的本事,整個大明朝可找不出第二個人,過是讓此人中了進士,進了官場,將來還得了。隻不過,這等高屋建瓴之事,李曆你這般人物卻是不知道的,某也懶得同爾分說。
不過,李曆還是在硯台裏倒了點水,殷勤地替嚴世藩磨了一池墨汁:“咱也不懂你們讀書人的詩詞,既然小閣老突然有了興趣,自然是寫得極好的。”
嚴世藩剛才做成了一件大事,心中得意,胸中突然起了萬丈波瀾,頓時就有豪情噴薄而出,竟按耐不住了。
朝李曆點了點頭,提起筆來,用章草,一氣寫下去:秋風西北起,吹我遊子裳。浮雲從何來,安知非故鄉……這詩他寫得很有感覺,隻覺得手中筆好象不受控製般自行在紙上遊動。而那些詩句,也仿佛沒有經過思考一般,從心底汩汩冒出。
這一首詩竟與自己往曰的風格大相徑庭,又帶著一種玄妙的質感。
一刹那,嚴世藩竟有些陶醉在這詩的意境之中了。
他一邊寫,一邊笑吟吟地對李偉和李曆說道:“今天的比試,吳節也不過僥幸勝了嚴世藩一場。李大人,此事就發生在李府,還望二位大人將這個消息傳揚開去。”
李曆大為不解:“東樓,今天可是你輸了,怎麽自曝其敗?”大家說了這麽長時間話,逐漸熱絡起來,他直接喊嚴世藩的字。
嚴世藩也不放心上,淡淡一笑:“無妨,你就說今天晚上我嚴某人是輸了一場。不過,吳節那首詞不過是提前準備的,未必不是舊作,或者修改增刪除過無數次。某不服氣,欲與他繼續比試,直到最後分出勝負來。”
的確,今天他是輸得難看。可若就是認栽,自己在士林中的名聲還要不要?
明朝官場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非進士不得為官,非翰林不得入閣。
嚴世藩如今是內閣輔臣,一手遮天。可他乃是舉人功名,國子監出身,走的是偏門。既不是進士,又沒點過翰林,這兩項一樣都不占。
之所以做了輔臣,還不是靠著父親的提攜和嚴黨的勢力。
雖說如此,但他嚴世藩如今也是士林中的領袖,一手詩詞、青詞、道德文章無人可及。正因為在文壇有諾大名氣,就算進了內閣,別人也不好說什麽,他確實有這個才華啊。
可現在,嚴世藩的才名卻受到了吳節的挑戰,也就他入閣的理由和道理擊碎了。
若不能在詩詞上打敗吳節,後果不敢想象。
“是的,吳節這首詞肯定是以前寫的,也經過長時間的修改,準備充分。自己倉促迎戰,卻輸在他手中。再比下去,以我嚴世藩的才華,以後未必輸與他。隻需……不給吳節慢慢修改潤色的機會。對,咱就一兩天一首新詩,看你吳節能支撐多久。若論起寫詩的速度,這大明朝又有誰能比得上我?我就不信吳節沒篇詩詞都能寫得極好,隻需有一首出了紕漏,立即就現出原形來。”嚴世藩心中這麽想,就有了主意。
“還比啊……”李曆撇撇嘴:“好,既然東樓這麽說了,我就把你的原話在京城中傳揚開去就是了。”
一直不怎麽說話的李偉突然道:“小閣老,不得不承認,吳節那首詞做得極好,是可以傳諸後世的。我也是讀過許多年書的,對那句‘楊柳岸,曉風殘月’也是心中歎服啊。小閣老,說句不中聽的話,再寫,又怎麽能將這首曲子詞比下去?”
聽到這話,嚴世藩手一顫,一滴墨汁落到紙上。心中有些慌亂起來,是啊,吳節先前那首《雨霖鈴》真的是太好了。上片如一副生動的畫麵在眼前徐徐展開,到下片時,那種淒清的氣氛和飽滿的情感在經過這副圖畫的襯托之後猛烈的爆發出來,讓人無法自持,讓人迷失。
這樣的文字,真真是讓人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啊!
若是我繼續和他比試下去,有這首詞屹立在前,又如何能將其光芒掩蓋?
心中突然頹喪起來,胸中是詩思立即斷了。隻覺得筆下如有千斤,再寫不下去。
李偉眼神中突然有一絲狡黠一閃而過,如今,隻要玉熙宮那事做成,李家和小嚴就算是栓在一起了。看到嚴世藩如此頹唐,他心中好笑,有心幫他一把。
就道:“小閣老,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田忌賽馬還知道揚長避短呢。”
嚴世藩心中一動,轉頭看著李偉:“李老大人請接著說下去。”
李偉點了點頭:“不得不承認,吳節的詞就算用千古名篇來形容也不為過。不過,寫詩和寫詞可不一樣,有的人詞做得好,詩就不怎麽樣了。比如隋帝楊廣,所作的曲子詞篇篇精妙,可他的五言七言傳諸後世的也沒幾首,且都不過是尋常之作。或許,這個吳節也是如此。詞講究的是詞句和格律之美,而詩則講究對仗和意境。”
嚴世藩身體一震,麵上露出喜色。
他轉身朝李偉長長一揖,“受教了。”
是啊,或許這吳節不過是詞寫得好,在詩歌上麵,隻怕未必能比得過我。
恩,既然著次挑戰由我發起,那麽,就得依我的規則來。
“二位李大人,勞煩把某的話傳過出去,問吳節敢不敢在五言七言上同嚴世藩比試一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