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前後,“偽滿洲國”的皇宮裏傳出了陣陣哀號聲。原來是“偽皇宮”裏的太監在挨打。隻見一個管事太監手裏拿著一個厚厚的竹板,正在猛打一個太監的手心。就在這時,溥儀聞訊趕到。原來在“偽滿洲國”時期,溥儀名義上是皇帝,但實際上他僅僅隻是一個被架空了的“傀儡”,所以溥儀心中十分壓抑,為了發泄不滿,他對自己“偽皇宮”裏的太監十分殘暴。一個太監僅僅隻是因為沒有舉報一件小事,便在溥儀不知道的情況下被痛打一頓。然而,溥儀知道這位太監被打後立刻趕來製止,並且親手為其擦藥。這個太監就是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的孫耀庭。
這不尋常的一幕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溥儀在“偽滿皇宮”做傀儡皇帝的時候,喜怒無常是人所共知的。那段時間,他對太監們極其暴虐,打罵都是最輕的懲罰。然而,此時的溥儀竟然親手為一個曾經在他眼中一文不值的太監上藥,這實屬罕見。
然而,沒過多久孫耀庭便因肺病,離開了溥儀的“偽皇宮”,而他心中卻有著劫後餘生的慶幸。那麽,到底是什麽,讓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對一個太監如此關懷?又是什麽讓備受照顧的孫耀庭離開溥儀後反而感到慶幸呢?
孫耀庭出生在天津靜海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當時家裏雖然窮,但是還可以勉強度日,家裏並沒有讓他“淨身”入宮的想法。然而,家裏的一場變故卻將他推進了太監這個“無邊的深淵”。
就在孫耀庭一家為生計忙碌的時候,一個村裏的惡霸看上了他們的一塊土地。為了霸占這塊地,那個惡霸竟然偽造了文書,說孫耀庭家已經將土地賣給他,致使孫耀庭一家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孫耀庭的父親氣不過就找惡霸“理論”,雙方吵了一架,最終結下大仇。後來,惡霸誣陷孫耀廷的父親放火,甚至還賄賂官員,孫耀廷的父親含冤入獄。孫耀庭的哥哥得知此事,便闖進惡霸家裏要自殺,結果反倒被關進了大牢裏。孫耀庭一家蒙此大冤,卻因為無錢無勢,隻能忍氣吞聲、流落異鄉。不過幸好,此案不久便不了了之,孫耀庭的父親和哥哥被放了出來,一家人終於在異鄉團聚。
這件事在孫耀庭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為了報仇,為了讓家人能夠過上好日子,孫耀庭選擇了太監這個職業。
因為家裏窮,又沒有關係去“打點”負責“淨身”的“慎刑司”老爺,所以孫耀庭隻能私自“淨身”。
雖然當時很多窮人家為了能生存、有機會發達,給家裏的孩子私自“淨身”。但是,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差,因私自“淨身”而引發感染患病夭折的孩子不在少數。隻要操作失誤、調養不當,孫耀庭便會喪命。可以說,他這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賭家人的未來。即便這樣,無奈的父親在孫耀庭的一再堅持下,也隻能含淚自己動手為孫耀庭“淨身”。其實,這並不是孫耀庭一時心血**,他這麽做是因為受到了“小德張”的巨大影響。
1907年的一天,當時的天津運糧河畔熱鬧非凡。附近十裏八村的鄉親們都爭著來看“小德張”回鄉耀祖。據說小德張不但要邀請全村人吃肉餡包子,還要請戲班唱上三天的大戲,這讓當時連頓飽飯都吃不上的人們羨慕不已。
“小德張”是慈禧太後身邊的大紅人,兒時因家貧私自“淨身”,後輾轉進宮當了太監,又因其為人機靈、八麵玲瓏,不久便深得慈禧的喜愛,身價倍增。是當時很多貧窮人家孩子無奈的向往、畸形的榜樣。當時,很多窮人就會給家裏的孩子私自“淨身”,夢想著能夠進宮伺候皇上,從此一步登天。
在觀看“小德張”返鄉的人群中就有時年6歲的孫耀庭。孫耀庭覺得自己隻有像“小德張”一樣去伺候皇上皇後才能飛黃騰達,為家人報仇,給家人一個美好的未來。就這樣孫耀庭咬著牙走了一趟“鬼門關”。然而,就在孫耀庭私自“淨身”成功、身體剛剛恢複過來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宣統皇帝退位。
1912年,迫於各方麵的壓力,隆裕皇太後臨朝稱製,以太後名義頒布《退位詔書》,宣統皇帝溥儀退位。皇帝都退位了太監還能有什麽前途,聽此消息一家人痛哭不止,孫耀庭也禁不住癱軟在地。
孫耀庭因“淨身”導致他體質特殊,即使痊愈也無法幹重體力活。於是父親隻好讓他去私塾讀書,希望這樣能讓兒子的未來有些許希望。聰明伶俐的孫耀庭也沒讓父親失望,成績不凡,老師甚至有意收他為徒,教他學醫救人之道。然而,由於封建思想的禁錮,孫耀庭一家人仍然對皇族抱有希望。即使是宣統皇帝退位了,他們依然希望孫耀庭能夠進宮伺候皇上皇後,借此一步登天。終於,孫耀庭等來了他“入行”的機會。
孫耀庭15歲這年,在家裏一位遠親的幫助下,來到了向往已久的京城。
然而,孫耀廷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因為雖然皇帝退位了,但是皇宮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沒有門路,他依然進不去紫禁城,更沒機會靠近皇上皇後。
孫耀廷隻能在親戚的介紹下進入載濤的府中做事。孫耀廷心中明白,這也許能夠成為自己進入紫禁城的跳板。
於是孫耀庭便走進了“皇叔”載濤的府中。第一次走進深宅大院的孫耀庭,被載濤府中的華麗所以吸引,看著那些高大的門楣一時之間愣了好久,最後在介紹人的催促下才緩過神來。
孫耀庭來到載濤府時載濤正好在家,家裏新招來一個太監載濤當然要見一見了。第一次見到達官貴人的孫耀庭不知道該做什麽,就隻能像介紹人說的那樣一直在磕頭。載濤見到孫耀庭老實淳樸,不但收下了孫耀庭,還賞了孫耀庭一床新的鋪蓋。
● 婉容在紫禁城騎自行車
● 孫耀庭
就這樣,孫耀庭在載濤家當上了小太監,主要負責在內院幹些雜活。在載濤的府中,孫耀庭學會了很多規矩,比如:見人要行禮;見到不同的人還要行不同的禮;主人下命令的時候不能說“唉”,要說“嗻”;對主人不能稱你,要稱您,等等。在一個15歲的孩子眼裏這是一個神秘而陌生的世界。其實孫耀廷心裏明白,載濤家學習的那些“規矩”會為他走進紫禁城,靠近皇上皇後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載濤的府中,載濤這位著名的京劇票友甚至還教會了孫耀廷一些簡單的“武生”動作,比如翻跟頭、劈叉等。
然而,孫耀廷心中卻一直向往著紫禁城。因為皇帝退位,清政府覆滅,清朝貴族們的生活清一色地進入困難期,載濤的收入也大不如前了。孫耀庭在載濤府裏掙的錢也是少得可憐,所以孫耀廷一直認為進了紫禁城會比在載濤府中要好得多。載濤府中加上孫耀庭也僅僅隻有四個太監,就證明了這一點。與此同時,在這位“皇叔”的府中,孫耀庭還知道了很多宮裏的事情。
比如,載濤府中的下人每天隻吃兩頓飯,而且每天第一頓都一定要吃麵條。這件事讓孫耀庭的人生第一次體會到對某種食物的恐懼。因為載濤府中幾乎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起初,由於孫耀庭以前沒怎麽吃過麵條這麽高檔的食品,所以覺得挺好的,然而時間久了便受不了了,最後甚至想起麵條來就會反胃。而載濤呢,卻樂於此道,甚至還親自下廚。後來,孫耀庭得知吃兩頓飯是載濤為了保持和宮裏一樣的規矩。至於為什麽每天都要吃一頓麵條,他就一直不明就裏了。
不久後,載濤得知孫耀庭讀過幾年私塾,便讓孫耀庭陪他讀書寫字。一次,載濤在書寫《千字文》的時候寫到“如鳳來儀”,他的“儀”字少寫了上麵的一點。孫耀庭自認讀書不多,但是這個“儀”字還是認識的,憋了好久,終於忍不住想提醒載濤,又覺得直接說不太合適。於是他大聲念了出來“如鳳來儀”,想讓載濤自己發現,結果載濤完全沒有反應。孫耀庭想了好久,最後鼓足了勇氣對載濤說:“爺,這個‘儀’字寫錯了”。載濤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也不說話,繼續寫字。孫耀庭看到載濤的表情,感到奇怪,以為載濤沒明白他的意思,於是又說了一遍。載濤不以為然地對孫耀庭說:“我沒有寫錯,不信你去問‘奶奶’”。孫耀庭好奇,於是轉身就去問載濤的夫人,夫人笑著對孫耀庭說:“這是避‘聖諱’,你得學著點,這要是上了考場,寫錯了可要殺頭的。”一番話說得孫耀庭直吐舌頭。
一個錯字,又讓孫耀庭對皇宮內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隨著孫耀庭的不斷成長,他對於那些“規矩”,已經掌握得無比純熟了。他覺得自己離紫禁城、離皇上皇後更近了。因為孫耀庭心裏明白,在載濤府中做得再好也始終無法成為第二個“小德張”,他隻有走進紫禁城,去服侍皇上皇後才有機會成為人上人。然而,一件事的發生卻險些葬送了他的“前程”。
● 慈禧(右二)扮觀音,李蓮英(右一)扮善財童子
一天,載濤借故親手剪了孫耀廷的辮子。孫耀廷知道,宮裏的太監都是留辮子的,如果辮子剪了,紫禁城就進不去了。
後來孫耀庭聽共事的老太監說,載濤親自剪掉他的辮子,就是想留他在府裏,不給他“跳槽”去宮裏的機會。因為曾經就有府裏的太監去了宮裏,載濤知道了非常生氣,最後鬧得大家都很不愉快。得知此事,孫耀庭也隻好把自己的夢想暫時壓在心中,畢竟載濤是“皇叔”,得罪了他即使進宮也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但是,很快孫耀庭的想法就變了。
一次,孫耀庭的哥哥帶著母親親手給他做的棉褲來看他。孫耀庭十分感動,然而,勵誌發達讓家裏人過上好日子的孫耀庭,卻拿不出什麽錢來給家人,找遍了自己的財產,才找到了兩塊錢。他隻能不好意思地對哥哥說出了實情,他在載濤府中一個月隻有一塊半的收入。這件事情對孫耀庭的刺激特別大。
這也是孫耀庭下定決心離開載濤府“跳槽”去紫禁城的最大原因。於是,他硬著頭皮去找載濤辭行。出乎孫耀庭的意料,載濤很大度地一揮手,對人說,讓他去吧,別攔著孩子,讓他奔前程去吧。
就這樣,為了能進紫禁城,孫耀庭破釜沉舟,先和載濤撇清了關係,然後回到了家裏。當他看到家中依然家徒四壁的時候,心中那份執著再次燃燒。他決定,一定要在太監這份特殊的職業上有所建樹,讓家裏人能過上好日子。沒多久孫耀庭就經人介紹,有了進宮的機會。
再次來到京城的孫耀庭開啟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二春。然而,進了宮以後孫耀庭就發現,裏麵的世界完全不像他想象的那樣。
孫耀庭初入紫禁城時,可與剛到載濤府中時有著天壤之別,他甚至連一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簡單的理解就是連一個正式的編製都沒有,隻是一個伺候老太監的仆人。而且,當時的紫禁城裏已經不比從前了,因為國庫空虛,很多太監的俸祿少得可憐。為了糊口,在宮裏麵不但有賣熟食、小吃的,甚至還有專門供人抽大煙的煙館。管事的人也知道大家隻是為了生存,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紫禁城裏的太監,甚至連衣服都要自己出錢買。在這樣一個管理混亂的紫禁城裏想要混出個頭,簡直是難上加難。
同時,在宮裏那些“規矩”依然和載濤家一樣,甚至更多、更嚴格。但是,收入和機會卻並不多。不過盡管這樣,孫耀庭憑借著自己的聰明伶俐,還是一步一步地在靠近自己的夢想。他甚至已經走到了端康皇太妃的戲班子裏了。由於曾經在載濤府中“練過”,所以孫耀廷在戲班裏雖然演不上主角,但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人物。
一次,端康皇太妃心血**,召見了孫耀廷。在聽說他念過書之後,甚至還讓他讀了一段報紙。此時的孫耀廷,在事業上可以算是順風順水了。不但在戲班裏有了一定的地位,甚至還讓端康皇太妃對他印象深刻,此時的他就差一個機會,就能像“小德張”一樣成功了。但是,一個突發事件讓他的夢想破滅了。
1923年6月26日,紫禁城建福宮的西花園起火,由於紫禁城內缺少水井也不通自來水,所以隻能看著火勢蔓延,最後大火燒毀了400多間房屋,以及大量珍貴寶物。
由於起火的原因一直沒有查明,同時宮裏的太監因為少得可憐的收入已經偷盜成風,所以溥儀堅定地認為,是有太監為了掩蓋偷盜寶物的罪證而故意縱火。於是20天以後溥儀頒布了一道詔諭,將紫禁城裏的太監全部裁撤,趕了出去。這裏麵就包括孫耀庭。
被趕出紫禁城的孫耀庭腦子裏一片空白,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誌向統統被這場大火毀掉了。看著周圍哭天喊地的太監們,他仿佛身處地獄之中。不過孫耀庭的職業生涯並沒有因為這次“浩劫”而中斷。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孫耀庭即將迎來他事業的巔峰期。
被趕出紫禁城的孫耀庭再次回到家中,這次孫耀庭依然沒有在家待多長時間,便有人特意從京城來招他入宮。原來,大批太監被趕走以後宮裏人手不夠,這時端康皇太妃便想起了戲班裏聰明機靈的孫耀庭。因此,孫耀庭便再次走進了紫禁城。不過,事情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麽簡單,孫耀庭二進宮時還沒到端康皇太妃那報道,就被溥儀“截胡”了。
孫耀庭回宮的時候,正趕上紫禁城裏到處缺人,於是溥儀便把孫耀庭分到了皇後婉容的儲秀宮裏當差。孫耀庭終於如願以償成了皇後的貼身太監,雖然還沒做到管事的職務,但是他此時已經走到了他職業生涯的最高峰。
不過,事情又一次出乎孫耀庭的預料。本以為在皇後身邊了,這回可以飛黃騰達,像小德張一樣位高權重了吧!結果,根本不是那麽回事。雖然當時的溥儀對婉容還挺好,婉容也對這些下人不錯,但是此時的皇帝、皇後已經不像慈禧當年那麽風光了,孫耀廷也完全不可能像小德張那樣一步登天。
自從溥儀退位以後,所有清朝貴族的俸祿都沒有了。就更不用說孫耀庭此時的收入了,直到他第二次被趕出紫禁城,他的積蓄一共才隻有400塊現大洋。不過在婉容身邊那段日子,孫耀廷還是體驗了一些普通人無法想象的經曆,比如騎自行車。
一次,溥儀帶來了一輛嶄新的德國自行車,讓婉容練著玩。婉容在人們的攙扶下練得不亦樂乎,溥儀在邊上也看得津津有味。不一會兒,婉容玩累了,就說你們誰上去騎一騎,結果周圍的太監、宮女礙於溥儀在場,沒有一個人敢上去嚐試。就在這時溥儀看到了孫耀廷,由於孫耀廷是婉容的貼身太監,所以溥儀比較熟悉,就說,你來試試。孫耀廷連忙推辭說自己不會騎,也笨,很難學會。結果溥儀卻來了興致,非要讓孫耀廷上去騎,甚至親自把他拽上了車,還自己扶著自行車讓孫耀廷別怕,往前騎。結果孫耀廷沒騎多遠就摔了下來,看得婉容和溥儀都哈哈大笑。因為婉容對下人一直很好,所以孫耀廷雖然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飛黃騰達,卻也過得還算舒服。
婉容還特別喜歡和下人們一起玩,一起**秋千。她甚至還特意準備了一些糖果給太監宮女們吃,她把價值不菲的糖果大把大把地扔到地上,讓宮女太監們哄搶,自己卻樂在其中,人們搶得越熱鬧她越開心。這些孫耀庭都看在眼裏,不明白婉容為什麽會這樣。
● 端康與太監合影
直到很多年以後,婉容與他人有私情的事情暴露出來,加上很多宮裏的傳聞,孫耀庭才對婉容為什麽如此喜歡熱鬧、如此喜歡和下人們一起玩耍有了一些猜測。也許婉容一直在強迫自己把情感轉加在別人身上。
孫耀庭並不清楚宮中的那些傳聞,他隻是希望伺候好皇後,能多獲得些賞賜,讓家裏的日子更好過一些。然而,事情卻並沒有孫耀庭想得那樣簡單。雖然婉容對下人異常的和善親近,但是畢竟溥儀會經常出現,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一點兒都沒錯。正是因為溥儀的常來常往,才導致孫耀庭差點成了溥儀的槍下冤魂。
一次,閑來無事孫耀庭和幾個宮女太監聊天。就有一個太監問孫耀庭:“聽說萬歲爺和皇後之間的關係有點那個。你伺候皇後的,到底咋回事?和我們說說。”孫耀庭為人機敏,即便他自己覺得溥儀和婉容之間有問題,他也不能與外人說,這可是大忌諱。於是,孫耀庭裝作沒聽懂,顧左右而言他,說道:“皇上要是去儲秀宮,正趕上婉容皇後與幾位格格玩,婉容皇後就會時不時地問皇上走沒走。”
正說到這,突然溥儀推門而入。屋裏所有人都嚇傻了,無一不磕頭請安。因為大家都知道,背後議論皇上的家事在大清律法中那是要殺頭的。也算孫耀庭倒黴,其他人溥儀都不認識,他這個皇後身邊的小太監,溥儀可認識的。於是,溥儀便招呼孫耀庭跟他走。孫耀庭哪敢怠慢,隻好跟著溥儀。
就這樣,一主一仆來到了溥儀的養心殿,溥儀讓孫耀庭把殿門關上。孫耀庭把門關上之後,就趕快自覺地跪在地上。然後,隻見溥儀一屁股坐在了龍椅上,對孫耀庭說:“過來。”孫耀庭:“嗻。”就跪爬到溥儀的腳邊。溥儀突然用手抓著孫耀庭的耳朵大罵:“好你個奴才,竟敢在背後對朕說三道四。”孫耀庭知道大事不好,連話都說不利索了:“奴才不敢,奴才不敢。”溥儀說:“快說,你們在背後都是怎麽說朕的?不說,今天饒不了你。”孫耀庭趕緊說:“奴才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在背後說萬歲爺您的壞話。”溥儀勃然大怒:“大膽,你還敢狡辯。”孫耀庭連忙說:“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實在不敢。”隻見溥儀猛地站起身,從抽屜裏拿出了一把左輪手槍,使勁兒拍在桌子上,說:“你不說,朕斃了你。”孫耀庭真的嚇壞了,都哭出聲了,邊哭邊說:“萬歲爺,奴才真的沒說什麽呀!”溥儀說:“胡說,朕在外麵清清楚楚地聽到你說,皇上什麽什麽來著,你還敢狡辯。”孫耀庭連忙解釋說:“奴才隻是說皇後問皇上走沒走,真的什麽都沒說呀。奴才要是說了別的,萬歲爺就斃了我。”溥儀哼了一聲。孫耀庭接著說:“奴才真的沒有說皇上的壞話呀!奴才冤枉呀!”孫耀庭見溥儀態度有些緩和連忙接著說:“奴才是為了報父仇,才進宮當太監的,奴才家裏窮,求萬歲爺饒了奴才子這一次吧!奴才在家燒高香,感念萬歲爺的恩德。”這時溥儀的怒火已經消得差不多了,他想了想,故作大度地說:“朕,今天就饒了你。”
聽後孫耀庭千恩萬謝。這場險些讓孫耀庭送命的風波,就這樣有驚無險地過去了。不過後來孫耀庭得知,其實並不是溥儀大度,而是那時已經是民國了,溥儀要想隨便殺一個人可不像以前那樣容易了。
不僅如此,由於張勳複辟,鬧得民國政府對溥儀越發不放心。所以很快,溥儀連在紫禁城裏居住的權利都沒有了。孫耀庭也即將迎來第二次被人趕出宮牆,不同的是,這次和他一起被趕出來的有皇帝、皇後、嬪妃、太妃等。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威脅溥儀,說景山上已經架好了大炮,如果溥儀不趕快出宮,就將炮轟紫禁城。得到消息的孫耀廷馬上開始幫助婉容收拾東西,金銀財寶、文玩字畫、隨身衣物等。就在這時,精神略有些恍惚的婉容卻說出了一番讓下人們感激涕零的話。看著正在忙活的下人們,婉容說:“你們可千萬別為了這點東西喪命,要是有軍隊的士兵要這些東西,你們就說這是我們主子的,他們非要不可的話,就索性痛痛快快地給他們,千萬別因為東西惹怒了他們,能保命怎麽都行。”聽了這番話,下人們無不落淚,說完了,婉容也哭了。不多時,就有人和婉容說:“主子,時候到了。”婉容有氣無力地張了張嘴,好久才說出一個字:“走。”
● 馮玉祥
就這樣孫耀庭第二次被趕出了紫禁城。這次,作為婉容的貼身太監他則是和溥儀等人一起離開的。他們一行人的目的地,是什刹海的醇親王府。事後孫耀庭才知道,他們剛出宮不久,宮裏所有的太監和宮女都被趕了出來。據說那情形可比當年溥儀遣散太監時要慘得多。很多宮女太監一輩子都在宮中,出了宮,根本不知道怎麽生存,甚至有人一出來就跳河自盡了。
來到醇親王府後沒多久,溥儀和婉容、文繡就借口去看姑姑壽固倫公主,拋下所有隨身的太監宮女,在日本人的幫助下逃出了京城。沒多久,這些太監、宮女就被醇親王遣散了。孫耀庭隻能再次回到了鄉下的家中。不過由於體質特殊,家中的農活孫耀庭根本幹不了,自己在宮中積攢的一些錢,也因為三弟的婚事而消耗殆盡。為了不拖累家人,孫耀庭再次回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後,孫耀庭聽說溥儀在偽滿洲國登基,成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還派人回到京城征召太監。此時的孫耀庭心想,自己最起碼曾經是婉容的貼身太監,此時去東北,保證溫飽應該是沒問題的。同時,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觀念,也讓他無法逃出職業特征的禁錮。於是,孫耀庭輾轉又來到了溥儀身邊。不過,孫耀庭又失算了,這次的東北之行,他仿佛將自己送進了地獄。
到了東北以後,孫耀庭看到的是偽皇宮裏所有下人都人人自危。溥儀來到這裏以後性情大變,甚至命令下人們一律不能私自交談。孫耀庭在這裏見到了昔日相熟的太監都不敢打招呼,同時他也聽人說,溥儀在這裏動不動就打罵太監,甚至因為一點小事就會把人打得死去活來。初到偽皇宮的孫耀庭,很快便體會到了溥儀的“暴虐”。
再次進宮的孫耀庭,並沒有得到伺候皇後的機會,而是被分配到了“勤務班”。顧名思義,“勤務班”就是幹些雜活,其中就包括在溥儀“傳膳”的時候為他搬“膳桌”。一次孫耀庭和另一個太監在搬“膳桌”的時候不小心,那個太監碰了一下門檻。這本來是一件小事,但是現在在溥儀的眼裏可是大事,立刻就有管事的太監拿出竹板,在那個太監和孫耀庭的手上劈裏啪啦就是一頓毒打。作為陪打的孫耀庭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頓打挨得簡直是莫名其妙。後來孫耀庭才知道,原來迷信的溥儀認為他們碰了門框就是衝撞了門神,這是他的大忌。
此後,孫耀庭行事更加小心謹慎。畢竟是曾經伺候過皇後的人,孫耀庭很快便博得了溥儀的歡心,溥儀甚至允許他吃自己的剩飯。要知道,這在當時可是天大的好處,因為偽皇宮裏下人們吃的都是粗糧。
不過相比溥儀的喜怒無常,他多疑的心理狀態同樣讓孫耀庭倍感頭痛。一次,溥儀賞賜一個太監吃餅幹,這個太監見孫耀庭也在邊上,就客氣地讓孫耀庭也吃。誰知,溥儀聽後大怒,一拍桌子說:“你好大的膽。”指著孫耀庭說:“你們倆,這是攻守同盟呀!”見溥儀動怒,立刻有人將那個太監拖了下去一頓毒打,打完了之後,溥儀還讓那個太監把餅幹吃完。太監吃餅幹的時候,溥儀還說:“記住,讓誰吃,誰才能吃!”這次可把孫耀庭嚇壞了,幸好沒讓孫耀庭“陪打”,不然又莫名其妙地挨一頓打,太冤了。這還不是讓孫耀庭最心有餘悸的事情,最讓孫耀庭後怕的是,有一次溥儀甚至讓他試毒。
一次,日本人送溥儀一盒點心,正好孫耀庭在溥儀身邊,溥儀便讓孫耀庭先吃。當時孫耀庭也沒多想,不過他吃完了以後,溥儀等了很久才吃,這個舉動讓孫耀庭十分不解。後來他才反應過來,原來溥儀是怕日本人給他下毒,這是讓自己為他“試毒”呢!想到這裏他不禁一身冷汗。
後來,由於溥儀的多疑、暴虐使很多太監逃走,所以溥儀便對一部分太監的態度有所收斂,這其中就包括孫耀庭,畢竟孫耀庭跟在溥儀身邊經曆過很多事。
一次,因為一個很小的過失,管事的太監在溥儀不知道的情況下,便將孫耀庭一頓毒打,把他的手打得又紅又腫,溥儀知道後立刻趕來製止,甚至還親自為孫耀庭上藥,這就是開頭說的那件事。這件事情過後孫耀庭被查出患有肺病,溥儀由於害怕被傳染,很快便讓孫耀庭返京了,這是孫耀庭第三次出宮,這也是孫耀庭太監這個職業的終結。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對孫耀庭這樣封建思想約束下的悲劇人物充滿了同情,不但在生活上對他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幫助,還為他提供一份正常的職業——寺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