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古的朋友妮可問古古說:「為什麽每次我找你幫我一點小忙,你都推三阻四的,可是蒂娜找你幫忙,你就都會幫她,為什麽啊?我跟蒂娜都是你的朋友啊!不是嗎?」

古古被妮可這樣抱怨以後,一方麵很內疚,一方麵卻發現,自己真的是這樣,古古問自己,為什麽蒂娜找她幫忙,她通常會答應呢?古古回想,發現蒂娜每次找她幫忙時,都不像是來「求她」的,反而比較像是要邀她「一起做一件有益於雙方的事」。

蒂娜會說:「禮拜天我們一起來約幾個男生去跳舞,你順便把那個傑瑞約出來,我想跟他多認識一點,我這邊也幫你約一兩個不錯的,給你認識。」而妮可就不會這樣說,妮可一定是說:「古古,你都不幫我介紹人,我要認識那個傑瑞啦,趕快幫我約啦!」聽了就黏答答的,好像古古是妮可的保姆似的。

或者,蒂娜被指派去拜訪一個她不熟的客戶,她想拜托比較資深的古古陪她一起去,蒂娜就會說:「你跟這個客戶也很久沒見了吧,他們一定也很關心你最近在幹嘛,不如我們一起去,你也可以知道一下他們最新的計畫。可是妮可就會把話說成這樣:「古古,這個客戶我一點都不認識耶,好可怕喔,求求你陪我去啦,我不敢一個人去。」古古一聽就煩,第一個念頭就是不想去。

久而久之,妮可就成了一個煩人精,古古在辦公室隻想躲她,因為她像個嬰兒,要這個要那個,而蒂娜卻比較像個並肩做戰的夥伴。其實呢,隻是提出要求的方法不同,要古古幫的忙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找人幫忙時的重點,是「大事化小」。不要一次就一股腦的把整件事丟在對方頭上,這樣「轟」一聲砸過去,對方很容易「咻」一聲就溜了。

最好是把需要對方幫忙的事,拆解成很具體的,聽了不會一下就失去耐心的、一個一個小步驟,然後先提出最小的要求,比較不會被立刻拒絕。比方說,你們店家辦了促銷活動,想找附近的店家共同參與,壯大聲勢,如果第一步先去向附近的店家詢問,如果為這個活動印了傳單,可不可以把附近店家的店名和店址,一並印在傳單的地圖上?這種白撿到的宣傳,通常對方應該會欣然答應。這樣,等到傳單印好以後,這些附近店家也自然比較會答應在自家的收銀櫃台擺放這份傳單,來吸引顧客目光。當然,這隻是取得對方好感,使對方願意幫忙的第一步。

一旦附近店家答應讓你放傳單,接下來再答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一定提高,不管是需要附近店家一起播放同樣的音樂,或者在店門口的車位上做協調,都比較容易得到對方的幫忙了。

美國老派挨家挨戶的推銷員,常常在按門鈴之後,主人一開門,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腳尖卡進門縫裏,不讓主人把門關上。取得這一線生機,才比較有機會向主人進一步介紹他要推銷的產品,總比吃閉門羹要好得多了。

不過,美國是槍枝泛濫的國家,用腳卡住人家的門縫,遇到太緊張的主人,會不會給你在額頭來上一槍呢?嗯……這個……隻是比喻啦,沒有要你真的去美國把腳拿去卡別人的門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