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完結之三

開元二十二年,楊釗在河南道,興修水利安撫農桑擴建學堂等等的同時也沒有忘了他是穿越者,各種現代文明中的玩意,被相續提出,最後由大弟子王慶負責經營,官*商*勾*結之下,無往不利,以王慶的名義成立的王氏商號在十年以後最終以巨無霸的姿態君臨大唐商界。

三年一任期滿之後,有老宋王提議,李隆基恩準。楊釗被召回長安但仍然兼任河南道節度使,一應諸事皆有杜甫暫時主持。至此,楊釗身兼數職。

回到長安之後,楊釗正式接替文壇領袖張說,成為大唐文壇名副其實第一人,並入主吏部為王維副手。同時期,在張九齡說合之下,同孔德昌冰釋前嫌。

開元二十三年春閨,楊釗推薦孔德昌為主考,李隆基恩準。取進士一百三十八名。其中有五位驚采絕豔,分別是陶大林,李銘方,張則守,楊德興,霍正起。分別是楊釗的五大弟子。隨後在楊釗暗中運作之下,五人全部外放。

六月,廢太子之案,餘達的生死也到了關鍵時刻,在以武惠妃為的太子李亨的勢力堅持要殺,因為餘達是廢太子李瑛的黨羽,而楊釗聯合一些人要保下餘達。司馬承禎為了彌補前錯,也同時奔走不停。

九月,那位陰柔世故手段多多的,曾經害死了王皇後,差一點將她的姑祖母武則天封後的故事給來個翻版的武惠妃,終於得到了報應。在害死了太子李瑛(自認為)和有競爭力的兩位皇子以後,這為武惠妃同誌,終於一語成真,見到了鬼。此時真假已經難以考證。而後傳出了武惠妃受驚過度,不久便掛了。死後諡號貞順皇後。

武惠妃生前,極力穩固太子李亨之位,並著李亨迎娶韋氏,以韋堅為的形成了太子集團。韋堅精明練達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曆任長安令,陝郡太守等,後改任水6轉運使。因渭水曲折堵塞,於內苑望春樓前,開鑿廣運潭。其人以善於政務極富才華著稱。

十一月,餘達在內衛大獄中,一關就是一年。內衛製度始創於武則天時期,後廢於李隆基之手。曆史驚人的相似,楊釗這個穿越者最終還是站到了內衛的對立麵上。

後來楊釗無法之下,以秘密研究出來的製造鏡子之法,與皇帝交易,換的餘達一命,但代價便是餘達永世不得入朝。

餘達出獄之後,將所屬勢力全部交予楊釗,其中包括上任宰相姚崇所經營的勢力,以及關內道大部分的力量。

開元二十四年,楊釗大婚,在老男人高的手腕之下,楊釗同時迎娶李婉芝和已經小有感情的韶華公主。

後,楊釗在老宋王的支持之下,開始暗中整合勢力,其中包括整個河南道以及大半個關內道。同時還是司馬承禎所代表的道家勢力。

開元二十八年,楊釗收雨桐。同年,張氏做主,楊釗收玉環(本書設定楊釗和楊玉環屬於第五代,不存在近親結婚的問題)。

也是這一年,陶大林,李銘方,張則守,楊德興,霍正起五位弟子成功上位。

同年,楊釗同李林甫勢同水火,老男人成功的讓大唐朝廷形成一種平衡。並且極具手腕的控製著楊釗和李林甫的鬥爭,不至於讓這種鬥爭成為一種危害。

開元二十九年,宋王隕,同年八月,弘農得寶。

九月廣運潭建成。十月廣運潭盛會,老男人一邊悲傷宋王的去世,一邊感歎萬象更新,遂以弘農得寶為名,改元天寶。楊釗以盛世為名啟奏,於是國歌國旗國徽一樣都不能少。

天寶元年三月,太子集團核心人物韋堅因督造廣運潭有功,獲得老男人恩寵。之前,李林甫同韋堅是遠房親戚,兩人關係不錯。韋堅得寵後,並未在人前暴露自己是太子一黨,李林甫嫉賢妒能,以為韋堅有可能取代自己的位置,便與之對立,後派遣楊慎矜打入太子集團內部,意欲行事無間道。

至此,因武惠妃之死,李林甫明哲保身,與太子李亨集團對立成為定局。楊釗不偏不倚,不聯合太子集團,隻針對李林甫。

天寶二年,因感覺同時敵對太子集團和楊釗甚感吃力,李林甫決定引入外援,胖子安綠山進京。

李隆基年歲漸老,遂醉心黃老之術,朝政疏懶,三方勢力鬥爭日益加深。安綠山巧言媚惑,在李林甫的運作之下,平步青雲扶搖直上,日益驕奢yin逸。楊釗對此另有打算,故並未作出動作。

為了分散楊釗職權,李林甫上書言大唐乃是泱泱之國,需海納百川。一份唐風稍顯不足。隨後老男人下旨,各種小報雜誌鋪天蓋地,大唐陷入百家爭鳴之局。

王維生性浪漫,於楊釗乃是忘年之交。楊釗諸事並不避諱,吏部凝成一塊。經過積年調查,大唐官吏**,政治黑暗,雖然盛世繁華,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雖是開元盛世,但大部分百姓的生活並不如意。於是楊釗暗中籌劃清洗官場,但上奏之時全被李隆基否決。理由是動作太大,有違盛世太平。於清明朝政有礙。楊釗對於老男人有少許失望。

天寶五年正月,太子李亨出遊,借觀燈的機會,在市井之中匆忙與韋堅見麵。玄宗忌諱皇室人員與外臣相交,曾經布敕命,這就是為什麽這次太子李亨與韋堅的碰頭也是偷偷摸摸、見不得光的原因。之後,韋堅又匆匆與皇甫惟明相約夜遊,一同前往位於城內崇仁坊中的景龍道觀。

一直在後麵緊緊跟蹤的楊慎矜立即上奏彈劾,韋堅與邊將私會,違反國法。李林甫同時上奏,說韋堅與皇甫惟明將要支持太子動政變。皇甫惟明與韋堅因此鋃鐺入獄,李林甫又讓楊慎矜、王鉷、吉溫等人一起出來做證。後為避免案情擴大,老男人下製書責備韋堅因謀求官職地位,存有野心,定下“幹進不已”的罪名。

韋堅由刑部尚書貶為縉雲郡太守。數十人受到牽連,韋氏家族被清洗一空。皇甫惟明則以“離間君臣”的罪名,解除河西、隴右節度使的職務,貶為播川郡太守,並籍沒其家。天寶六年(747年),皇甫惟明被殺。

楊釗乘勢而起,以無私之名,將張翰推上了隴右節度使的位置,並且調撥陶大林和李明方前往相助,費時兩年將隴右道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韋堅一案老男人沒有輕易涉及太子,隻限於懲治韋堅、皇甫惟明的個人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