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解析

案例一 北京大學:“教授茶座”——從教導到引導的範式轉換

為引導同學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領悟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大國青年的國際視野和遠大抱負;學會在信息爆炸、價值多元、紛繁複雜的社會中規劃人生、辨析價值、把握自我,在麵對各種判斷和選擇時減少困惑和迷茫,努力做到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北京大學自2014年3月起,創辦了一個麵向全校學生的校園文化品牌項目——“教授茶座”,主旨為知名教授與青年學生“分享成長經曆、共話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啟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至今已經舉辦9期。這一項目充分發揮北京大學名師雲集、學者薈萃的優勢,搭建了教授與學生直接溝通對話的平台。

(一)案例描述

1.活動規劃與實施

“教授茶座”由學生工作部部長牽頭領導,由教育宣傳辦公室具體實施,由一名老師專門負責。

(1)在做客教授邀請環節,每期由部長或副部長甚至是分管校領導親自邀請校內一位知名教授。

(2)在學生參與報名環節,通過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官方微信平台“燕園學子微助手”發布報名帖,請同學報名時圍繞主題預先寫出想要提問的問題。依據報名先後順序、院係分布及問題內容遴選20名參與者,從中選定一名同學擔任主持人,同時匯總學生信息及所提問題發給教授。

(3)在活動場地的提供環節,按照“可圍坐”“可喝茶”的原則選定活動場地。協調部分院係或部門給予支持。

(4)在活動內容展開環節,教授們以“人生導師”的角色,“用人生啟發人生”“用問題回答問題”“用價值引導價值”,以自身的經曆感悟為同學們講述世界觀、分享人生觀、剖析價值觀;就“人生追求與價值選擇”“學術道路與敬業態度”“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人的品格塑造”等關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的熱點價值問題,以師生茶敘的輕鬆方式展開問答式討論,並已形成了部分關於價值觀問題的知名教授的“微語錄”。例如:

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院士與同學們分享了他所經曆的兩次事業選擇的故事,他說:“人一生的吃苦和享福是平衡的,小時候吃過苦以後才能有樂,有的人後來覺得苦,可能是因為他先前享了福。”他希望同學們“不要總想去走安排好的一條路,人的一生磕磕碰碰,就該去嚐試闖蕩”。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袁明教授談到:“畢業壓力、職業選擇等問題對每個人都很現實,沒有是非對錯,但作為生活的表象,這些都會過去,你的心還會沉下來;不過去的是你自己,希望同學們不要受眼前事情的太多困擾,你要做回你自己。”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楊芙清院士指出:“人生之路,既是奮鬥之路、報國之路、奉獻之路,也是人生價值觀的實踐之路、實現之路。”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劉偉教授也以自己的業餘愛好釣魚為例,勉勵同學們能找到一個讓自己具有那種不可名狀的欣喜和期待的事業。他說:“我在北大已經教了30年書,中途有很多機會轉行,我有過猶豫,但還是選擇了堅持,因為我覺得教書很開心。”他告誡同學們:“現在的年輕人麵臨的選擇很多很豐富。在做選擇時,最重要有兩點:享受和敬畏。”

北京大學哲學係王博教授講:“不論專業如何,未來都在當下;不論工作如何,最珍貴的不是技術,而是思想。有了思想,才有未來。”他還指出:“互聯網時代,太容易獲取太多垃圾信息,這會讓你的思想混亂,得找個東西幫你理順,這就需要讀經典。大學不一定讀太多書,讀20本經典,一輩子受用”,等等。

(5)在活動的組織、宣傳環節,均由學生工作部依托官方微信平台推進實施。每期全程進行拍照及攝像,並在活動結束後請教授為同學們書寫一句話寄語,為教授和同學們拍攝合影。將整理的現場文字記錄,形成紀要、新聞稿、教授微語錄,通過微信平台、學校新聞網等途徑發布宣傳。同時,茶座的報名帖和“微語錄”,都定位於學生視角,行文風格平實凝練,文字短小精悍,適合網絡時代的“碎片化”閱讀習慣,也適合網絡傳播擴散。以“微語錄”的發布為例,短時間即獲得大量點讚和評論轉發,一方麵,可以給未能親臨現場的同學接受“二次教育”的機會;另一方麵,定期推送“正能量”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素養,也有利於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2.活動收獲與成效

“教授茶座”項目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北京大學師生、校友和社會人士的關注和認可。“教授茶座”項目自2014年3月25日啟動以來,先後邀請到王恩哥院士、袁明教授、薑伯駒院士、孫祁祥教授、楊芙清院士、嚴純華院士、劉偉教授、王博教授和周力平教授9位受同學歡迎的不同領域的知名專家做客茶座。每期茶座都如一門溫暖、勵誌的小班教學課程,參與的同學得以近距離感受學者精神風範、聆聽長者治學經驗與人生智慧。同學們說:“教授希望我們想清楚自己能夠為社會、為人類做出什麽貢獻,要勤奮、誠實與忠誠,而我們很多人卻在浮躁的社會中逐步遠離最初的夢想……很感激教授在這樣一個陽光燦爛的秋日喚醒了我久睡的夢。感謝‘教授茶座’平台,相信一次偶然的相遇、偶然的一席話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做客過“教授茶座”的教授們都對這個項目給予充分肯定,並協助宣傳這個項目。

自“教授茶座”開辦以來,北京大學共計175人次參加,學生來自北京大學近20個院係。報名帖(9期)總閱讀量7450人次,轉發量390人次;微語錄(前8期)閱讀量達到13478人次,轉發量達到1432人次。此外,在“教授茶座”啟動後,許多網絡媒體及部分傳統媒體也都對茶座項目做了報道。

(二)案例典型特征與推廣價值

(1)互動性強。“教授茶座”的互動性不同於傳統的座談會、討論會,它更加簡單、隨意。教授和學生之間沒有固定的討論形式,可以一個人提問、另一個人就此追問,可以教授發問、大家思考回答,也可以由同學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形成討論,教授再做總結點評。每個同學發言的次數、順序都不做規定,實現真正的暢所欲言、想問就問。

(2)氛圍輕鬆。為了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教授茶座”多選取在安靜的咖啡廳舉辦,環境優雅,學生與老師都會比較放鬆。三五學生圍坐一個小圓桌,上麵擺著風雅的古窯茶壺、茶杯,邊品茗,邊聆聽,時不時發問,感覺悠然隨性。

(3)不過多依賴現代化設備。“教授茶座”的現場沒有過多的現代化設備,完全拋棄投影儀、計算機等。教授完全無講稿,專注於解答學生疑惑;學生雖然帶著問題,但也大都臨場發揮。計算機、PPT、投影儀等傳統會議、講座的必備要素在這裏被完全拋棄。師生用對答交流、用心靈展示。

(三)討論與建議

北京大學作為享譽國內外的高等學府,不僅大師薈萃,而且學子雲集。課堂上遠望的“大師”如何能成為學生親近的“人師”,為學生所仰慕的學者風範如何能升華為學生所遵循的人生示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導為主旨的“教授茶座”,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路徑探索。

(1)在案例的學理依據上,它符合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基本理論。“羅森塔爾效應”表明:在人們相互溝通與思想交流中,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所形成的影響和所提供的暗示,並受到他們的期望產生激勵作用。社會心理學研究也認為,個體在前期被自己認同的某種社會標杆的思想暗示、情緒感染下,更容易形成對其行為的模仿。而堅持思想引導應尊重和調動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其過程遵循平等、雙向、互動等原則,同樣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倡導的基本方針。

在這一案例中可見,“教授茶座”邀請的教授都是同學們比較喜歡、敬佩的具有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學者,學生群體對這些教授的尊崇與仰慕是發乎內心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名人效應”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粉絲效應”,會首先化解學生對政治理論教育的固有屏障,前期的心理認同基礎會導致這些教授所講述的觀點對學生觀念的形成與引領,發揮積極的暗示與感染作用。因此,直麵學生對思想理論教育的疏離問題,以“名人效應”吸引學生關注,是案例設計者采取的針對性舉措之一。

(2)在本案例的前期準備環節中,即在教學起點的設計上,組織者也是高度關注了來自學生本體的各種問題需求。每期的問題產生都來自學生內心的期待,而不是來自組織者的主觀意願;茶座中話題的展開與互動環節,即在教學流程組織上,也是以教授們結合自身經曆與思想積澱的娓娓道來而循序漸進。看似尋常事,家常話,但因為有了教授們事前的精心準備和思考,加之適度的學生參與範圍和輕鬆的互動環境,回應問題的精準性與分眾度得以大大提高。此乃案例的針對性之二。

與本案例相類似,河北農業大學堅持20年之久,舉辦了300多期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欄目——“焦點時刻”,也是在每期的主題內容選定上,通過網絡和實際調研,從學生中征集關注的焦點現實問題;並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變化,適時地集中指向特定時期的特定問題;在活動的載體方式和表現形式上,選擇在校園學生中具有影響力、傳播正能量的學生榜樣做主持,在主持人、嘉賓與觀眾三方互動交流中,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取得了“春風化雨,潤澤無聲”的顯著效果。可以說,今天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絕不是強製性的教育,而一定是針對性的教育。

每一所大學固然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情境和學科背景,但每一所大學都必然有不僅能在學術上立身,而且也能在思想上立世的學者與教授。他們不僅是學校重要的品牌與形象,也是學生敬仰的示範與榜樣。北京大學“教授茶座”的開辟,其意義絕不止於讓“大家”關注與關懷大家,形成全員育人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在今天多變的學生群體、多元的思想形態、多樣的社會榜樣麵前,以這種形式為載體,使學生了解了他們曾經“可望而不可即”的身邊大師們的價值追求與價值選擇,從而為他們的人生,較今天紛繁複雜的碎片化世界,推開了另一扇更具持續風景的窗欞。請研究問題的大師直麵問題,讓創造價值的人師解讀價值,進而實現從教導到引導的範式轉換,應是本案例的一大亮點。

自然,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受益麵,在形成持續品牌的同時形成持續關注熱點,並借助移動自媒體的傳播及時推送包括教授“微語錄”在內的經典內容,強化和擴展教育效果,應是案例組織者下一步要與時俱進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吉林大學的“思想·理論·人生100講”係列講座,作為既有“學術味”又有“口語化”,既講“大理論”又講“小道理”,既有“高度”又有“溫度”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項目,解決覆蓋麵、擴大影響力的信息推送做法值得提倡。其主要做法,不僅是擴大傳統路徑的宣傳,使講座海報覆蓋吉林大學六個校區,並在校園網、QQ群、微信群裏廣為告之,讓大學生提前知曉講座信息;而且創新載體。一方麵,講座內容全程錄像,學生通過吉林大學電視台、吉林大學校園網、吉林大學SARS網絡平台,可以在線或離線利用空閑時間點播收看,突破了傳統學習方式的時空限製,使收聽收看講座更加靈活便捷,受眾群體不斷擴大。另一方麵,講座文字稿結集出版,以方便同學們收藏和閱讀。目前,《思想·理論·人生》精講第一輯已經公開出版,其他內容今後也將陸續出版。顯而易見,“即時”與“記錄”的同步共進,視覺與文本的雙重積澱,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教學,從現在的傳導濃縮為文化的傳承。

案例二 山東大學:打造“互動課堂”——從聽取到參與的關係轉換

2014年3月上旬,為解決現有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缺乏師生互動,“教”與“學”相分離問題;缺乏有效激勵,“教”與“考”相分離問題;缺乏課程吸引力,“教”與“樂”相分離問題,山東大學在現有形勢政策課的基礎上,著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互動課堂”的準備工作,並將其納入學生教育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由學工部統一製訂教學計劃、選聘任課教師、安排教學任務,具體實施途徑以學生自我學習、合作學習為主,教師指導點評為輔。3月下旬正式啟動。案例主體為全校大一年級至大三年級本科學生與授課教師。

(一)案例描述

1.活動規劃與實施

“互動課堂”以課堂上學生分享展示交流為主要表現形式,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教學內容提前告知學生,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課前對選定主題進行交流、討論並形成展示成果,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交流,最後由任課教師現場做出點評。具體做法如下。

(1)課前:內容形式學生定,精心準備熱情高。在課前,學生們被分成若幹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需要針對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充分學習討論並形成係統的學習成果,成果的內容和形式都由各小組自行討論決定。通過調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改變了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學生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真正當成了自己的事,極大地提高了參與熱情。“老師提前布置主題,由我們自己分組準備後在課堂上展示,我覺得這種形式很好、很有趣,展示的內容和形式都是我們自己來決定,大家有了積極性,課堂參與度普遍提高。”一位上過課的同學這樣說。她所在的小組在課堂上采用了情景劇的展現形式,以村委會主任與村民的對話為主體,通過對比的方式,集中體現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理解。“雖然同學們在討論過程中也曾出現過分歧,最終還是通過查閱資料、相互碰撞統一了意見,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加深了認識。”

(2)課上:團隊合作同參與,師生互動理解深。經過課前充分的準備,各小組要走上講台將小組的學習研討成果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給老師和同學,除了傳統的匯報形式,情景劇,微電影、視頻、快板、朗誦、趣味課件解說等也都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展現形式。一組學生還自己動手改編動漫,經過重新加工剪輯、配音,將《鐵臂阿童木》動畫片段改編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宣傳短片,受到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他們表示,“短片的製作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大家動手動腦,不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深入理解,也鍛煉了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匯報展示學習成果的同時,各小組還要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接受授課教師的點評,並最終根據課堂上的綜合表現情況得到每個人的課堂成績。這種讓教師走進學生中間、學生走上講台的形式,改變了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磨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得到了深化、實化。

(3)課後:網上網下齊宣傳,學生歡迎受益多。在山東大學,形勢與政策課作為必修課,每年要麵向三個年級、500餘個班級、2萬餘名本科生授課,已經逐步發展為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實施發展指導的主渠道、彰顯教育智慧的試驗田。“互動課堂”作為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一個學期的積累,形成了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果。為更好地宣傳展示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果,引導和鼓勵校內外更多人來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還將優秀的學習成果錄製成視頻影音資料,在學校相關思政網站進行宣傳展示,同時舉辦“山東大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討論課大賽”,激勵更多師生深入學習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關心關注並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充實的內容、創新的形式、網上網下生動的宣傳展示、多樣的激勵措施,有效調動了同學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貼近學生自身學習成長的需要,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2.活動收獲與成效

(1)增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感染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通常認為此類教育應以說理為主,而事實上要想“以理服人”,首先必須“以情感人”。“互動課堂”創設了一個讓學生飽嚐努力探求,勤奮思考後獲得知識、取得成功的情境,變抽象為具體,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滿足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師生都能起分享成功帶來的喜悅。通過準確地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抓住教育內容中能激發學生感情的情感性誘導物,激發學生的情感價值,進而深化理性認識,增強學生學習、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情,由漠視甚至厭倦轉為喜歡,從而在互動中增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染力。

(2)加深了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體係的理解,全麵提升了學生的人格素養。“互動課堂”通過要求學生主動尋找資料,關注社會生活,並把信息轉化成課堂展示語言與其他學生分享,培養了學生對信息的敏銳性和信息收集能力、歸納分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合作能力、表達表現能力、學習創新能力、行動實踐能力等,全麵提升了學生的人格素養。同時,通過互動,學生完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知識的內化過程,將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加深了自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

(3)得到了校內外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認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互動課堂” 自開展以來得到了授課教師和參與學生的廣泛認可和積極參與,不少學生自己主動將相機、攝像機帶到了課堂上,將自己小組的展示內容和其他小組展示的精彩內容錄製下來,分享、紀念。不少授課教師也將“互動課堂”作為標杆課程,錄製成課程光盤作為教學成果加以保存。同時,課程的開展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上級領導部門的充分肯定。2014年6月19日,《中國教育報》新聞·要聞版(第03版)頭條刊發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報道:山東大學推行形勢政策課教改,加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山東大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互動課堂”進行了專題報道。

(二)案例典型特征與推廣價值

(1)以“課程”代替“活動”,覆蓋學生多,教育更深刻。“互動課堂”通過正式課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將傳統在校園中開展的教育活動轉移到了課堂上,由過去以橫幅、標語、海報、展板、廣播為主的宣傳教育形式,轉變為授課教師與學生麵對麵的互動交流,覆蓋人數更多,教育內容更係統,學生獲取知識更直接、更便利,理解更深刻。

(2)以“互動”代替“灌輸”,學生感興趣,參與更積極。“互動課堂”借鑒了文化課的課堂教學模式,但又不同於傳統文化課的授課模式。傳統授課模式以教師的講授和對學生知識的灌輸為主,教師為主體,教學內容單向傳播。“互動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具備課堂教學的集中性和正規性,同時又具備校園活動的活潑性、互動性,受到參與學生的歡迎和積極回應。

(3)以“長期”代替“短期”,師生更重視,效果更深遠。不同於以往經常性、短期性的學生教育活動,學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計劃,以“互動課堂”的形式在每學期固定開展。在此背景下,任課教師需要在學校統一安排下參加培訓、組織備課,並按進度安排授課;學生需要在開課前一周預習學習內容,進行課外討論,並在課堂上匯報本小組研討情況。師生對教育內容更加重視,教育影響更深遠。

(三)討論與建議

今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每天要麵對的,無疑是在海量的網絡信息背景下成長的具有極強自主性、獨立性、參與性、選擇性的“觸屏一代”。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而言,無論是專任教師開設的四門政治理論必修課,還是輔導員主講的各種素質類通識課,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種時政性的政治教育課程,挑戰如影隨形。以往由教師給出定論式概念與結果的傳統課堂,正麵臨著向師生推論式參與的“翻轉課堂”的模式轉換。因為在前一種情況下,課堂可以有考勤約束的到課率,但未必有教學過程的抬頭率;課程或許有迫於考試的知曉度,卻未必有內化於心的接受度;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尤其是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風格,我們都無法屏蔽學生在網絡開放環境下,對他們所喜愛的各種教學參照樣本的比較與選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教學,必須麵對而今網絡應用環境通過用戶至上、體驗為王、免費模式和顛覆式創新的互聯網思維所提供的全新學習情境,變革自己傳統的教學組織模式,改革我們自身“我講你聽”的教育觀念與“我主你從”的教學方法,將教育教學過程建構為“雙主體”的探究、互動、分享過程,尤其是注重學生自身在其中的體驗性感受、主體性表達和參與性分享,進而形成雙向交流而不是一廂情願,平等探討而不是一言九鼎的互動格局,實現教學模式建構中學生從聽取到參與的關係轉換。所以,從這一角度去分析,首先,本案例學理上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論的機製和規律、要素與過程,應用上是對教育學師生互動行為理論的有機借鑒,實踐上也是對當代教育教學發展趨勢與時俱進的緊密跟進。因為真正的教育不是要給學生一張既定刻板的地圖,而是一架發現新大陸的望遠鏡。

其次,對於當下往往把“朋輩關係”作為優先路徑依賴的學生群體來說,盡管其對思

想文化信息的傳播與接收過程,通常要經曆選擇性傳導、單向性衝擊、逆反性順從、理解性接受、綜合性建構這五個環節,但無須贅述的是,在每一個環節的生成過程中,青年學生的感受性都決定著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引發傳導的選擇性,構成衝擊的強烈性,產生接受的順從性,進而同樣在多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們實現內化的認同性和建構的價值性。國外大學的幾門網絡視頻公開課在國內成功的試水示範,並由此導致我們對此現象的關注與研究,恰在於其課程的教學模式建構上對受眾感受性的精心回應。它也表明:承載思想的理論固然是有威力的,但理論的威力並不在於語法的高深和句式的威嚴,而在於能否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詮釋和關注人心的利益聯結,平等地“化”為受眾感同身受的自己的認知和範式,真實地“化”為學生自覺遵從的內在精神與價值。在本案例的教學模式建構中,關係的轉換使教學過程以各種為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與展示方式傳遞分享,能夠用朋輩啟迪激發朋輩,讓學生從自身感同身受的生活契合度上,把價值理念的範疇用可以感知的語言講清楚,把價值理念的境界用朋輩樂於接受的方式說明白,使抽象的價值概念轉化為形象的生活範式,讓價值觀從小眾的抽象邏輯變成大眾的行為邏輯,同樣是本案例的可圈可點之處。

與此案例具有同樣推廣價值的,還有天津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的教育主旨,以還原學生主體性的體驗式教學為指向,在天津高校開展的大學生思政課公開課大賽、大學生公益廣告大賽。它不僅在思路上與“互動課堂”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在覆蓋麵和影響力上也更大。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津市教委創新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途徑與方法,轉變角色定位,通過換位思考的形式,讓大學生登上講台,從自己的視角講授思政課,引導學生自我探究思想政治理論的基本觀點和基本規律,自己思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並通過大賽的形式進行集中展示和宣傳,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熱情,取得了良好效果。大賽得到各高校積極響應,通過高校初賽選拔的127個團隊製作的參賽視頻參加了全市複賽。經過教師評委和學生評委的聯合評判,30個團隊入圍現場授課總決賽。從“中國為什麽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製度而不能搞三權分立”到“如何理解中國夢”;從“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到“大學生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學們從自己的視角縱論理論前沿、時代熱點和形勢政策,充分展示了新時期大學生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時代風采。此項活動得到教育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簡報、《天津日報》等報道,天津市領導專門對此活動做出批示,也得到教育部思政司、社科司領導的肯定。

同時,天津市教委聯合新浪天津,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美麗天津”為主題,麵向全市大學生開展了公益廣告征集活動,引導和幫助大學生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大賽依托網上平台進行作品上傳、展示和評審,同時通過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在師生中進行宣傳推廣,很快在師生中引起廣泛關注。大賽的舉辦,在學生中掀起了設計公益廣告、宣傳公益精神、開展公益行動的熱潮。同學們從自己的視角,設計出各種形式新穎、內涵深刻的公益廣告,這些公益廣告的大量傳播,得到天津市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新風尚等方麵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尤其值得倡導與推廣的是,天津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中,將學生接受程度作為衡量活動效果的重要標尺。大量取消、縮減那些重形式、輕內涵、重場麵、輕實效的一般性活動,重點強化和推動一些具有品牌效應和心靈衝擊力的特色活動。通過學生認可度投票、網上調查、學生參與評判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評價地位,推動學校在活動設計上找準與學生的利益交匯點和價值觀認同點,強化活動的教育導向性,使每次活動都能夠發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

在這類案例中,當我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他們主動性參與的過程中實現我們既有教育教學目標的同時,自然派生出一個問題:教師在此時的角色與地位該如何呢?對此,我們將在後麵的案例四中加以討論。

案例三 複旦大學:“經典讀書計劃”——從群體到團隊的機製轉換

在信息網絡化、文化多元化、思想碎片化、交往虛擬化的社會轉型時期,複旦大學為促進課下的師生交流,塑造新型師生關係,構建情感紐帶,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形式,開展了以“一師一書一小組”為依托載體的“經典讀書計劃”,來落實教育實效。案例主體為受邀的學校名師學者與跨院係學生團隊。

(一)案例描述

1.活動規劃與實施

(1)導師邀請。複旦學院“學而時習”建設中心每年5月麵向全校教師,由學生誌願者向各院係教師發送邀請函,招募讀書小組導師、征集經典書目。每位參與老師向學生推薦一本其所熟知的、有一定研究的書籍。同時結合網絡、校園媒體等平台進行廣泛宣傳,以便在9月新生入校後的第一時間就能夠啟動“經典讀書計劃”。

建設中心將收集到的每個誌願參與導師的信息,包括指導經典書名、書目提要、活動時間、活動頻率、導師簡介、小組成員要求等信息,在報名係統內公布,以作為學生申報的參考。目前,“經典讀書計劃”導師團隊主要由複旦學院專、兼職導師,本校各院係、研究機構教師,關工委退休教師,以及小部分校外學者組成。

(2)學生參與。經典讀書小組活動以複旦學院所有學生為主,部分小組麵向全校所有學生開放報名。每年9月,學院麵向全體學生開放“經典讀書計劃”校內報名係統,發布各個讀書小組導師、活動信息,接受在線報名。學生在報名係統內填寫基本信息、個人簡曆、對所讀經典的理解和申報小組的申請等信息,作為導師挑選的依據。網絡報名完成後,由導師根據報名情況和學生提交的申請表進行篩選,必要時進行麵試。通過導師與學生的雙向選擇,經典讀書小組得以組建,成員名單會分批公布,並開展活動。為保障同學們“與名師對話”的機會,讀書計劃對每個閱讀小組的學生數量都有所限製,九成讀書小組的規模控製在6~15人。

(3)活動開展。讀書小組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如著作導讀、心得交流、小組討論、導師講座、主題匯報、實地參觀等。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以讀書小組的形式,促進老師與學生間的良性互動,增進師生交流和朋輩交流。此外,學院還鼓勵各讀書小組利用易班社區、人人網、QQ群、微信群等網絡交流平台,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

同時,由複旦學院“學而時習”建設中心工作團隊,負責提供各個讀書小組的組長培訓、讀書活動場地和設備;定期召開例會,舉辦組長座談會提供調研和交流平台;維護反饋機製,製訂和發布“經典讀書計劃”方案、申報辦法、評優評獎細則等。

2.活動收獲與成效

2006年實施以來,“一師一書一小組”的活動模式已受到了複旦學院廣大師生的充分認可。數年下來,共收到師生推薦書目1000餘本,其中中國經典書籍300餘本,每年組建讀書小組近100個,累計參與學生達8000多人次。“在閱讀中體悟經典,在交談中暢想人生”的“經典讀書計劃”漸漸成為一種嶄新的師生交流平台和全新的書院生活方式。

在廣大熱情參與的導師帶領下,學生充分認識到讀書的快樂本質,並在不斷地思考與討論中獲得了感悟與提高。在導師的引領下,“一師一書一小組”的組織形式,使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擺脫應試教育的負累,找回學習的樂趣;在互相交流分享的過程中,體會到智慧撞擊的火花和團隊合作的偷悅;在與教授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接受到深層智慧的激發和啟示,體會到師長的學術魅力和潛藏在經典書籍中的力量與關懷。

讀書計劃也豐富了書院生活的內涵,提高了導師和學生的交流層次,使學生能在導師的感召下進一步融入大學和書院的人文氛圍,為學生增強綜合素養提供積澱。通過對參加讀書小組的導師和學生調研,發現“經典讀書計劃”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密切師生關係方麵逐漸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案例典型特征與推廣價值

“經典讀書計劃”打破了以班級為基本組織單位的模式,在“鼓勵參與”和“深入思考”兩大原則的指導下,引入了“一師一書一小組”的模式。在導師的指導下,對學生淺閱讀的習慣和碎片化的思維是一種引領,從而使教育教學過程實現了從群體到團隊的模式轉換。

(三)討論與建議

上大學,讀經典,本是古已有之、習以為常的學生校園行為狀態,但在而今躁動與紛雜的大學校園中,它卻成了一道久違且難得的風景。所以,當下能真正精心且靜心在經典書籍中探尋價值寶藏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值得倡導的價值追求。況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來源與內涵特質,也隻有在對中國與世界優秀傳統典籍的深入研讀與探究中,才能完成從語義表象向本體精髓的認知升華。特別對於複旦大學這種具有文化傳統底蘊的綜合類院校而言,這一項目的設計對引領相對應的學生群體來說,是具有針對性的。

但本案例的意義,其實還不僅在於項目以自身長時間的積澱,對已經逐漸把快餐式、碎片化、淺閱讀作為信息接收習慣的學生群體進行了行為上的校正,並積極主動地營造了大學本應具有的精學與深思的文化氛圍,引領了一種校園文化的風尚;而更應值得關注的,是在於其在教學組織模式上所體現的推廣價值,即本案例在“一師一書一小組”的構建過程中,創建了以共同學習誌趣為紐帶、以師生雙向互動為特征、以成員平權分享為主旨的跨班級、團隊化的學習型教學組織模式。

眾所周知,教學組織實體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單元和基礎。其運行的有效性,既依賴於組織成員相互認同與選擇的一致性,也直接關係到組織目標最終達到的可能性。管理學家漢克·威廉斯認為,要想使團隊維持有效的運轉,必須具備四個相互關聯的條件:一是團隊內必須充滿活力。這種活力可以通過員工創造性的主動發揮、出成就的高度熱情、和睦相處的精神氛圍體現出來。二是團隊內必須有一套為達到目標而設置的控製係統。三是團隊必須擁有完成任務所需的專業知識,包括技術專業知識、運作方法知識和政治知識。四是團隊必須具有影響力。它來源於團隊內的核心人物在內、外部的聲望。

而從這些角度去考察這一案例的教學組織構成,不難發現:

因為這一組織構成的前提,是通過準備環節中因對經典書籍誌趣需求的相合,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的相互選擇,而不是基於簡單行政指令性指派的強製約束,所以師生彼此形成的心理相容性、 目標一致性,在隨後的學習環節中,就較容易轉化為學生個體的主動探究性與創造參與性,並以此構成一個相對和諧、充滿活力的內部氛圍;

因為其運行目標明確,進度任務清晰,加之外部的支持與保障係統良好,所以其運行的控製過程得以有序並存在激勵反饋;

因為相同誌趣的成員來自不同的學生班級和具有差異的學習背景,且規模適度,所以它具備彼此間平權交流、分享互補、充分合作的平台基礎;

因為其核心人物是學校對經典書籍有研究底蘊的知名學者,所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自信心、榮譽感和歸屬感,都較容易形成。

有鑒於此,本案例的教學組織機製,應當是一個具備了學習型團隊組織基本條件的新模式。它與學校中表層特征類似的各種學生社團組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僅是一個興趣共同體,更可發展成為文化共同體或價值共同體;而它與現存課堂的班級組織最顯著的差異,也恰在於它組織形態上的扁平化、成員構成上矩陣型與任務導向上的自主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現有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對教學組織模式的變革與創新的關注度是不夠的。教學組織模式雖然不是決定教學效果的唯一因素,但絕對是優化教學情境的重要保證。我們之所以倡導在教學課堂的教學組織模式構建中,依據任務的不同、學生的不同和內容的不同,在課程進行中組建和形成不同類型、彼此競爭的學生學習型團隊組織,是因為團隊組織靈活性、 自主性、合作性的特征,有利於學生身心需求的有效滿足;團隊組織以利益的凝聚協調取代了行政指令控製的內在機製,有利於組織凝聚功能的有效發揮;團隊組織整體發展觀、係統思考觀、終身學習觀、變革創新觀的價值取向,有利於教育價值導向的有效滲透。借助於團隊組織所創設的特有組織環境氛圍,借助於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流程的實現過程,學生就有可能在共同利益紐帶的連接下,在具體的環境、事件、環節中去用身心體驗合作、創新、學習、集體主義等以往被認為是抽象灌輸的價值概念,從而有可能於潛移默化中,在親曆的個人成長和團隊成長中認同教育的價值導向。從更長遠來說,因為社會組織的團隊化也同樣是一種大趨勢,因此,在這一價值觀念的認同與自我修正中,學生的“社會化”程度也將得到提升。案例二中山東大學與天津高校的課堂教學印證了這一點,本案例的課外教學也再次強化了這一點。換言之,對於任何學科類別的高校教學模式設計而言,學生的學習型團隊模式具有通用性和可複製性。

對於本案例來說,鞏固與維係這一項目的形式,並根據不同學科學生的認知特點加以擴展推廣是必要的,但或許更重要的是要提升這一品牌的內在質量,加大小組間競爭機製與激勵機製的設計,加大對參與教師的績效評價,強化團隊型管理的新思路,以促使這一項目從“讀經典書籍”向“出傑出人才”的最終目標邁出實質性步伐。

再從另一個層麵看,學習型團隊的教學組織模式不僅是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建構的,同樣它也適用於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自2007年以來,北京師範大學輔導員團隊依托形勢與政策課,以全校公共必修課的形式,麵向全體本科生係統開展價值觀教育。八年來,授課輔導員團隊吸納了價值澄清、隱性教育等教育理念,與時俱進、精益求精地更新教學內容,創造和實踐了團體學習法、時事解析法、團體活動課等教學方法,緊密結合國內外時事熱點開展專題授課,從價值觀探索、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文化教育、國際時政五大視角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價值觀教育真正走入學生心田,贏得了學生的認可和喜愛。在輔導員團隊的不懈努力下,近年學生對課程的評教分數都高於全校課程評教平均分。而作為年輕的輔導員團隊,在教學上取得這樣的成果,得益於北京師範大學堅持完善了以下四項製度。

一是堅持集體備課製度。由講授同一專題的教師共同組成教學團隊。各團隊堅持每個學期至少三次集體備課,同時建立網絡群組保證及時溝通和資料共享,保證教學內容和進度的規範性、科學性。

二是堅持團隊聽課製度。團隊集體到有經驗的老師課堂聽課,相互提出建議,幫助新教師獲得自信,促進核心價值觀教學質量的改進。

三是堅持課堂問卷製度。輔導員團隊每次下課前征集學生對課堂效果或相關選題的意見,匯總成文,作為下一步教學的第一手寶貴資料,並可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

四是堅持考試反饋製度。輔導員團隊每學期新課前為學生選取優秀試卷進行講解,改善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效果。

可見,一個願景共擔、團隊學習、功能互補、團結和諧的教師教學團隊,完全可以借助整體的力量,去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優秀教學品牌。

案例四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微黨課”——從課堂到網絡的視域轉換

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代背景”與學生成長發展的“個性需求”相結合,把“大理論”同青年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等“小事件”相結合,將黨員教育的“文件話”與新媒體網絡語境下的“流行話”相結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在認真研究今天新媒介的發展態勢、表達方式和運行模式的基礎上,主動把握信息時代脈動,深入探尋黨員群體特點及變化,自2014年初開始,精心組織和構建了“微黨課”教學組織模式。這一教學組織模式的核心是麵向全體黨員教師、黨務工作者、機關幹部和離退休教職工黨員皆可報名參與的全校“微黨課”教學比賽。案例主體為授課教師與學生黨員、積極分子。

(一)案例描述

1.活動規劃與實施

(1)為了有效回應黨員師生真切關注的理論與現實問題,學校在準備環節,主要圍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多渠道廣泛征集“微黨課”授課選題,從中精選當前基層黨員師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並通過學校黨建網絡平台——翔宇網公布“微黨課”主題。內容涉及黨性修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解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大類23個選題。目的是通過每人限定15分鍾的“微黨課”教學,使受眾認同一個理論新觀點、把握一個改革新趨勢或了解一個國家新舉措。

(2)在匯集參賽教師的基礎上,學校進行了初賽。參賽者按照要求自行錄製“微黨課”視頻材料。組委會聘請黨建專家與教學名師對所有提交的視頻材料,按照“主題”“設計”“內容”“效果”“技術”“儀態”“語言”和“時間”八個要素,經過嚴格的評審,在參賽的20多位授課教師中選拔出10名選手晉級決賽。

(3)在決賽現場,最終評審由校內外從事黨員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北京市教學名師擔任的專家評委(權重40%),與學校各院係師生黨員代表擔任的群眾評委(權重60%)共同完成,大家綜合初賽成績與現場表現,綜合評定參賽選手的最終成績和獲獎等次。對決賽現場,組委會也做了精心的場景布置。像錄製教學精品課程一樣,根據參賽者授課內容的不同,保證全程授課錄製過程中視覺圖像與聽覺語義傳遞的同步性,保證錄製效果的高畫質能達到後期視頻播放的技術要求。

(4)所有獲獎的“微黨課”視頻作為黨員學習內容和入黨積極分子的二級黨校學習內容,在學校黨建教育平台——翔宇網上進行展播。獲得一等獎的授課教師還在全校七一紀念表彰大會上,向全校師生黨員做現場教學示範展示。

2.活動收獲與成效

(1)從推動學校黨建層麵,“微黨課”教學比賽作為一種導向,激發了黨員領導幹部、黨員教師與學生輔導員潛心研讀理論、積極活化理論、主動運用理論的主觀能動性。在參賽的授課教師中,既有二級教授,也有年輕的輔導員;既有其他學科的專任教師,也有思想理論課教師、機關黨務幹部。講好理論,尤其是要在15分鍾內把理論觀點講清、講活,自然要求無論何種學科背景的教師,在前期都要做好紮實充分的教學準備。這也營造了黨內學習理論的風氣。

(2)在深化黨建教育層麵,“微黨課”比賽發現和選拔了一批優秀的黨員教育師資,形成了學校黨建教育的師資庫。在今天學生黨員發展數量大、培訓多、周期長的新環境下,為各二級單位的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和高質量的黨員教育培訓,注入了動力與活力,並且相關視頻的網上播放,也進一步豐富了學校黨建教育平台的教學內容。此次比賽受到多家電視台和網絡媒體的關注,其中央視網、北京衛視、《北京青年報》、騰訊等媒體都對學校“微黨課”活動進行了現場采訪和新聞轉載,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學校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也在分散的課餘時間,對“微黨課”視頻進行了積極主動學習。

(3)在引領教育發展層麵,“微黨課”比賽站在今天信息技術擴展與高等教育變革的前沿,有意識地去主動占領和引導師生借助移動互聯終端的碎片化時間,並通過黨員教師教學改革的率先垂範,為學校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形態,起到了標杆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最終獲得比賽唯一的一等獎,也校正了人們的不正確看法,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影響力。

(二)案例典型特征與推廣價值

(1)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新格局。在“微黨課”比賽的授課教師中,既有學校黨務工作幹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有黨員教師,特別是一些專業課教師中的黨員教授和副教授,也積極地參與到比賽之中,打破了固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黨總支書記和輔導員講黨課的格局,提升了黨員教師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了全校思想理論教育的新格局。

(2)示範和引領了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參賽選手準備微黨課的過程,就是一次深入學習黨的思想理論和黨性自我提升的過程,很多選手表示通過“微黨課”比賽的準備和學習,不但豐富了自身黨的理論知識,也是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過程,每個選手都是“有備而來”“滿載而歸”。而這樣精心的教學展示,也對其他教師的教學生涯形成了示範與引領。

(3)成果利用在多方麵繼續得以轉化。一次“微黨課”比賽,不僅充實和豐富了黨校和黨課教育的師資資源,而且形成的視頻課程在校園黨建網絡平台播發,方便了入黨積極分子和師生黨員在碎片化時間的自組織學習,也豐富了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線學習內容,進一步擴展了更大範圍的學習效果和影響力。

(三)討論與建議

在當今社會網絡開放

教育風生水起、移動互聯全麵覆蓋的現代教育背景下,大規模、開放性的教學邊界,低成本、易獲取的教學方式,重需求、分眾化的教學內容,多維度、個性化的教學導向這四大特征的顯現,無疑為廣大學習者提供了一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絡和自主性學習選擇的全新知識全球傳播模式。各種網絡在線教育把教學時空從整體切成碎片,從而形成的教育訴求從自律到他律的需求轉換;讓教學課堂從固化走向流動,從而形成的教學對象從有形到無形的邊界擴展;使教學內容從一元變成多元,從而形成的教學導向從單維到多維的立體參照,都在觸發大學傳統學習形態的根本性改變和社會個體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遷,帶來的不僅是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更是對傳統教育觀念、教育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過程等多方麵的強烈挑戰和深刻影響。

黨課與團課等這類針對特定受眾的課程,也是高校傳統的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主渠道。集中性、正規性、單向性,更是這類課程授課的鮮明特點。雖然和其他教育教學課程受眾的自由選擇相比,這類課程的受眾因為都歸於具有明確政治屬性和組織規範的群體,其組織性、 自覺性確實要高於其他群體,但隨著高校學術活動與學生課程日益多元分化,隨著包括黨員師生在內的所有群體主體意識日益多樣強化,隨著信息傳導形態正在以各種“微”傳播影響受眾並成為受眾喜聞樂見的接受方式,以往集中性、大規模、長時間、單向性的黨內學習教育方式,已很難適應現實中的各種複雜情境。在網上在線自主學習已成為黨員日常學習黨的理論重要途徑的時代,如何有吸引力地占據和引領受眾自主瀏覽和學習的碎片化時間,在受眾容易接受、願意分享、樂於轉發的“微言微語”中傳播黨的思想政治理論的“大言大義”,本案例以“微黨課”教學比賽的教育教學新模式,做了一個很好的嚐試和成功的探索,對受眾而言,實現了在教學模式建構上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從課堂到網絡的視域轉換。

更為重要的是,對授課教師而言,設立“微黨課”教學比賽的立意,並不是簡單地要推出幾名獲獎的教學能手。作為一種學習示範,參與授課的教師的前期準備過程,本身就是自身對黨的理論深化與升華的過程,這一過程無疑會逐漸凝聚黨的思想理論教育的骨於;而作為一種行為示範,對觀摩者與網絡學習者而言,尤其是對其他授課教師、專職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聆聽的過程不但是一個學習理論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反思與相互比較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會於無形之中通過榜樣的力量與標杆的樹立,傳遞出“什麽樣的教師是今天這個時代的黨員教師”“什麽樣的授課是今天學生需要的好課”的教學理念,從而對教師整體的教學職業生涯產生導向和引領。這也是本案例的可圈可點之處。

特別需要指出,黨課雖“微”,但教學難度卻勝於通常。因為在各種教育教學過程中,無論哪一個學科課程,要把一個簡單的問題以時間的延續講得很複雜,其實很簡單;可要在本案例的15分鍾內,把一個複雜的政治理論問題講得很“簡單”,其實很複雜。它既需要簡明精巧的課程標題、統貫全課的邏輯主線,還要有吸引受眾的“用戶黏性”;它既需要授課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層概念有深化的科學認知,還要求把這些抽象的理論邏輯,通過自己內化的學理見解,能轉化為可感知、可記憶的形象邏輯。所以,在限定的課時長度範圍內,教學課程真正要達到學術性與應用性的有機統一、科學性與生動性的相互滲透、權威性與互動性的彼此呼應、獨特性與整體性的邏輯吻合,進而體現授課者承接曆史的厚度、跨越中外的廣度、把握通專的深度、裁奪德法的尺度和轉化知行的高度,絕非易事,乃至名家大師也未必可為,何況教師要麵對的是具有熟知但並非真知的受眾,具有相同信息資源獲取、相似概念耳濡目染的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本案例敢於麵對挑戰,以黨員教師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教學風範為其他教師做出教學示範,從“敬業”的角度看,過程本身也是一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益實踐。

不可否認,近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一直在積極努力地創新載體和方式,在增強時代感、強調針對性、注重有效性上下了不少功夫。以鮮活生動的形象闡述學理性、用豐富多樣的實踐增加體驗性、以靈活多樣的參與展現互動性,都是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內課外增強學生感受性方麵取得的積極成果。然而,麵對越來越強調直接體驗、注重交互傳播的變動的學生群體,我們在以不斷創新的活動和緊密跟進的現代傳播形式,試圖貼近學生、增強教育感受性的同時,也存在著以下值得警醒的兩個誤區。

一是“新瓶裝舊酒”,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傳播,隻是借助了包括微博在內的某些網絡新媒介的表現形式和時尚傳遞方式,但依舊主導思維落伍,語境創設陳舊,大話蒼白乏味。公告型的板式和程式化的語境對學生而言形如隔山回聲。二是“傳形不傳魂”,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教學,在多媒體被廣泛運用於課程教育的背景下舍本逐末,隻是追求課堂現場的新奇與反響,甚至簡單地以視頻播放代替係統講授,而對理論內容與表現形式內在的主從關係、呼應關係等缺乏研究和把握。碎片化的場景與快餐式的結論對學生而言也形如霧裏看花;或是在注重以情感人、以事動人的同時,卻忽略了“情為理而生,典為論而用”,在以理服人上缺乏功底和自信,顯得蒼白乏力。

這兩種現象都提示我們:在注重教育的感受性的今天,絕不能忽視感受的教育性。為防止上述這兩種現象,山東大學在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互動課堂”時明確:在“互動課堂”上,學生處在教學活動的中心,以平等的主體身份與教師互動。教學過程主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進行,強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扮演谘詢者、輔導者和學習動機激發者的角色,但仍然享有一定的權威,這種權威源於他們的專門知識和較高的資曆。在這種互動行為類型下,師生之間是平等主體,師生關係是為了達成共同目標而結成的特殊夥伴關係。同時,對教師提出了嚴格的“四個有”教學紀律要求:一是心中有數。對授課內容準確把握,對學生思想狀況、可能出現的認識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二是引導有路。結合學生的思想狀況,針對授課主題,精心設計教學引導路徑。三是言之有物。在課堂點評環節上力戒理論空泛、回避主題,力求觀點明確、聯係實際。四是互動有度。在教學方法上防止有討論無點評、以討論代講授,過度渲染課堂氣氛,把課堂主導權牢牢掌握在教師手上。作為輔助措施,學校建立了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隨堂聽課製度及學生信息員的教學巡查製度,對教師授課情況進行評估檢查,並將結果及時反饋學院,對不符合規定的及時做出處理。

由此,作為對案例二結尾處關於教師地位與角色的回答,我們認為:在各種新的教學模式建構中,無論是相互關係的建構、教學組織模式的建構,還是教學視域的建構,作為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變,所擔負的使命與責任沒有變。需要創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觀念、方法與途徑,能否既擯棄固有刻板說教的老麵孔,又不是一味媚俗的新臉譜,而是能以自身的境界之“高”、見地之“富”、思辨之“帥”,在關注時尚中引領流行,在研究趨勢中強基固本,從而使學生群體能夠把鮮活生動的形象感受,深化為自覺內省的心理感動;將即時暫短的體驗感受,升華為知行合一的情理感佩;讓靈活參與的互動感受,擴展為群體仿效的哲理感染。不管是課堂還是網絡,使學生都能感受到正能量“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案例五 上海校領導共上“最後一課”——從文本到人本的角色轉換

大學畢業是青年學生從青澀走向成熟、從校園邁入社會、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變化的一個重要人生轉折點。因此,畢業生離校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采用何種有效的方式對畢業生進行感恩教育、勵誌教育和思想教育,增強畢業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點。畢業季既是學生的“情感沸點”,也是對學生集中培育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最後時期。2014年6月27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的“獻給學生的歌·一份特殊的畢業禮”主題歌會,在上海交通大學文治堂舉行。上海16所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們用藝術的方式獻禮,用自身的藝術修養和人文情懷影響學生,在畢業之時給學生終生難忘的“最後一課”,激勵畢業生們追求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案例主體為上海市高教係統黨政領導與應屆畢業生。

(一)案例描述

1.活動規劃與實施

(1)在前期方案設計上,組織者依據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麵發展理論、心理學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音樂是深受青年學生喜愛的藝術形式,也是青年學生情感表達的常用形式,它能超越語言和文字的局限,直指心底,表達內心的情感。活動以歌會(音樂)為主要表達方式,將藝術教育、儀式教育、感恩教育相融合、相滲透,在策劃、選曲、編排、宣傳等方麵以“組合拳”形式呈現。

(2)在活動實施環節上,歌會開場前播放上海高校黨委書記、校長的集體寄語,以此表達對畢業生的祝福。寄語須飽含深情,富有哲理,不但蘊含校領導們的價值追求、人生態度,更展現學校的育人理念。整台歌會節目編排分為三個篇章——“回眸”“青春”“展望”。不僅寓意了大學生的成長曆程——從莘莘學子到社會棟梁,從初入校門的青澀到邁出校門的成熟,也蘊含了對畢業生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期望。在歌曲的選擇上,每一位書記、校長也頗費心思,無論是“專業選手”“業餘選手”,還是從未登台引吭的“冒險選手”,大家都用歌聲、曲意、心語傳遞祝福與希望,歌會凝聚師長、歌者、樂者的用心,使之成為一次生動的“德育教育”課,也給2014年上海應屆畢業生留下了難忘的“最後一課”。

(3)在同期推送環節上,此次歌會在宣傳上借助學生喜愛的新媒體的力量,通過事先預熱、現場互動、事後推動等方式,促進場內場外的互動,加強活動的傳播力度,擴大輻射效應。宣傳方案首先通過易班網首頁公告、易班公共微信、各大媒體公共微信平台等進行預熱,活動前引起畢業生和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當日活動現場,“上海教育”政務微博進行全程報道、記錄歌會;易班網通過帖子直播、微博轉播、微信推送等方式對歌會進行全方位報道,即時與學生進行網上互動,讓沒有到場的畢業生們也感受到現場溫馨的氛圍。上海各大媒體(如《文匯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等)的微博、微信平台,各高校微博、微信平台,即時轉發信息,擴大活動的影響力。活動結束後,各高校網站、微博、微信平台,各媒體網站、微博、微信平台推送、發布活動新聞,進一步擴大了活動的宣傳力度。

2.活動收獲與成效

(1)學生好評如潮,被譽為“史上最震撼畢業禮”。這份意想不到的、特殊的“畢業禮”感動了無數師生,對學生而言,這是他們終生難忘的“最後一課”,是師長們“以師愛力量、人格魅力和藝術之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當天,學生通過易班網帖子瀏覽量近10萬次,微博、微信轉評量超過1000次,有關歌會的相關報道占據該網站十大榜單前列,學生對歌會高度評價,討論積極踴躍。在現場觀看的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何琛琛同學動情地說“歌會新鮮而有內涵,太讚了,讓我們看到這麽多書記、校長的另一麵,他們都太可愛了,我要對這些愛生如子的領導和老師們鄭重說聲謝謝,並且告訴他們‘我們很溫暖,太愛你們了’”;場外的青年學子也通過各種新媒體紛紛點讚,認為這場歌會凝聚了師長們的良苦用心,給他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回憶。

(2)教師廣泛認可,深感“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受到了教育”。教育是心靈的碰撞,學生的反饋讓教師感受到教書育人的意義。即便是有著豐富的舞台經驗的世界傑出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廖昌永,也不禁眼眶濕潤,深感此次演出不同於以往。一些完全沒有舞台經驗的校領導為了展現最佳的師者風範,利用午休和晚上時間主動向專業教師請教,重新做了一回“學生”,上海交通大學朱健副書記坦言:“每一次排練,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和學生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我是帶著對學生的深深感情,用心唱出對他們的美好祝福。”一些因工作關係未到場、未上台的高校領導紛紛表示,希望下一年能參與,並建議將此活動品牌化、長效化。

(3)媒體第一時間點評熱議,爭相播發“史上最感人的教育猛料”。活動當天,僅“上海教育”政務微博就累計發布相關主題微博33條,閱讀量近55萬,評論轉發數近400條。《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等十餘家媒體報道歌會盛況,一些媒體用“校長好聲音”“接地氣”“學生買賬”等網絡流行語來描述歌會,引起高校畢業生、在校生和市民的熱烈回應。各界普遍認為,走上舞台的書記、校長詮釋了一個豐富的師者形象——強大的人格魅力、紮實的專業功底及優秀的藝術素養。這堂課無疑將對青年學生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是他們走向和諧人生路的重要一課。

“畢業禮”活動經網絡預告後,不少市民自發前往會場觀看演出,希望自己孩子畢業時也能收到類似的“畢業禮”。自發的攝影發燒友也在網上曬出活動照片,引起評論與關注。更有學生、家長、市民致電、網絡留言詢問歌會的轉播時間。同時,被稱為“史上最全”的滬上高校領導的寄語視頻也在各媒體的公共微信上發布並大量轉載,各校“掌門人”的祝福語錄、個人風采成為社會大眾討論的重要話題。

(二)案例典型特征與推廣價值

(1)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生動的藝術載體,大學書記、校長集體從幕後走上前台,共同為畢業生們上好大學“最後一課”。校領導們用歌曲表達師愛、用寄語承載師愛,更以自身垂範展示了師愛。他們以充滿人文情懷的真摯話語和深情表演,走進了學生的心裏,拉近了師生距離,充分展現了師生情誼,表達了師長們對學生的由衷祝福和殷切期望,折射出學生在校領導乃至每一位教師心中的至高地位。

(2)把對畢業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向社會延伸、輻射,教育係統把握畢業季話語權,引發社會各界對大學精神的再認識。畢業季向來是媒體、社會關注的話題,過往媒體和社會大眾往往將焦點對準“校長講話”“畢業即失業”“離愁別緒”“吐槽回憶”等話題,此次上海高校校領導集體獻歌畢業生,從正麵對畢業話題進行引導,掌握了話語主動權。校領導們摒棄蒼白的說教形式,以藝術的形式示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展示學校的育人理念,引起社會各界對大學精神的再認識。

(3)核心價值觀教育重在“潤物細無聲”,能否貼近學生實際、引發師生共鳴是考量實效性的重要標尺。此次歌會,各高校校領導集體以歌寄情、以歌勵誌,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展示人格魅力、闡釋育人理念、彰顯大學精神,將藝術教育、儀式教育、感恩教育相融合、相滲透,關注學生成長,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僅是教育載體的創新,也是育人理念的轉變。學生從校領導們精心選歌、挑戰自我、認真排練、真摯寄語等諸多細節中,感受到他們的親身示範,感受到他們的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對學生而言,這是一次“潤物細無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三)討論與建議

何謂“授課”?何為“好課”?或許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毋庸贅言的標準應有一個:是否能用真情震感學生的心靈?是否能以真心贏得學生的喜愛?因為人類通向真理的道路,是在彼此思想交流的過程中得以延伸的。也就是說,思想是在交流中共生的,是在交流中實現的精神的相遇相通,是從各自的前理解出發達成的一種認知視界的融合與共生。人類所不懈追求的,正是在相互思想的分享中,通過平等的傾聽、理解,共同譜寫的生命存在的樂章。理論的力量要真正轉換和升華為一種群體的力量,必然要經曆傳導者與他人的思想積極交往,各方真誠敞亮內心世界,打開思維大門相互傾聽與接納,相互投射與碰撞,最終生成新思想的過程。因此,平等交流、互聯互通不僅在今天成為時代的哲學主題之一,也同樣成為時代的教育主題之一。凡是能在思想的相互碰撞、情感的相互交融中形成行為相互認同的授課——無論以何種形態,都應屬於“好課”。應當說,由上海高校領導者們共同主講、獻給畢業生的在校“最後一課”,回腸蕩氣,讓學生一曲難忘。

顯而易見,高校的黨政領導者,既是本所大學文化的引領者、設計者與組織者,又是整體大學文化的參與者、貢獻者與實施者,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劃者與推動者。但因各種原因,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導者的學校領導者,與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眾的學生群體之間,思想、心理、情感的隔膜是客觀存在的。代際的溝壑與認知的偏差,也使學生群體對學校黨政領導者的整體印象,大多停留在“仰而畏”的文本層麵,並未真切地實現“親而敬”的人本交融。

回溯近代中國大學的校園文化曆史,不能不提到那些引領了所處時代和大學文化的大學校長們。因為一定意義上,一個好的大學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大學。以校長代表的大學管理團隊本身,作為大學文化的重要元素,其所倡導的大學文化走向和所創設的文化氛圍,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一所大學的精神風骨和個性品格,並給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學子一生的精神砥礪。無論是被毛澤東稱為“學界泰鬥,人世楷模”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還是為百年清華留下“大師論”“通才教育說”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從具有博大的人文情懷的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到倡導“獻身社會、獻身人民、獻身事業”的“厚生精神”的金陵女大校長吳貽芳,這些曾經的大學文化的創設者,已經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不僅為大學的曆史,也同樣為大學主流文化的傳播,塑造了最佳的傳播者形象。眾多學子正是在他們的文化影響和價值引領下,選擇了愛國報國的人生之路。

盡管滄海桑田的變遷之下,今天的大學更加走向思想多元和文化開放,學生更多地將信息的獲取和接受指向於朋輩,但學生對於以大學校長為代表的大學文化傳播者的影響,依然存留巨大的心理期待。近年畢業典禮上大學校長們的精彩致辭,能獲得畢業生的如潮熱評和社會各界的盛讚,也證明了巧妙運用大眾語言、緊密貼近受眾心理、恰當激發受眾角色的流行情境,同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實現倫理道德的價值傳播,也為主流文化傳播者該如何引領提供了現實的佐證。從這個角度看,本案例的創新之處,不僅是對領導者個體人格形象的繼續延展,更是對大學領導團隊整體人本形象的提升強化。

理論是文本和語法,對理論的解釋和傳播是句式,但傳播的方式絕不止於句式。理論的威力更不在於語法的高深和句式的威嚴,而在於能否通過人本化的具體生動形象的詮釋,讓學生感同身受,從情感認同逐漸升華為價值認同。本案例準備環節中,各校領導者嚴謹認真的身體力行所傳遞出的真情、真心、真切,不但塑造出良好的社會形象與個體的人格魅力,也在無形之中傳遞著自己追求的價值觀,收獲的則是來自學生的感念、感動和感佩。這一情感互動引發思想互動的過程,恰是人格魅力傳遞理論魅力的過程。可見,對於今天大學的主流文化傳播而言,隻有具有人格引領的傳播者,才能有效地履行價值引領的文化使命。

本案例還須稱道的,就是傳播展示途徑的選擇。眾所周知,在今天到處飄蕩“中國好聲音”的流行文化背景下,音樂文化最容易因其特質的優勢,形成“粉絲效應”。而“粉絲文化”作為今天社會文化中最流行的一種形態,也是今天青年文化中最具人氣的一種現象。社會心理研究表明:人們之所以會對社會榜樣或偶像產生真心擁戴,並對其行為出現全心模仿而呈現“粉絲現象”,是源於彼此之間因為某種心態或狀態的相似而發生的情緒感染。如果這種感染發生在大眾之中而非小眾層麵,就會演進為一種流行或時尚的社會心理氛圍。而由此氛圍所提供的社會心理暗示,反過來會進一步有助於個體對於榜樣行為仿效的認同與強化。也就是說,個體情緒感染產生的行為模仿一旦成為社會群體時尚,必然會通過借此形成的環境暗示,潤物無聲地完成主導觀念的擴展與傳播,進而使個體在無壓力下對某種觀念和行為,產生無意識的自覺遵從。

這一過程啟示我們:主流文化所提供的價值導向,要真正“化”為引領並推動大眾自覺仿效、具有“粉絲現象”的社會流行,除了理念本身的精準簡潔、通俗易記、朗朗上口外,至少還應當具備三個要素:一是價值導向與大眾之間具有較高的生活契合度、社會認同度或彼此相似性,以形成感染;二是價值導向所推崇的行為植根並服務於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以易於流行;三是價值導向所倡導的觀念暗示不僅會形成蔚為風尚的積極的社會心態,而且會積澱為大眾感同身受的穩定的社會心理,以實現傳播。本案例的成功再次證明:越是與特定時代的社會大眾具有生活契合度的價值榜樣,越是於平凡中呈現不平凡的價值導向,越是大眾“鄰家”一致性的價值選擇,越具有感染的影響力和價值的生命力。

所以,將與社會主流價值共振的形象,詮釋和演繹為大眾身邊的感動;用與大眾內在情感契合的形象,把感動升華和沉澱為生活中的感佩;以和現代大眾傳播相映的範式,將感佩擴展和弘揚為社會中的感染,進而推動社會群體行為的仿效與追隨,應是在大眾傳播的網絡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教學用賞心悅目的榜樣魅力,“化”動學生之心、激發群體之情、引領青年價值發展的有效方法和可以驗證的文化範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