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穀城:論中西文化的交融

東西方文化的關係,也隻是損益,總的結果是雙方都有提高,不會出現下墜的情況。

一、所謂文化

(一)所謂文化,無論是中國的或世界的,東方的或西方的,都隻能是一個概括的、複雜的統一體,決不是鐵板一塊,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東西。近代自然科學,特別是二十世紀新物理科學多少也暗示我們這樣稱呼,甚至支持我們這樣稱呼。

(二)梁漱溟先生所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謂西方文化的特征為“向前進取”,印度的為“向後倒退”,中國的為“調和持中”(大意,非直錄原文)。泛泛地講,當然可以備一說,但嚴格地講起來,橫說吧,每一種裏都可能包含此三者的成分;豎說吧,每一種都可能經過此三者所經曆的階段。

二、中西文化的交流

(一)今天所謂文化交流,隻能是相互滲透,決不會由一方取對方而代之,換句話說,即誰也不能吃掉誰,彼此可能有消長升沉,但也決不會同歸於盡;如果同歸於盡,便是又一種新東西。有人認為,世界文化的發展會向東方文化(中國文化)複歸,我看這是機械論。今後世界文化的發展,不會是純粹的東方模式或西方模式,而是會走向綜合。

(二)自對方流入的文化因素,當然以需要大而能容者,流入多而快;如今日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等之流入中國即是一例。來多少,來什麽東西?你需要多少,又用得了,它就來多少;你完全不需要,它就不來。比如今天引進科學技術,這是最需要的,它來得就快,來得就多。那麽西方呢?(這裏的西方指西歐、北美、日本等)情況也是如此。中國哲學、文藝,如《老》、《莊》、《周易》、詩、詞、書、畫、雕刻,乃至盆景、園林設計等中國文化的精華之流到西方,也是實例。據說美國朋友很欣賞這些中國文化精品,他們把一些中國園林搬到美國去,這正是我們的精神文明向西方流,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向中國流的雙向過程。

(三)上麵所說的這個交流過程,可能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不是幾年幾個月所能完成的。當雙方的差距不太大的時候,這種交流就會減少而略趨於平衡。這種平衡即生態平衡。

所謂生態平衡是古希臘人講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與發展。但在古希臘那裏,這個意義隻限於生物與環境之間。現在,生態平衡這個名詞用得比較廣泛,生物學、社會學、政治學乃至曆史、文化學上都已使用。一般認為,人類文化在曆史上的發展過程,就是生態平衡過程。有位美國學者,著了一本書,叫做《Perspective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作者認為,所

有世界文化的發展過程,就是生態平衡過程。這個意思講的很好。

三、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果

(一)西方文化到中國來,中國文化到西方去,其結果如何呢?我是樂觀派,在我看來,隻會使雙方的文化更為豐富多彩、更為進步,不會有消極的結果,不會破壞或有損於各自的固有文化。文化的發展,用損、益這兩個字最為妥貼。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決不是誰吃掉誰,而是損益者有之。孔夫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文化在曆史上從來都是變化的,這種變化就是損益。

東西方文化的關係,也隻是損益,總的結果是雙方都有提高,不會出現下墜的情況。中國引入西方科學技術、管理方法及法製精神等是提高;西方吸收中國哲學、文化藝術……如《老》、《莊》、《周易》、詩、詞、書、畫、盆景、園林設計等,也是提高。當然,提髙的程序、性質不一。

(二)中國過去以為舊的精神文明如儒家學說等,實為生產進步的阻礙。今則不然,因補上了生產技術一課,生產發達了,可能用得著一些固有傳統的文化中之精華。中國的現代化,無論如何,不會完全消滅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中國文化的精華如文學、詩詞、繪畫、雕刻、建築等一類東西,決不會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而衰退,恰好相反,它們將越來越活躍,比任何時候都發達。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先生,就喜歡作些詩,他的詩與過去的士大夫詩一模一樣,隻是內容好一些。

不久前在日本過世的華羅庚先生,所填的詞用宋詞的腔調,韻用得非常好,一點都不走樣。毛主席原來認為舊詩是壞透了的東西,是毒藥,要把它們消滅掉。然而他自己的詩照樣印。

我當初也是這個講法,現在我放棄這個主張,我自己也寫歪詩,而且批評了毛主席的主張。我作了一首詩,其中:“莫再謙稱傳謬種,敢將敦厚育英才”,就是說不必客氣地講謬種了,要敢於以詩教育人,這是一個好辦法。可見封建士大夫所享受的詩詞歌賦,並沒有因為現代化而衰退,而且越來越多。在現代化條件下,今天的文化不同於封建時代士大夫所享受的那種文化,但這些文化形式和好的傳統都不會泯滅。作為科學的東西,都會得到發揚光大。西方的科學很發達,但仍把中國的詩書字畫拿去,我大膽地說,他們這樣做決不會損害科學技術,不會影響他們的現代化,隻會豐富他們的現代化生活。總之,損益者有之,一個代替一個很少,同歸於盡者更少。

西方向來生產技術發展較快,倫理或人生觀,比較起來,似乎不如中國的突出。今天因為國際的社會關係較密切,可能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比過去更感興趣。

(三)凡此種種,可以視為今後中國傳統文

化發展的優勢之一。這樣,大家就要問,中國文化究竟是什麽?我告訴諸位,我沒有下定義,我隻是說文化不是鐵板一塊,而是一個綜合的整體,這個綜合整體究竟是什麽?在座諸公可以展開百家爭鳴,或自由辯論,仔仔細細地研究。我等著我們的《中國文化史叢書》出一百種,至少出五十種的時候,當我再有所得,我就來告訴大家。本人自己則以為儒家的禮、樂之類的精神,可能優先活躍(詳見拙著《禮樂新解》,收在《周穀城史學論文選集》中)。

四、文化交流之後民族主義問題的變化

(一)東方和西方之間的民族問題過去幾度緊張。今後,我們的精神文明有人欣賞,他們的科學技術,我們也十分地欣賞。久而久之,到了一定的時候,雙方的發展就能達到一種接近狀態,民族緊張的問題必然趨於緩和。這是因為中西文化的交流,生態趨於平衡,中西對中國文化或儒家學說,似乎都比過去有興趣,民族主義問題的嚴重性可能逐漸減少。

(二)另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民族關係可能一度繼續緊張,發展中國家或第三世界,因自卑感轉而為自豪,努力迎頭趕上先進者。至於發達國家,他們雖然科學技術先進,但他們也曉得自己的經濟與發展中國家沒有辦法一下子分開,也會采取緩和。這是我的樂觀態度。

(三)至於中國的民族問題,我以為民族有三個因素,即血統、宗教信仰、語言文學。三個東西也不是鋼板一塊。我們過去沒有基督教,現在它來了。過去有教案,現在沒有了,這說明它們相安無事,宗教信仰的衝突可能逐步減少。

在語言文字方麵,現在英語差不多成了世界性通行語言,同時中文也很發達,整個世界尤以英語的學習及漢語的學習為特別盛行。上幾個月北京開的漢語國際學術討論會,我以為都是中國人,哪知道一大半都是西方人。西方學漢語的多得很,今天在座的德國學者傅敏怡先生的漢語就比我講得還要好,還要準確。英語的發達,有其曆史原因。而漢語現在在東南亞一些地區特別興盛,這是因為中國的語言文字字少、辭多,便於速成。有人以為不改變漢語,采用拚音文字,是阻礙學術發展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不然,他指出,你們不要把漢語的作用看得那麽厲害,它並不是科學的阻礙物。比如日本文字並不是拚音,日本的科學技術就不能說不發達。當然,我這樣說並不是反對漢語拚音化和漢字改革。

關於血統問題,隨著文化的交流,也將有些變化,中西通婚之事當逐漸加多。中國青年與外國小姐結婚的多得很,人家反對,我不反對,也不提倡。我的話講完了。

(中國文化書院講演錄編委會編《中外文化比較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