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侍二主。對於大帥的這個想法兒我強烈反對,望大帥速速打消投降滿清的這個念頭。”當祖大帥將皇太極的親筆招降信給賬中的幾位將領傳閱時,何可剛立即表示反對。

祖大壽反問道,“難道你就眼看著城中這僅餘的一萬多兵馬就這麽人吃人地持續下去麽?你也身為人子、人父,你見到這個情況還有別的選擇不成?”

何可剛哈哈大笑,“大帥,末將寧可戰死也不降清狗。你可率我們殺出城去與敵人同歸於盡!”

祖大壽猛地一拍帥案大聲說道,“你去看看滿城的士兵,他們餓得還有戰鬥力麽?你這樣讓他們去送死,值得嗎?”

何可剛也豁出去了,反駁道,“我生當大明朝的臣,死亦做大明朝的鬼,要讓我投降,絕不可能。”

祖大壽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罵道,“你這是愚忠。比起這些年輕的生命,你的愚忠就是害人!”

何可剛也紅了眼,一擼袖子還擊道,“大帥若投清,你這是背祖忘義。當今聖上對你恩同再造,你卻要叛明投清,試問你的良心何在?你的民族之義何在?”

大壽也是氣昏了頭,終於將藏於他心底最深處的怨氣發泄了出來“當年我大哥袁崇煥對皇上不忠嗎?讓他去解救北京城他義不容辭去解救。可是他崇禎幹了什麽?我大哥剛到北京城下便將他誘騙逮捕。可憐我大哥在臨死前還修書於我,讓我不要造反,讓我忠於大明朝延。可是他這樣的忠誠,換來的卻是淩遲處死!”

大壽說到此處已是老淚縱橫!頓了一下繼續說,“要殺我大哥,砍下頭顱也就罷了。為何還要淩遲?皇上對於忠臣不夠殘忍麽?”

說到袁崇煥之死,何可剛亦是心中一痛。他也是袁督師的忠誠部下。為袁帥之死,他何嚐未曾心痛欲裂?

何可剛卻要繼續堅持己見“不忠皇上,也不能投了外夷番邦。我們不能丟了漢人的臉麵。”

此時軍中絕大部分官兵是讚同祖大壽的主意的。因為此時要不一死,要不投降。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沒有第三條路可選擇。

因為何可剛的激烈反對,祖大壽變得猶豫起來。雖然是假降,可是即使將來逃回錦州城,向人說起,誰會信啊?

大壽的內心裏其實與何可剛的想法是一樣的。他絕不願意降清,他的骨子裏也有深刻的民族情結。可是不降,擺在他麵前的就是盤‘死棋’,絕無活路可言。

自己死不足惜,這一生他風風雨雨,曆盡磨難也享盡富貴。年愈花甲之年,多留於這世上一年或是少留一年又有何意義呢?

但何

可剛哪知他的心思?他投降有一半兒的原因是為了保住錦天的命!他絕不能讓錦天就這樣死在戰場上,他必須替大哥保住一條根。

大明朝延已經很對不起大哥了,大壽可不想再讓錦天做了大明朝的犧牲品。對於一個剛剛十一歲的錦天來說,什麽能比活著更重要?

正當大壽左右為難之時,城外的皇太極卻等不得了。見大壽遲遲不肯複信,開始確定大壽要與城池共存亡了。遂於第二日開始大舉攻城!

皇太極調來了所有的紅衣大炮對著城北門一頓猛轟。終於轟塌了一處的牆角兒。

曆史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當三百多年以後林彪將軍打響了遼沈戰役,兵困錦州城時,用的戰略亦是圍城打援。用的大炮也是我們人民解放軍自己造出的先進加農炮。

皇太極當年亦是如此,自他的父親當年中了明軍的大炮而死後。皇太極對於大炮的威力有著深刻的體會。

他不遺餘力各方搜集大炮的製造技術,招攬大炮製造人才。最終造出了自己的‘紅衣大炮’。

此時城中的祖大壽眼見大勢已去,如再不主動投降,則一切皆晚矣。遂令軍兵舉起白旗,示意滿洲兵停止攻城。

皇太極已不太相信祖大壽的誠意,令人傳信給祖大壽:如若真降,則要拿出見麵禮才行。否則將屠城。

祖大壽此時除了饑餓,哪裏還有什麽見麵禮?最後他靈機一動,命人將何可剛五花大綁押至陣前。

他是想當著皇太極的麵兒,親手斬殺了反對投降的何可剛。以向皇太極表示投降之誠心。剛要舉起手中的大刀,忽聽‘嗖’地一聲,一隻雕翎箭射落在他的馬頭前,箭尖兒入地,箭尾撲啦啦來回顫動著,發出‘嗡嗡’的響聲。

大壽舉目回頭,見錦天飛馬趕到他的身側。“幹爹,如若你想殺可剛叔叔,兒願陪可剛叔叔一同赴死。”

大壽突然大喝“衛兵何在?拿下錦天,將其拖回。”錦天執拗地將匕首橫於項前道,“幹爹,你若殺可剛大叔,兒就先走一步了,說罷就要抹脖子!”

正當大壽與錦天父子倆糾纏在一起時,皇太極那邊等得不耐煩了。心想:你們要殺不殺,要降不降的,在陣前玩雜耍不成?命人敲起戰鼓催促。

在這一刻,被五花大綁的何可剛看到大壽陣前左右為難的樣子,又看看稚嫩而忠義的錦天。他似乎一刹間明白了大壽的良苦用心!

曾經同是袁帥賬下的兩位最忠心的將領,誰也不願意看到袁帥的遺子就這樣死在這殘酷的戰場之上。祖大壽不忍,何可剛亦是不忍!

為了錦天能保住性命,

為了錦天能有一個錦秀的未來。何可剛決心赴死!他一揚頭向大壽喊道,“大帥,可剛已明你今日之良苦用心。能死在大帥刀下,可剛夫複何求?”

祖大壽聞言,感動得又是老淚縱橫“可剛吾弟,本帥替袁大哥在天之靈謝謝你了!”說罷緩緩舉起了手中的大刀。

錦天策馬上前,仍要攔阻。何可剛斷喝一聲,“錦天少爺,今日你若阻攔,叔叔就是到了陰槽地府也會怪你無知,快快讓在一旁。”

小小年紀的錦天根本無法理解這二位對自己恩同再造的將軍,為何一個非要殺對方,一個非要被對方殺?

此時大壽的兩名衛名過來將錦天拖回隊伍中,大壽舉起了手中的刀說道,“兄弟,你先走一步。老哥哥很快就會與你會合!”說罷手起刀落,何可剛人頭落地。

殺完何可剛,大壽命所有軍士放下手中武器,垂手站立於原地。自己則一人飛馬至皇太極麵前。下得馬來,單膝跪下道,“老夫來降陛下,請受老夫一拜。”

皇太極喜極,忙俯下身扶起大壽道,“朕素知老將軍乃大明虎將,今能得老將軍相助,何愁我大清不能早日平複天下耶?”

說罷親攜大壽之手向中軍大賬中走去。進入大賬,待雙方落座後,皇太極問道,“剛才我見一少年在你身側,似乎是想阻止你殺掉何可剛,此少年是誰?”

大壽慌忙起身辯解道,“他乃臣下義子,因何可剛曾是他父親的老部下,感情甚篤,故要阻止。望陛下勿怪小兒。”

皇太極哈哈一樂道,“一個小兒,朕豈能怪之。你既是他義父,那他的親父是何人?”

祖大壽此時不敢隱瞞,也沒有必要隱瞞。即刻回複道,“乃我大哥袁崇煥之子是也。”

聞聽此言,皇太極一愣,轉之哈哈大笑道,“此子與我可有殺父之仇啊!想當年我父死於他父之手,他父卻死於我的反間計之下。真可謂不是冤家不聚頭。如此深仇大恨,此子還可留於我軍中否?”

此話一出,大壽立即冷汗直流,起身複又跪倒,“求陛下萬要開恩,我與大哥當年情同兄弟,老夫寧願代義子受過!”

千古明君有著明君的胸襟、明君膽魄、明君的器量!皇太極又笑道,“兩個殺父仇人相聚,有趣有趣。我要將你的義子留在朕的身邊做朕的貼身侍衛,老將軍可否舍得呀?”

聞聽此言,大壽又是冷汗直流,心道,“皇太極果然棋高一招兒,他若將錦天扣留在他的身邊。那麽將來有朝一日我若返回大明,則難上加難矣!”

既已歸附,對於皇太極的要求大壽自是無法違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