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些規章製度基本上是按照國民政府時期的國名黨陸軍軍官學校一樣,既然這次福建陸軍軍官學院建立了,馮庸覺得那些自清末流傳下來的軍官培養機製可以拋棄了,所以大手一揮,取消福建下屬的那些武備學堂、陸軍中小學堂一應停辦所有師資力量集中到附件陸軍軍官學校,但這也並不是說這些就不要它了,恰恰相反,這些武備學堂、陸軍中小學堂會改建為福建下屬各市縣的中級職業學校、小學、初中還有高中,本來就打算大肆興辦教育的他正好利用現有資源,但是還是有不少缺額,他的前期目標是每個縣至少一所中職、高中,每個鎮至少一所初中、兩所小學,不得不說這個目標很強,能夠和

日本的教育體係一拚了,這個時期的日本教育體係並不像後世那樣完善。

最最重要的是他還另外建立了一個特殊作戰學院,當然這個學院在表麵上的稱呼是政治工作人員培訓學校,正式稱呼是福建特殊作戰軍官學院,顧名思義,這個學院培養的不是正規作戰人員,學院一共就三個係,特種指揮係和特工作戰係與狙擊係。可以這樣說,如果福建陸海空軍三所學院是軍隊的基礎,那這所學院培養的就是重量級威懾人員。

特種指揮係培養的是特種部隊,而這種部隊在世界上還沒有先例,但是馮庸很早就在獨立團建立了類似性質的部隊,要說世界上最接近後世特種部隊的莫過於獨立團的偵察營,因為偵察營是馮庸利用自己的知識塑造的一直“超級部隊”,而這隻部隊的每個戰士都是原來就身負特殊才能的人,所以特種指揮係是由偵察營的一批軍官來兼任教官,特種作戰要指專門執行秘密突襲、破襲敵重要的軍事、政治、經濟等目標的戰鬥和其他特殊作戰,被譽為非常規方式作戰,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式來確保戰爭的勝利和任務的完成他們需要掌握特種作戰知識、敵軍知識、軍事高科技知識、戰場外語、軍事地形學、野戰生存技巧、捕俘技術、攀登技術、泅渡與操舟技術、各種車輛駕駛技術、破壞技術、破障技術、通信技術、各種武器射擊技術、各種戰鬥裝備的使用技術,毋庸置疑,他們每個人都必須是肯定是多麵手。

特工作戰係,不用想就知道這是培養特工的,特工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部隊,後世也叫秘密警察、政治警察,這方麵在國內也找不到專門的人來教授,所以馮庸也從德國請了幾位教員過來,特工是一個意思非常不明確的詞匯,可以肯定地說,特工,僅僅是對某一類人的稱呼,但不是一個確定的職業,他們經過訓練,必須掌握外語、心理學、格鬥、風土人情、追蹤與反追蹤、情報網的建立和管理等能力,然後進行長時間的實習執行特殊任務,通常以秘密方式執勤,因為需求不同所以崗位和任務也不一樣,有內衛、對外,或者軍事、經濟、政治這些。

而狙擊係這個是馮庸早就有的想法,在他剛建立部隊的時候就買下了一批瞄準鏡,自己派人改裝了毛瑟98狙擊步槍,也漸漸培養出來一些這種能力出眾的射手,這個時代把這些射擊能力超群並且執行狙擊任務的士兵統稱做狙擊手,而後世就相對更為清晰的表述了這種概念。

狙擊任務是一種通用型任務,不單單是普通野戰部隊會有,同時特種部隊、警衛部隊也有,因為需求不同,所以後世將野戰部隊中執行狙擊任務的士兵叫做精確射手;隻有特種部隊這種執行狙擊任務的士兵才被叫作狙擊手,但是有一種特例,因為環境不同,守衛城市的警衛部隊中執行狙擊任務的士兵也叫作狙擊手,所以狙擊手又分野戰狙擊手和城市狙擊手。

一般來說,守衛城市的警衛部隊配備的就是城市狙擊手,特種部隊配備的就是野戰狙擊手。精確射手的是隨同步兵作戰的,其主要任務是支援步兵;警備部隊的城市狙擊手也是隨同配合其他人作戰的,但是他們執行的任務又給了他們不同於精確射手的自由性;而特種部隊的野戰狙擊手是獨立作戰的,他們通常都是兩人一組行動,但是如果隊伍隻剩下一個人了,那麽他也是可以獨自完成任務的。

毫無疑問,狙擊手在這個時代是屬於那種無比耀眼的兵種,他們在戰場上的殺傷力是最大的,尤其是在這個裝甲兵近乎罕見的時代,就算歐洲戰場上出現的那些簡陋的移動炮台,或許他們不能被稱為坦克,那種程度的裝甲,就是現在大口徑步槍裝備的普通彈都能夠打穿,更何況還有裝甲彈,所以加入誰的手裏能掌握一大批精煉優秀的狙擊手,無異於掌握住一支能夠主宰戰場局勢的大軍。

而現在擴軍任務嚴肅且急迫,部隊迫切需要一大批狙擊手,馮庸更是花大價錢購買了德國的毛瑟98狙擊步槍1000支,當然這不是原來他自己改裝的那種,這種配備了世界上最好的蔡爾卡司瞄準鏡的毛瑟98狙擊步槍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狙擊步槍。所以他隻能讓偵察營那些老狙擊手一隊一隊過來輪教,正好也讓他們吸收一下知識。

1917年,8月15日,自從馮德麟進入福建已經一個月了,而福建在馮德麟入主之後,一下子就在大家麵前安分起來,整天都閉門修煉內功,大肆興辦實業、教育,同時招聘大批工人修建福建各地的公路、鐵路,而國內的局勢比起現在的歐洲的熱鬧程度都絲毫不差。

自張勳複辟之後,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軍閥勢力愈加猖獗,把持著北京政府大權,更是拒絕恢複約法和國會,並且采納進步人士梁啟超的建議,準備另行召集“臨時參議院”,重新製定國會組織法和選舉法,選舉新國會,用來達到他取消國民黨議員占優勢的舊國會和廢除臨時約法的目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舊國會議員的不滿,誰願意把自己的利益拱手讓人,於是他們響應孫中山擇地另開國會的號召,紛紛南下兩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