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亮休養生息擴充實力的同時,中原大地上軍閥間的混戰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初平二年春,袁術派長沙太守孫堅攻劉表,初時孫堅大勝,圍劉表於襄陽,後劉表部將黃祖來救,孫堅輕敵冒進被亂箭射死,於是劉表一統除南陽外的整個荊州,帶甲十餘萬,成為一股僅次於二袁的勢力。

劉虞之子劉和與獻帝交好,獻帝密令其回幽州動員劉虞入長安迎回獻帝,但路過南陽時被袁術所劫,袁術以為奇貨可居立即扣住劉和,叫其書信一封,要與劉虞共同迎回獻帝。忠於漢室的劉虞立即二話不說,派數千精銳取道南陽與袁術會合共同入長安,一向與劉虞不和的公孫瓚這回卻出人意料的起兵相助,令堂兄公孫越率兵聽令於劉虞共同迎接漢帝。

深夜的南陽太守府,袁術剛剛接到一封公孫瓚送來的密信,仔細的看過之後,袁術微微一笑,將信投入了火爐之中。屬下的閣象問道:“不知公孫瓚所為何事?”

袁術哈哈笑道:“這個公孫瓚,我說他一向與劉虞不和,怎麽會突然這麽好心相助,原來另有禍心。他信中說讓我趁機將劉虞這幾千精銳全部吃掉,這樣一來,我們倒是各有所取了,他削弱了劉虞的勢力,我又得了精兵,何樂而不為呢?”

“太守,這劉虞也是一心為國,不可做的太絕啊!”閣象說道。

“不用再說了,我意已定,你這就去讓張勳紀靈準備,今晚子時動手,將這些幽州兵全給我吃了。”袁術神彩飛揚的說道。

“,好吧,屬下這就去辦。”閣象無奈的走出了廳外,環視了一下四周無人,便向廂院的一處偏僻的小屋走去。

一間狹小的廂房之外由二個士兵在守衛著,閣象向士兵一揮手說道:“我奉太守之命要審問此人,你們給我退下!”

“是!”士兵們立即退了下去。

昏暗的室內坐著一個身著白衣文士模樣的人,此人體態人微胖,一雙眼睛住的打量著閣象,嘴裏冷冷的說道:“你來做什麽?”

閣象又看了一眼四周,見確實無人這才說道:“劉和,我此來隻是為了救你而來。”

劉和吃了一驚反問道:“你為何救我?”

隻見閣象正色說道:“我身為漢臣,世食漢祿,怎能有損於國家?劉虞大人與足下一心為國,實為忠義之士,我閣象又怎可不救?公孫瓚已與袁太守串通好要將幽州兵馬吞並,你快換上我的衣服快走,回去後令想辦法救聖上。”說完,閣象將一件黑色布衣給劉和遞了過去。猶豫了一下,劉和還是穿上了黑衣,隨後閣象一路暢通無阻的帶著劉和出了太守府。

在出了太守府範圍後,劉和向閣象一拱手道:“閣兄,大恩不言謝,此恩劉和日後必報,就此別過。”

“劉兄珍重。”閣象還了一禮,隨後二人消失在夜色之中。

無休無止的軍閥混戰將整個大漢朝折磨的遍體鱗傷,貪婪的袁術不吞並了劉虞的精銳,連公孫瓚的一千騎兵也被吞並了,真是偷雞不成反失把米。

與中原的紛亂相比,遼東真的如一個天堂,這裏的人民在袁亮卓有成績的治理下生活穩定,衣食無愁,不斷的有中原的流民來到遼東避禍,進入這個他們理想中的王國。初平二年四月(公元191年)北海著名的大儒管寧、邴原、王烈三人也來到了遼東,他們的到來讓袁亮的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曆程。

管寧是春秋時管仲之後,字幼安,東漢高士,北海朱虛(今山東省安丘市官莊鎮管公村)人,自幼好學,飽讀經書,一生不慕名利。對於管寧的到來,袁亮持一個異常歡迎的態度,他希望像管寧這樣的傑出人才能為自己所用,但以管寧的性格來看,此人不慕名利,讓他出仕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曆史上的管寧多次謝絕公孫度與公孫康的邀請,就連魏文帝與魏明帝也多次召喚而不至,可見此人心如石堅,不過哪怕再難,袁亮也有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作為東漢的名士,到一地大多要見地方長官的。作為東漢的遼東太守,管寧等三人一到遼東,第一件事就是拜訪袁亮。此時的管寧三人已經是遼東太守府的坐上賓,與袁亮親切的交談著。

“不知幼安兄因何來到遼東。”袁亮一付平易近人的樣子。

管寧一笑說道:“太守大人,現今中原大亂,民不聊生,我此次來遼東實際上是避難來了,希望太守能夠收留,我隻要有一處山林能讓我傳業授徒足矣。”管寧一臉無奈的說道。

“哎,以先生的大才,終老於山林而不能為民造福豈不可惜?先生何不助我讓百姓安居樂業,這豈不是更好?”

“嗬嗬。”管寧捋須一笑,“太守所言堪是,但無奈我生性懶散,不願陷入世俗之中,願太守能夠體量。”說完,管寧起身一躬,這樣一來,袁亮也不好說什麽了。回頭向坐陪的徐庶使了一個眼色,反應迅速的徐庶立即起身說道:“幼安兄初來遼東,這幾天就先不要走,我們在襄平走走看看,也算我盡了地主之誼。”

“那好吧,我就叨擾幾日了。”管寧心想即然對方沒有強求自己,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必竟以後要在人家眼皮下過日子。

“高!”袁亮暗挑大拇指,還是徐庶啊,簡單幾句話就先把管寧穩下來了,隻要他不離開襄平,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想到這,袁亮吩咐一聲後在太守府中大開酒宴款待管寧三人,席間袁亮隻提學問,不提政治,也讓管寧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接下來的幾日,在徐庶的陪同下,管寧三人遊遍了襄平城的市井小巷,襄平城的富庶讓管寧等人驚歎不已,不曾想這塞外苦寒之地竟然建設的如此繁華,就算原來的京都洛陽也不過如此,不由的對袁亮的印象好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