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幾日的觀察,管寧等人對袁亮不由的好感遞增。這一日,徐庶將三人帶到了新建的醫館前,從未聽說過醫館的三人懷著好奇心走進了館巨大的院落群,隻見整個醫館分成三部分,前廳供大夫診斷之用,前廳中又分出了數十個小屋,每一屋內都有專人診斷,看病的百姓排成了長龍不斷的進進出出,王烈吃驚的發現,此地的病人竟以貧民為主,不管是誰,就診後都可以從旁邊的藥室之內拿出所需相應的藥材。“連貧苦的百姓都有錢看病嗎?”王烈驚詫的問道。

徐庶一笑,耐心的對王烈的問題進行了解答。“醫館是一個半慈善機構,這裏每一個病人都可以得到相應的藥材,對於看不起病的窮人,特別是對五十以上的老人都實行免費就醫。”

“如此一來,這醫館不是很快就會因錢材耗盡而關張了嗎?”邴原納悶的問道。

“太守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此地富人看病所需價格不菲,以此救濟窮人,同時官府還每月拿出銀兩對醫館進行補貼,這樣一來,醫館不但可以辦下去,而且還會逐漸擴大,現在醫館正計劃增加規模,但無奈醫生太少,隻好等後邊學醫的學生們學成再行考慮了。

“噢,是這樣。“三人愰然大悟,心中不由對醫館的未來充滿了向往。

“三位裏麵請。“徐庶一伸手,將三人請籬醫館的第二進院落,隻見這裏又是一番景像。近百間的房舍內不斷的有身著白衣的學生在忙碌著,或實驗或聽先生講解,農厚的學術氣氛撲麵而來。

見此情景管寧等人大吃一驚,孔子有弟子三千,京中的太學生也見過,但也沒聽說這樣的學館,這樣的學習方法。管寧雖是大儒卻不迂腐,心中沒有門第觀念,向來對百姓平等相視,所都弟子大都是平民,見到遼東能對向來視作下三流的行醫如此重視,足見地方長官以民為本為民造福之心。一種由然的敬佩之情從管寧的心中升起。

正索間,徐庶帶了一個中年人過來,向三人介紹道:“這就是這所醫學館的館長華佗,請大家認識一下。”

“這位就是華佗?”管寧一驚,早在青州時就聽到過華佗的大名,不想今天在此得見,心中更是驚訝於遼東能有此良醫,看來遼東真是藏龍臥虎之地呀!

當下三人與華佗見禮,在徐庶華佗的帶領下,幾個人又參觀了後院的宿舍與飯廳,之後才離開醫館。之後在徐庶的帶領下,三人又參觀了襄平新建的學堂及各處專業學堂,對學堂內的教學製度管寧等人充滿了好奇之心,在觀看了由袁亮親手參與編寫的教材後更是拍案叫絕。見到遼東如此奉行實用主義,以人為本,管寧等人那顆因戰亂而冰封的心開始融化起來,他們為親眼所見的一切感染著,激動著。

經過幾日的參觀與探訪,管寧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去,他在遼東似乎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未來。

約定分手的日子終於到了,太守府內,袁亮又一次會見了三人,一陣寒喧之後袁亮問道:“不知幾位高士需要哪座山講學,我好派人去準備,各位隻管前去,有困難向當地官府打聲招呼一定會盡力解決。”

聽了袁亮的話,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隻見管寧緩緩站身來說道:“經過這幾日,我等感慨萬千,不想在遼東能見到如此氣象,我大漢必竟不頹,有袁太守這樣的人才,我華夏民族昌盛必將指日可待,我們哪也不想去了,隻想在太守的帳下做一小吏足矣,不知袁太守肯接納否?”

袁亮心中一喜,心說徐庶可真有一套辦法,就這麽幾天,就讓你這寶貝疙瘩回心轉意了,真不愧是大忽悠啊。

想到這袁亮站起身來說道:“有三位大賢加入,文軒求之不得啊,來人,給我擺酒高宴,把人都給我找來,我要大宴三天!”在眾人哈哈大笑聲中袁亮一把拉起管寧向門外走去,讓所有人分享這一份內心的喜悅。

夜深人靜,袁亮與管寧同塌而眠,相互訴說著內心的理想與願望。二人都是健談之人,一時間雖說隻是他們兩人,倒也熱鬧的很。在相互的推心置腹之中,管寧又重新認識了眼前的袁亮,沒想到以他如此輕的年紀竟然有平定四方,造福萬民的偉大理想,又有如此雷厲風行的鐵腕的手段,不由深深為袁亮的人格所折服,而袁亮也為管寧那淵博的知識所著迷,為管寧在如此時代竟能將萬事萬物看的如此透徹而欽佩不已,兩個一心為民誌同道合的人終於走到了一起。

“主公,寧以為漢室已不可興,應該早作準備呀。”管寧語重心長的說。

管寧是個大局觀很強的人,對未來曆史的走向看的很透,他竟然說出了漢室已不可興,必將被人取而代之的話,這讓袁亮大為驚訝,沒想到管寧竟然能看的這麽遠,要知道,即使是後世萬人景仰的諸葛亮原本對漢室也是充滿信心,也是在屢次挫敗之後才認識到漢室將亡的道理,而比他早數十年的管寧在天下剛剛大亂時就下了如此準確的預言,可見管寧這個人實在是深不可測,真是不世出的奇才呀。

隻聽管寧又接著說下去:“凡是成大事者,必先有一個政治綱領,有一套係統的理論,如此才可以凝聚人心,得到支持,而主公現在缺的就是這個。”

“幼安仔細說說。”袁亮一下子精神了起來,迫切的向管寧問道。

“如今天下由士家大族所支配,我最近觀看了主公在遼東的所為,主公將士家大族的土地剝奪,而以經濟補償,這確實是一個解決目前社會矛盾的好辦法,但也必然觸及各士家的利益,引起他們的反抗,所以主公未來的道路必然堅難。”

袁亮深以為然,這也是袁亮一直以來所顧慮的事,隻是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隻聽管寧接著說道:“主公可以開設一個招賢館,一來收集人才,二來可以為主公贏得愛才之名,減少天下名士對主公的抵觸情緒,與此同時,由寧召集人才傳播君權授於天,天命歸於民的思想,這樣名義上是認同了君權天授從而削弱頑固份子的反抗,但實際上卻是宣傳民重於君,如此則可獲得天下人民的擁戴,則主公大事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