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向群臣問計,怎麽應對蜀兵,中大夫趙谘上前說道:“我有一計,主公可以寫一份上表,稱說願意向曹丕稱臣,這樣可以避免曹丕趁機夾攻我們,還可以得到曹魏幫助,就容易打退蜀軍了。”孫權說:“此計最好,誰願意送上表去?”趙谘說願意前往。

孫權大喜,當即即寫表稱臣,交給趙谘,送到洛陽。曹丕剛剛當了皇帝,見孫權就來歸降稱臣,大喜,覺得自己比父親曹操還厲害。於是接納孫權稱臣,又要加封孫權為吳王。

劉曄進諫,說:“孫權是因為怕蜀兵來打,所以請求投降。臣以為,不應該接受孫權請降。應該發布大軍,進攻東吳。這樣,蜀攻其外,魏攻其內,東吳不出十天,就會滅亡。東吳滅亡,蜀國也就孤單了。陛下不能錯過這個良機啊。”曹丕說:“孫權歸降,我卻打他,天下人將說我不是仁德之君。”

劉曄又說:“孫權稱臣,陛下即便接受,也不能封他為吳王。孫權雖然有雄才,但隻是將軍,不過是國家的官員。如果封他為王,那麽他就是江東的主人,江東軍民都要忠於他。這豈不是與虎添翼。”曹丕說:“我加封他為王,孫權必然感恩戴德,你不必多慮了。”於是不聽劉曄勸告,叫太常卿邢貞跟趙谘一起去江東,冊封孫權為吳王。

孫權聽說了,趕緊派張昭帶領百官出城迎接。邢貞自認為是天子使者,又是九卿,於是進了宮門,還不下車。張昭見了,不禁憤怒,於是厲聲說:“禮儀這東西,誰都得尊重,法令這東西,什麽人犯了也得處理。太常敢妄自尊大,坐著車進來,難道以為江東寡弱沒有利刃嗎?!”

邢貞嚇得趕緊下車,望張昭告罪,隨後前行。後麵中郎將徐盛,看見剛才邢貞坐在車上麵有驕色,也氣得大怒,對同僚說:“我徐盛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洛陽,吞巴蜀,而使主公跟邢貞拜盟,不是恥辱嗎!”說著,眼淚橫流。

邢貞隨後進宮,搞了儀式,宣布封孫權為吳王。散會以後,想到了剛才張昭的怒色,以及聽說了徐盛的話語,不禁對同行者說道:“江東將相如此,非久居人下者也。”

孫權已經與曹丕形成聯合後,劉備就應該退軍,但是他沒有退,而是從巫峽起,水陸並進,穿越三峽,直達夷陵地界,又向東直到猇亭,沿途五百多裏,每隔二三十裏就修一個營屯,總計五十多個。劉備自領一軍,在南岸到猇亭周邊山巒,選出險要地方紮了許多營圍,而黃權帶領一軍,在江北岸進攻夷陵。孫權聞訊大驚,召集文武商議如何應敵。就見闞澤出班奏說:“現有擎天之柱,為什麽不用呢?”孫權急問是誰。不知闞澤說出誰來,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