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嶽陵何許人
“…..老臣自靖平二年入仕,幸蒙陛下不棄,越恩拔擢,至今已三十載。回思往事,自問不敢以能臣居之,然忠誠之心,天地可鑒!殿下今以老臣進言和親之事相責,老臣不願多辯,但求問心無愧罷了。若殿下以老臣此舉不當,亦可申訴與陛下當麵,任憑殺罰,老臣絕無半句怨言。隻是老臣不明的是,若是殿下亦對此決議持不同意見,何以一直不見任何奏對,卻在今日以此相詰?還請殿下為老臣解惑。”
大殿之上,顧彥之昂首挺胸,低沉的話音緩慢而有力。眾人眼見他白發蒼蒼,言語之中自評三十載功過,落寞中卻有一絲悲壯之意,不由的盡皆心下唏噓。
是啊,不知不覺中,這位當日的狀元郎,也已不複往日年少。三十年來,鞠躬盡瘁,將所有青春都奉獻於大周社稷。與禦座上那位陛下一樣,如今,卻都已然垂垂老矣。
當日飛揚剛毅,一路踩踏著無數鮮血登位,隨後又南平百越,北擊胡虜,讓大周閃現前所未有之風采的這一君一臣,今日,已皆入遲暮之年,再無複當日之威了。
代表著大周鼎盛的□□人物已然如此,那大周,接下來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是繼續延續這種輝煌,還是……..
眾人心中沉重起來。
“……嘿,孤當日鎮守邊疆,兵事繁冗,職責不在,何來冒言之理?今日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顧相何必多心?哼,我倒是聽聞,似乎太子殿下對此,也並不讚成的吧,怎麽不見顧相去問問為什麽?”
武戈處於這種氛圍下,也不由有些狼狽,話鋒一轉,卻將一直不發一言的太子拖了進來。
武逸聞言,抬頭看了他一眼,隨即卻又低下頭去,麵上顯出黯然之色。隻是低垂的眼底,卻有一抹兒嘲弄之色一閃而過,隨即不見。
顧彥之麵色一正,朗聲道:“燕王何有此言?須知太子之所以反對,非是因此策有誤,實是因心地宅厚,不忍以姊妹骨肉遠嫁異鄉邊荒所致。此真仁君之心,老臣雖未能順遂殿下之意,卻實實敬服感佩,何忍再去追問相逼?此非仁者所為,亦非為臣之道!”
他這一番話出,大殿上太子一係眾人,紛紛點頭頷首不已。更有那伶俐的,直接將無數讚譽之詞潮湧而出。
而燕王一係的,卻個個滿麵憤怒不屑之色,引經據典的爭相駁斥,道是拔野不過邊鄙小族,不過跳梁小醜耳,以公主和親下嫁,實在有辱國體國尊雲雲。
兩下裏吵鬧不休,大殿上一時間亂的如菜市場一般。
禦座上,崇聖帝麵色鐵青,眯著眼看著下麵,一雙手卻越攥越緊,指甲都要陷入肉掌之中。
正不可開交之際,太子武逸忽然大哭跪倒,拜道:“父皇息怒,父皇息怒,切莫因此傷了龍體,此皆兒臣之罪,兒臣之罪啊。諸公,諸公不要爭了,千錯萬錯,皆孤王一時之仁,但有責難,便由孤王一人擔之,還請諸公以國事為重,以陛下為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