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文與商,美也是浙江的一大標簽:美景、美人、美食,浙江都能拿得出手。浙江之美的確不假,但需要細細品味。
十多年來,每到早春時節或菊黃蟹肥時,我都要下一趟江南。線路有兩條,一是從揚州走,過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再到上海。另外一條則是從黃山順江而下到寧紹,遙想一下會稽山陰暮春三月的王右軍的風采,之後到杭嘉湖平原,在西子湖、莫幹山徜徉兩日,有時還會去《臥虎藏龍》的拍攝地安吉賞竹海、品白茶、嚐春筍,最後再到上海。
一路走來,風景固然很美,但真正打動我的,讓我準時赴約、流連忘返的,其實是一種寶貴的精神體驗,一種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氣韻。路上或是曲水流觴、柳浪聞鶯,或是白雲掃榻、明月鋤花,或是水盡潭清、煙凝山紫,“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浙江風物與無數詩人留下的詩篇,一同鑄就了中國傳統美學的高峰。
作為個體而言,對傳統文化的浸**越深,對浙江之美的感受也就越深,這種精神體驗的密度之高、強度之強是在其他地區難以企及的。
說完美景,再說美人。
1982年我大學畢業,第一次出差就是浙江,我當時滿腦袋的幻想就是去看美女。我興衝衝地在杭州西湖邊上轉了半天,沒看到什麽出色的美女,感到非常失落,還不如成都嘛!
後來走南闖北多年後,我也有了一些總結,其實中國各地都出美女,但不同的水土滋潤下,各地美女氣質不一。單論眉眼姿容,浙江的確算不上各省翹楚,但是,第一,浙江女孩皮膚好;第二,說話好聽,吳儂軟語;第三,普遍氣質上佳。
我曾經見過很多出色的浙江美女,這種美感和所謂病態美的“揚州瘦馬”還不太一樣,既風流蘊藉,又自有一種瀟灑氣度在其中,這種氣質很難用言語形容。
直到有一天,微博上一位網名“桃李春風一杯酒,江南夜雨十年燈”的網友申請加我為好友,我一拍大腿,有了,這兩句詩不就是浙江美女的最好寫照嗎?
除了美景、美人外,浙江的美食也花了我一番功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對吃很講究,頂級的杭幫菜我也吃過很多,但比之於中國各地的代表菜係,著實不算突出。
所謂杭幫名菜沒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倒是飯店名、菜名起得大多溫情脈脈、風流蘊藉,再加上雅致的用餐環境,以及服務員小姐們軟糯的腔調、蓮步輕移的風韻,搞得人骨頭發酥,這種人文體驗甚至掩蓋了菜肴本身的味道。
到了溫台、寧紹,反而吃到了一些不錯的海鮮,但是和廣東海鮮比起來也不算出彩。倒是黃酒,真的不錯。每到菊黃蟹肥的時候,我都要去浙江,溫一壺花雕,賞黃菊,吃螃蟹。
一路走來,印象最深的浙江美食,不在物阜民豐的杭嘉湖、寧紹,也不在經濟發達的溫台,反而是位於浙中山區的東陽市的一碗沃麵。
在東陽,人們習慣把吃剩下的菜、湯用來煮麵條,再用澱粉製成糊麵。隨著時代的變遷,食材也在發生著變革,但無論多麽名貴,做法依舊不變,把五方雜處的食材匯到一鍋,慢慢烹調成一大鍋鮮美的沃麵。
浙江本身不也像是一碗沃麵嗎?山海湖泊、草木溝壑、風物曆史全都“燴”到了一起,薈萃的不隻是山水,還有全中國的文化。絲綢、茶葉被稱為江南特產,中國最大的絲綢博物館、茶博物館坐落於浙江,但其實這兩樣皆非首產於此。絲綢源於川地蜀錦,“絲綢之府”的美譽卻落在了湖州。發源於雲貴大山,順江而下的茶葉,也是在浙江文而化之,隱居於杭州的“茶聖”陸羽在傳世著作《茶經》中為這種原生態的奇怪樹葉定好了名分,“茶葉”終於登上了大雅之堂。
行文至此,上帝為什麽鍾愛浙江,這個問題也就有了答案。
與富饒的東三省相比,與隔壁的平原大省江蘇相比,上帝偏愛浙江之說從自然資源上來說是完全不成立的。然而,浙江在這樣稀缺的資源條件下大放異彩,更說明浙江的成功不是上帝給的,而是浙江人自己“燴”出來的。
文商兩脈,三大族群,五大板塊,水陸雜陳,推陳出新,再加上全國各地的文化風物薈萃,終於匯聚成了氣象萬千的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