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彎彎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東方之珠 我的愛人

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

—— 《東方之珠》

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一曲《東方之珠》傳遍街頭巷尾。悠揚的歌聲,唱出了香港百年滄桑,也唱出了中國內地民眾對東方之珠的無限向往。

作為外連世界、內通中國內地的雙重跳板,香港一時風光無兩。站在彼時的港島中環、銅鑼灣向北眺望,白天,維多利亞港碧水深流;入夜時分,萬家燈火璀璨,向世人昭示著東方之珠的光芒。此情此景,誰又能想到:一水之隔的廣東珠三角地區,竟然在其後短短幾十年間,從一窮二白、亦步亦趨的模仿者,蛻變為全中國最活躍、最自由、最開放的熱土,一舉一動都足以牽動世界的目光。

近年來,以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政府,擺出一副咄咄逼人之勢,頻繁挑起中美貿易摩擦。毋庸諱言,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構成了真實的挑戰,美國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態度也給中國造成了實際的威脅。中美貿易摩擦的慘烈程度,以及美國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可以說世所罕見。其中最驚心動魄的,當屬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絞殺。

在當今社會,“科技戰”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就如同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嶺一樣,中美都在用盡全力爭奪,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如今的“上甘嶺”居然守住了!中國“戰士”們雖然遍體鱗傷,損失慘重,但終究力保陣地不失。中國經濟的韌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上甘嶺精神”之所以備受人們關注,正是因為這一仗打出了中國人的自信,打出了世界對中國的不敢小覷。如今,透過“貿易戰”的硝煙,打開地圖我們會發現,中興、華為、大疆這些遭受美國製裁或威脅的公司,不僅同屬於珠三角,更出自同一個街道。因此,有人開玩笑說,特朗普傾美國之力,發起了與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辦事處的“貿易戰”。此言固然是戲謔,但在這場與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正麵抗爭中,珠三角作為和平時期的“上甘嶺”高地頂在了炮火紛飛的第一線,卻是不爭的事實。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橫空出世,正式被寫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上升為國家戰略。一時間,大灣區風頭無兩,各地政府組團前來學習;精明的商人們紛紛用腳投票,搶灘大灣區;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像潮水一般湧來;我認識的那些富豪朋友們,更是迫不及待地揮灑著鈔票,把深圳房價推向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峰。

這一幕幕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盛況,不免讓人產生某種恍如隔世的滄桑感。誰能想到,四十年前,這裏還是一片彌漫著田園牧歌情調的桑基魚塘、椰林稻海,是偷渡客冒死突圍、縱使葬身大海也在所不惜的最後一道邊界;三十年前,這裏還是走私者的天堂,“一切向錢看”導致綱紀廢弛、欲望橫流,是備受詬病和質疑之所在;二十年前,這裏正麵臨在土地、資源、人口、環境上的“四個難以為繼”的陣痛,平安、招商、中興、華為等都傳出要把總部搬去上海,這裏走向平庸仿佛是難以避免的宿命;十年前,這裏正經受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信息化等一波波浪潮的衝擊……這裏一天一個模樣,誰也不知道未來會走向何方。

到了今天,一個總人口超過七千萬的,多中心、有梯度、有分工、有腹地的世界級城市群正在冉冉升起。在當今中國,或許很難再有其他哪個地方像它一樣——集愛恨、恩怨、是非、褒貶於一身。這裏有“勝者為王”的傳奇,有“大國崛起”的重托,有“一夜暴富”的野心,也有“一房難求”的現實……

“殺出一條血路來。”鄧小平的話仿佛至今還擲地有聲,如雷貫耳。在那個“乍暖還寒”的春天裏,這位老人是否料到,他劃的那個“圈”今天會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超級舞台之一?

從1985年被新華社調派至廣東開始,到日後下海創辦智綱智庫,從事戰略谘詢,這三十多年來,我與廣東結下了極深的緣分。特殊的職業生涯,也使我有幸深度介入了這部風起雲湧的大灣區往事。在這個超乎想象的廣闊舞台上,成百上千家企業,如排山倒海般崛起;無數梟雄破浪而出,在這片既如浩瀚深海又如泥潭般的大澤裏掙紮奮進,他們之中有人改變了潮水的方向,有人淹沒於茫茫大海,有人成龍上天,有人成蛇鑽草,演繹著一幕幕大澤龍蛇的傳奇,共同構成了這一段波瀾壯闊的大灣區生成史。

從廟堂到江湖、從台前到幕後、從偶然到必然、從現象到本質……作為當代中國社會、中華民族曆史轉型期的前沿地帶,大灣區有太多的時代謎題需要我們去發掘、把握、提煉與反思。

因此,在這本《大國大民》行將完本之際,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談一談“大灣區的前世今生”,穿過時光的鐵幕,找到某種必然性和規律,從而凝聚力量與共識,也算是不枉我們所經曆的這個偉大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