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灑灑近兩萬字,在本文收尾之際,我想用“3+1”來概括這部粵港澳大灣區生成史:第一組是大灣區賴以生存的基石——尊重常識;第二組是大灣區發展的源動力——尊重人性;第三組是未來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即生意、生活、生命的三“生”有幸。最後的“1”,則是廣東兩千年帆影不絕所形成“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內核。
正如本文在開頭所講,大灣區的崛起之路,是中國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從封閉保守到開放包容,從傳統且發育不全的製造業弱國到世界工廠的艱難轉型之路。解讀大灣區的前世今生,我們又能得出關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哪些內在規律呢?我想同樣可以用“3+1”來總結。
第一,逼出來的改革。如果沒有危機,沒有一群對人民、對國家、對曆史負責的優秀人士能夠實事求是,通過危機倒逼改革,中國不可能走到今天。所謂的“逼”,無非就是承認現實,摒棄教條,讓效率優先成為共識。
第二,放出來的活力。想要提高效率,最重要的就是鬆綁。政府對民營企業最大的支持,就是不幹預,有求必應、無需不擾。這種所謂的“大市場,小政府”,並非削弱政府的職能,恰恰相反,越是自由高效的市場,越需要高度負責的政府,政府與市場兩“場”統籌,各安其位,各謀其政,互不打擾,互相成就,活力自然得以釋放。
第三,摸出來的市場。指導這一切的遊戲規則就是“看不見的手”——價值法則,而價值法則的載體就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不是你說它是洪水猛獸它就不存在,不是打壓它它就不存在;它是躲不掉的規律,因為它是效率的發動機。隻有市場經濟能提供最大的效率。四十多年來,貌似毫無路線預設的中國改革,實則一直有一條強大的內在邏輯——市場化。
昨天的中國沒有經過市場經濟的充分洗禮,小則需要補課,大則需要這隻“看不見的手”來調節經濟、配置資源。市場經濟這所大學校,使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甚至把中國納入到了全球化的進程中。如今,民粹主義的思潮在全世界泛起,中國的外部環境難言樂觀,我們自己應當有客觀的認識:正是對價值規律的尊重,對市場經濟的認同,才使得中國能夠堂堂正正地與世界對話,我們一定要在市場經濟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逼出來的改革、放出來的活力、摸出來的市場,這三點幾乎貫穿了大灣區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這也是整個中國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核心。
至於“3+1”的“1”是什麽?我認為是擋不住的國運。中國一路走來,麵臨無數次的危機,從瀕臨開除球籍的貧困,到“左”傾嚴重的保守主義、經濟過熱的投機現象、資產階級自由化導致的政治風波、國進民退帶來的壟斷問題、泥沙俱下的權力尋租、大放水而積累的經濟泡沫……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極大的曆史災難不是以曆史的進步為補償。”好多次我們都認為過不來的坎,麵臨最大危機的時候,往往這都是整個中國更上一個大台階的前夜。
我從大學就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多年以來一直是堅定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者,然而越到晚年,我越傾向於不可知論。前沿物理學理論的探索也印證了這一點:現有技術手段無法觀察、解釋的現象,不一定都是迷信。因此,國運之說,不當以虛妄之言一概而論。隻要不犯顛覆式的錯誤,我堅信中國的崛起是擋都擋不住的。
2020年春,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已經構成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一次劇烈震**和衝擊。和十七年前爆發“非典”時相比,貿易、金融、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緊密連接,使得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可以預見得到,本次“新冠”疫情的規模、量級、破壞性,遠非2003年的“非典”可比。就影響力而言,這次疫情甚至可以說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全球化合作的大趨勢正在退潮,民粹主義、單邊主義開始抬頭……未來究竟會走向何處,都尚未可知。
但是,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認清規律的重要性,越要尊重人性。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犯顛覆式的錯誤,走向大國崛起的未來。或許,這才是大灣區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