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刀匠BILLBAGWELL談論關於刀材選擇
純碳鋼、不鏽鋼,大馬鋼,選哪種全在你自己。但請記住,刀刃鋼材是決定你刀子能力表現的一個最重要因素。不同的刀刃鋼材呈現不同的性能特征;許多流行的刀刃鋼材在被當作切割工具製作材料使用時,往往是錯誤的選擇。而且,事實上最好的刀鋼做出的刀往往也是些三流貨色。
如今的刀具通常由這三類鋼材製成。根據冶金學觀點,最簡單的鋼材通常被稱為純碳鋼(Straightcarbonsteel,今時今日,其實不再有哪種商業鋼材是真正的純碳鋼了,它們都含有其它的合金成份)。我們在此所談的純碳鋼,指的是諸如1040,1060,1095這些鋼材。它們的內部結構很簡單,直截了當;而且在得到適當處理時,它們表現的極其剽悍,抗衝擊性非常好,切割能力超強。優越的切割品質以及高強度,使它們成為製作格鬥刀或生存刀具的顯而易見的優選對象。它們的唯一缺點是在使用過程中會失去光澤、缺乏保養將產生鏽蝕的問題。該因素致使許多人忽視了它們的使用價值,並轉而尋找別的刀具鋼材。然而,這樣一來,人們在獲得一些時髦和便利的同時卻又犧牲了切割性能與強度。對於這種交換,我可不願讓它發生在一把也許將賭上自己性命的刀上。
不鏽鋼是我們感興趣的第二類鋼材。常見的不鏽鋼有440C,154CM,A2,D2,F6等。這類鋼材都是源於工業上的特殊要求而開發出來的,並非因應手持刀具的需要而產生。它們的流行,滋生於一係列典型的拙劣表演和公開吹捧。
拿440C作例子。這種鋼材在任何有效的硬度範圍內都不具備優秀的切割性能,而且在較高硬度下趨於易碎。當440C達到相應硬度,以使刀刃具備還說得過去的保持性時,它卻又變得幾乎無法打磨鋒利。亦即,一把440C鋼刀要麽保持性非常差;要麽整體強度非常低,脆到你無法把它重新磨利。
既然400C是一個很糟糕的選擇,那為何它又能變得如此流行呢?原因有二,而這兩個原因都因為440C表麵光亮。
440C是所謂的外科手術刀鋼材。美國人通常的想法:既然440C是製作手術刀的材料,那麽它切割其它東西的性能也一定超強。然而事實說明一切。440C被用於製作手術刀的真正原因在於,它優秀的防鏽特性讓官僚主義者們認為它比純碳鋼更易消毒或更“衛生”。美國多個州也因此通過立法,以“衛生”要求外科手術須用不鏽鋼器具。
440C變得流行的另一個原因在於美國的刀具收藏精英們把刀當作藝術品而非工具或武器來使用。最近十年來,許多刀具收藏者要求他們的刀子絕對不能失去光澤,在展覽上不許別人把指紋印在刀子上,而定製刀匠們立刻就把最大的注意力放在了這一小群人身上。結果是,由於新一代的這些定製刀匠根本不知道一把真正的刀和一把並非真能切東西的“刀”之間有何區別,刀的切割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拋棄了。
而在1970年代中後期,154CM作為製刀的一種鋼材被迅速而廣泛的流行開,便是一個典型的公眾購物受騙案例。站在刀具使用者的立場,154CM不愧為一個糟糕的選擇,一個超級耐磨但超級磨不利的玩意兒。而且讓人極其難受的是,在這種鋼材的刀刃薄處受到擠壓時,比如用154CM刀子去砍樹劈柴,其刃口總是趨向於碎裂。這種鋼的切割性能頂多隻能算二流水準,其刃口具有某種“變滑(而不是微齒)”的特征,讓你在切割時非得使力壓著切不可。
雖說對於用刀人而言154CM存在上述諸多缺陷,但站在刀匠的立場,它卻有好幾個貨真價實的優點。其一,這種鋼材擁有很好的紅硬性,或說它能在上升的溫度中較好地保持韌度,其二,它在熱處理過程中不太容易翹曲。其三,它有一種“內在魅力”,可讓整個刀子添光加彩。
這些優點給刀匠帶來的好處可就多了。優良的紅硬性意味著刀匠在熱處理完154CM之後可以立即打磨它而不用擔心回火韌性受損,還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把刀子磨薄(而不必擔心退火),從而提高產量。154CM在熱處理過程中不易翹曲的特性又允許刀坯在接受熱處理之前可以作得很薄,既有助於節省熱處理時間,又使得報廢率非常非常低。不過,真正的優點卻在於154CM在工業應用中有“內在魅力”,當然,在刀具應用範圍則除外。
回想1970年代早期,您還能記得美國尚未遭遇石油危機,而且那時候絕大多數美國人仍然認為:整個世界都愛他們,美國人是這個星球上最聰明的。畢竟,我們美國人那時已經將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飛機波音747飛了起來。令人讚歎的是,為迎接這一偉大的民族時刻的到來,我們甚至設計和建構了新型引擎,而推動這一人類奇跡飛騰升空的渦輪葉片其鋼材即是154CM。噴氣式引擎的渦輪葉片與手持刀具鋼材的冶金學要求,兩者之間會存在什麽聯係,正是這一點總讓我覺得有點兒難以理解。作為過來人,我猜那時人們瘋狂購買154CM鋼材刀子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感覺自己握著一小片波音747在手裏。在噴氣時代的技術光環下,製刀界向人們成功兜售著大批刃口脆弱且難以磨利的刀子,這讓許多定製刀匠腰包鼓脹、富得流油,他們成長為這類象征主義時代的資本家。而各類刀具雜誌也在不知就裏的情形下推波助瀾,它們首先與刀界惡俗同流合汙,接著又傳染了當時的整個刀具新聞與出版界。定製刀匠們正是通過此一方式,把這種本應與製刀毫無關係的的鋼材販售給了無數消費者和正在成長的製刀界下一代。
第三類鋼材代表了(或說綜合了)當前所有最出色刀具的內在潛質,而且是最讓人陶醉的一類。它就是大馬鋼,用最簡單的話說,它是鋼與鐵的碾壓組合。絕大多數大馬鋼刀介於250層與1100層之間。這就是軍事傳奇中著名的“波紋鋼”,當它被施以適當的形製、鍛造和熱處理之後,製作出的刀堪稱無以倫比。一把優秀的大馬鋼刀可以擁有任何當前其它鋼材所不具備的敏銳刀鋒,以及超強的抗衝擊韌性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長時間鋒利保持度。另外,它又非常容易磨利。
唯一的缺點在於,優秀的大馬鋼其製作難度極高。這意味著優秀大馬鋼要求高超的製作水平和不懈的工作努力,而且價格非常昂貴。這類鋼的製作流程讓人很難把握,除了坯鋼製造的高門檻,同時它作為一把刀的熱處理則更加困難。其中存在大量的處理環節,而刀匠在處理過程中的任何一點閃失將直接把大馬鋼變成一把劣製刀具。
當大馬鋼真正得到了恰當處理時,它製成的刀也就成為實質意義上的“獨一無二”了。但若刀匠對大馬鋼處理不當,則買刀人將得到一個既漂亮且昂貴的玩意兒,它在切割方麵低能,刃口保持性奇差,或者它有切割能力但刃口極為脆弱。
對於想得到一把大馬鋼刀的人,我所能提供的最好建議是,在選擇的時候堅持以下兩條原則。第一,確保為你做刀的人同時也是那塊大馬鋼材料的製作者。如果大馬鋼不是他製作的,那麽幾乎可以肯定他不懂怎樣對製成的刀子進行適當的熱處理。沒有任何兩條大馬鋼的冶金結構是完全相同的,而且無論是誰製作的,由此,做刀的人首先必須非常精通對應材料的內在特性。第二,要詢問做刀的人他的刀切割性能如何。問問他的刀能否在雙手斬斷一根2A級支撐杆後依然如剃刀般鋒利,這是一把有切割能力的大馬鋼刀的基準。如果他的刀做不到這一點,而你又是一個追求刀具表現力的用刀者,那麽顯然你應該放棄購買。請記住,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眾多的大馬鋼刀中有時你真的無法指望物有所值。
如此,歸納起來有什麽結論呢?而我自己能記住的鋼材又是什麽呢?
針對大多數的使用情形,一把由純碳鋼製成的好刀應該是最佳選擇。在這方麵我自己偏愛1040鋼材經優良鍛造而出的刀,它在刀世界難逢敵手,可謂一枝獨秀。鏽蝕問題?請記住,男人們帶著他們的純碳鋼刀劍已經在海上縱橫了好幾個世紀,而他們的刀卻並沒有在一夜之間變成一堆鐵鏽。當然,如能適度地養護刀具並抵禦潮氣,那麽純碳鋼刀也就會為你貢獻出它的強韌、鋒利和易於磨利的品質,而這些都是不鏽鋼所無法貢獻的。如果我隻能被迫選擇不鏽鋼做成的刀,那麽我的材料目標首推D2。D2鋼在處理到有能力保證其總體切割性優於現存的其它不鏽鋼的同時,卻並不會變得比它們中的任何一種更加脆弱。大馬鋼則帶我們重溫終極殺刃的曆史回憶。一把得到正確處理的大馬鋼刀是無可匹敵的,但作為用刀人的你首先要非常小心地琢磨琢磨向誰和怎樣花費你口袋中的購刀款。這個世界上真正理解大馬鋼的人非常非常之少,這些人明白閃閃亮東西的並非都是金子。同樣的,希望你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