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麽主見的信王爺這就算入夥了,再次也是默認皇帝有問題。

這麽一來,兩紅、兩藍四旗的大旗主就成了宗室正本的主力軍。

還有一個老的不出麵,叫小的搖旗的鑲白旗主顯親王蘊著,局麵上就是五對三。

或者說四點五對三。

旗主王爺們如今雖然不及國初那會牛逼,但他們存在的本身就代表了一股八旗不可忽視的力量。

至少,還是能號召下五旗六成力量的,對於不少官員也是不容小噓的影響力。

富勒渾暗喜,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軍機處有於敏中,兵部有他連襟伊勒圖,部隊有外麵的鬼子六同眼前的色痕圖,再加上一大幫子王公貝勒們,今日何愁大事不能定!

另外,京外的督撫重臣們將有一半支持此事,還擔心什麽?

其實皇帝是滿人還是漢人,於他富勒渾心中根本不重要。

但為何他沒有拿乾隆是漢人說事,反而鼓動慶恒這個愣頭青拿太後同聖祖有染說事呢,原因是這個說法比乾隆是漢人更加令人信服。

說乾隆是陳閣老生的,楊林生的,老主持小和尚生的,破綻太多。

同理,說乾隆是太後同果郡王私通生的,也疑點太多,首先就是皇子出生的原檔記錄就合不上。

因此說皇帝是漢人對於一般旗人而言,可能挺震憾,但到了王公大臣這一層麵,這個說法真是有點無稽之談了。

延壽堂內外哪個不是人精?

但要說乾隆是聖祖爺同兒媳私通生的,那真是鐵證如山。

明擺著的事,太後不要丈夫,先帝不要老子,當今皇帝也不要老子,聖祖爺生前又是那麽喜歡乾隆這個“孫子”,還私下召見太後給她相麵說她是有福之人,這樁樁事實用什麽解釋?

就幾位當事人的萬年吉地就能說明問題。

雖然這會坐實乾隆仍是滿洲,也仍是愛新覺羅子嗣,然而這個倫序以及繼位的合法性,對先帝的褻瀆,對孝的玷汙,對禮法的踐踏卻注定乾隆不能再為滿洲的共主。

富勒渾要的是一個可以讓宗室諸王、貝勒貝子、大臣共同逼宮的合法可信理由,而不是民間初聽震驚,細推破綻一堆的謠言。

局麵已經大致成形,隻要色痕圖手下的鑲黃旗滿洲護軍站在宗室這邊,乾隆明天恐怕不能為太後扶靈了。

目光看向首席軍機大臣於敏中,後者微微點頭。

伺君多年的於敏中對於皇帝的心性太了解不過,自從他收買太監高雲從私窺宮禁密折之事案發後,雖然皇帝最終將他從刑部大牢放了出來,並且還讓他繼續擔任首席軍機大臣,但於敏中很清楚皇帝對他起疑的種子已經埋下。

哪怕他餘生老老實實,將來也逃不過鄂爾泰、張廷玉的下場。

更何況他自狀元出仕以來,逢錢必貪,貪汙所得高達數百萬兩之巨。

想要保住生前的地位,想要死後不被皇帝清算,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一個皇帝。

以他於敏中首席軍機大臣的身份參與擁立新君,情況再壞,也能保住生前身後名利。

康親王永恩的想法則單純許多,自皇帝登基以來他們宗室倍受打壓,名為旗主實則連個都統都不如。

大清開國雖然百年,但何時八旗旗主淪落到連朝政都不能過問的地步了?

從早先四大貝勒議政到後來的八旗旗主共商國是,再到議政王大臣會議,宗室始終都是有權力的,因為這大清不是皇帝一個人的大清,而是愛新覺羅子弟共有的大清!

可當今皇帝一登基,就將宗室有德有能的王公削弱壓製,大力提拔任用異姓,更借助不斷的戰爭消耗八旗子弟,裁撤漢軍那會還要將滿八旗打發一些出關,使得如今的八旗凋敝不堪,這些永恩看在眼中,能不心急麽?

要不是說皇帝是漢人的謠言實在破綻太多,他還真信了那些謠言,不然壓根解釋不了皇帝對宗室的打壓,對八旗的消耗到底是什麽意思!

今日之事,正如箭已上弦,不得不發,無論如何都要弄個明白。

不過永恩卻不想將這事搞的太大,血流成河,他還是想“和平”解決此事,最好乾隆能夠自己退位,不然兩方真要撕破臉皮大動幹戈,對八旗也好,對愛新覺羅也好,都不是好事。

“諸位,去見皇上,問個明白!”

意誌堅定的富勒渾正要帶領眾人前往西耳房時,他的副手禮部侍郎奎尼卻突然站了出來,對眾人高聲喝道:“有先帝遺詔!”

“先帝遺詔?!”

眾人聽後都是一驚,先帝都駕崩四十年了,哪來的遺詔?

富勒渾也是一臉疑惑。

隻見那禮部侍郎奎尼從懷中取出一道聖旨,當著眾人麵緩緩打開,旋即在眾人愕然、不解的目光中高聲宣讀起來。

眾人聽後全都呆了,奎尼所讀先帝遺詔竟是廢掉藏於正大光明匾額後的傳位秘詔,說皇四子弘曆並非皇室骨血,要改立皇五子弘晝為皇太子,嗣弘晝登基後賜死弘曆的旨意!

軍機大臣索琳按著心頭跳動問道:“這道旨意從何而來?”

“此詔被太後一直秘藏於宮中,為侍衛海康發現秘密拿出……海康何在!”

奎尼喝了一聲,宗室子弟、乾清門侍衛海康立時從人群中擠出。

麵對上百雙看向他的眼睛,海康麵色也有些害怕,但還是將發現此秘詔的事情說了出來。

“太後駕崩之後,皇上讓和中堂挑了些侍衛於慈寧宮中清理太後遺物,和中堂挑中了我……”

據海康說這道先帝遺詔是在太後寢宮的玉觀音像中發現,且是用黃布裹著的。

初始海康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打開來看之後才發現竟是先帝遺詔,由於遺詔上寫的內容太嚇人,也關係大清江山社稷,因此海康並沒有將此遺詔交給和珅,而是冒著生命危險偷偷藏在懷中,直到遇見禮部的奎侍郎,這才將遺詔交給他。

眾人聽後,都是目瞪口呆。

如果遺詔是真的,那說明先帝駕崩前知道弘曆不是他兒子,但為何留下遺詔卻沒能處理此事呢?

有人不禁想到謠言說太後毒殺先帝的事。

再想這遺詔被太後藏在宮中四十年,外人毫不知情,不少人打心底開始發寒。

是被心機歹毒且隱忍數十年的太後給嚇到了。

“秘詔真假,一看便知。”

狀元出身的於敏中上前一把從奎尼手中搶過秘詔,顯親王豐訥亨、莊親王永瑺他們也趕緊湊上來看,就是富勒渾也伸著脖子瞪大眼睛望著那遺詔。

隻幾眼,眾人麵上的驚色更甚,因為遺詔筆跡確是先帝的字跡,用的印也不假。

於敏中還是不放心,將遺詔反過來仔細端祥。

時過四十年,遺詔的蠶絲已經發黃,同宮中存檔幾十年的聖旨如出一撤,卷軸一看也是老物件,絕對無假!

“鈕祜祿好狠呐!竟敢藏匿先帝遺詔四十年!她這是要將弘曆不是先帝之子的真相帶進棺材嗎!她這是讓先帝死不瞑目啊!”

莊親王永瑺氣得青筋暴起,怒火中燒的他已是直呼太後和皇帝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