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崔明的話,柴紹有些不明所以。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被罰和秦牧張貼告示有什麽必然聯係嗎?

崔明見柴紹不甚理解。

於是上前對柴紹說道:“昨日盧、王、李等和我崔家上書陛下,要求陛下將公文規製定為殿試文章規製。”

“接著陛下便召見長孫大人和房大人,而秦牧和程咬金又入宮。”

“最後長孫大人和房大人被陛下責罰,秦牧和程咬金平安無事。”

柴紹聞言反應了過來。

雙眼頓時圓睜。

看著麵前地崔明說道:“原來如此,看來這一次秦牧又要成為眾矢之的了。”

“佐良兄各有什麽妙計,攪擾秦牧的計劃?”

崔明看向柴紹搖搖頭說道:“霍國公,當下我們還是暫避風頭。”

“而且不用我們出手,自有人出手。”

柴紹點點頭,眼中卻有別樣的神色。

秦牧張貼出告示後,很快便有士子來到公主府外。

看到秦牧坐在桌案之後,當即快步上前。

“護國公,敢問殿試文章規製要如何決定?”

“陛下是否要棄我等寒門士子而去?”

聽到士子上來就給李世民扣帽子。

秦牧輕咳一聲說道:“若是陛下要棄你等而去,又何必讓我收集爾等的反饋?”

“你們有什麽不理解或者不滿意的地方,可以直接反饋給我。”

士子聞言點點頭,當即拱手對秦牧說道:“護國公,我等寒門士子,希望陛下能夠將殿試文章規製公之於眾,也好讓我們有所準備。”

“就算是公文規製,也要給我們這些寒門學習的時間吧!”

秦牧看著麵前的士子說道:“你光說給我聽沒有用,你們要寫下來交給我,我再轉呈陛下,這樣才能讓陛下得知你們的意見,說不定還有誰能夠因此進入陛下法眼。”

秦牧此言一出,周圍的士子瞬間躁動起來。

接著這些士子便飛速四散開來,尋找各自的好友一同商議此事。

一旁的幾個路人看到士子們興奮地離開,神色有些異常,也隨之快步離開。

秦牧見狀輕笑著對身旁的仆從揮揮手。

仆從點點頭悄悄從秦牧身旁走開。

隨後周圍圍觀的人群中,走出數十個健碩之人。

跟著秦牧派出的仆從來到一處小巷中。

“將軍可有什麽交代?”

仆從聞言看著麵前便衣的白袍軍說道:“護國公讓諸位盯住那些士子,暗中給予他們保護。”

“一旦有什麽情況,務必保護士子的安全。”

換上便服的白袍軍點點頭,接著便兩三人一組迅速分開。

秦牧則繼續坐在公主府前。

心中盤算著此次能夠釣上那些大魚。

柴紹府上。

剛剛將崔明送走的柴紹坐在正堂之中。

崔明如今偃旗息鼓不主動出擊的態度讓他心中有所不滿。

明明之前崔明幾次出手都給秦牧帶來的不小的麻煩。

甚至讓秦牧被革去左威衛大將軍之職。

這也算是報了自己被革去職務的仇。

現在正是繼續出擊的時候,崔明卻畏首畏尾。

等著別人出手打壓秦牧。

這種事情求人不如求己。

既然崔明不願動手,那自己就親自操刀。

而秦牧若要收集寒門士子的意見,那自己就可以從中作梗。

“主人!我回來了!”

聽到派出仆從的聲音,柴紹快步走上前問道:“情況如何?”

仆從喘著粗氣,連忙上前說道:“主人,秦牧讓那些士子把不滿和意見寫下來交給他。”

“他會轉交給陛下批閱。”

崔明聞言臉上掛起笑容。

若是這樣的話,秦牧可是給了自己一個大的機會啊。

隨後便有數名健碩的護衛從柴紹的國公府上離開。

居住在各個市坊的士子們開始聚集起來商談對殿試的意見。

眾多士子在酒館中高談闊論。

引得周圍的商賈和百姓側目。

而一些文武官吏聞言則露出不屑的笑容。

作為官場中人的他們更加熟悉官場的規則。

若是沒有顯赫的家世,縱使才華橫溢也很難走遠。

現在這些寒門士子高談闊論。

就算他們僥幸通過禮部的考試。

到最後還不是要走世家的門路才能補上空缺。

不過高談闊論的士子們顯然沒有注意到周圍的情況。

各個自顧自的說起自己對殿試的看法。

“依我看,如今陛下開殿試,這殿試文章當以常規文章規製,以保證殿試之公平!”

為首的士子一開口便引得周圍士子紛紛出言響應。

“對,確保殿試的公平是第一要務!”

士子們當即又七嘴八舌的商議起來。

有些士子甚至出言說道:“依我愚見,陛下殿試之題當為天下百姓疾苦之事。”

“我等出身寒門深感民間疾苦...”

沒等士子把話說完一旁身著青袍的官員當即冷笑一聲。

哼!

青袍官員的不屑瞬間引來士子們的注意。

“你是何人?”

為首的士子看向青袍官員。

青袍官員冷笑一聲說道;“本官韓忠,大理寺錄事!”

得知青袍官員是大理寺錄事,士子們對視一眼,儼然是有所畏懼。

韓忠見部分士子眼中生出恐懼,於是得意地大笑道:“本官也準備參加進士科考試。”

“你們所言的殿試規製,和民間疾苦,在我看來當真可笑。”

被韓忠譏諷的士子們反駁道:“如何可笑!?”

韓忠聞言嘴角一揚,冷眼看著麵前的士子們。

“殿試規製之事,本官暫且不多言,就你們口中的民間疾苦來說吧!如何?”

見士子們點頭,韓忠眯著眼說道:“本官在大理寺任職,見識過各種各樣的案件。”

“有孽子為耕地謀害親父的,有毒婦為了財產毒害親夫的,更有殺人越貨的仆從。”

“這些惡毒疾苦,你們可曾感受到?”

聽了韓忠的話,士子們紛紛咽了咽口水。

子殺父,妻殺夫,仆殺主,在他們看來皆是大逆不道之事。

於是為首的士子當即拍著桌子說道:“這是什麽民間疾苦,這些罪人都是大逆不道之人而已。”

韓忠聞言笑而不語。

為首的士子見狀以為韓忠無話可說,於是昂著頭說道:“老有所依,生有所養,耕者有田,窮者得活,富者好善,這才是社稷萬年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