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倒是有些習慣秦牧的說話方式。
看到房玄齡一臉的驚愕,擺擺手說道:“護國公快人快語,那是直臣。”
房玄齡聞言連忙調整神色,輕笑著對說道:“護國公此言有理。”
“若是官吏暴虐百姓,折損的還是朝廷的名聲。”
李世民點點頭看向秦牧說道:“護國公,可有什麽建議?”
說著李世民便揮手示意三人不要拘束。
秦牧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依臣來看,陛下不僅僅要在宮中設置禦園耕作,還需要到田間地頭和百姓一同耕作,體驗一番田間耕作之苦。”
李世民聞言沒有說話,顯然是在思考此事。
而房玄齡則在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臣以為有些不妥。”
房玄齡的話當即吸引了李世民和秦牧的注意。
兩人不約而同地看向房玄齡。
雖然都沒有開口說話。
但是臉上的神色分明就是再向房玄齡詢問原因。
房玄齡此時拱手對著李世民說道:“陛下千金之軀,若是受到分毫損害,我等也擔當不起。”
“而且在宮中設置禦園已經足以,何必...”
聽到這裏,李世民明白了房玄齡的意思。
於是李世民轉頭看向秦牧,看看秦牧有什麽話要說。
秦牧見狀輕笑著拱手說道:“頡利南下兵壓長安之際,陛下尚且披堅執銳,統率六軍出戰。”
“如今突厥已定,百姓安樂,陛下又豈會擔心臣民欲行不軌?”
秦牧這一番話,先是給李世民戴高帽,然後將李世民架住。
李世民自然一眼就看穿了秦牧的盤算。
輕笑著對秦牧說道:“你不要給朕戴高帽,此事朕思索一二再說。”
“你還有什麽意見嗎?”
麵對李世民的詢問,秦牧點頭繼續說道:“臣以為,既然陛下都準備親自同百姓一同耕作,那大唐官吏尤其是稅吏更要同百姓一起耕作。”
“如此方才能夠讓稅吏知道百姓之苦,讓他們明白百姓不易。”
李世民忽然明白為什麽秦牧要堅持讓自己和百姓一同耕作了。
隻有自己以身作則,大唐的官吏才會跟著效仿。
這就叫做上行下效,自上而下地體恤百姓之苦。
明白秦牧的意思後,李世民笑著坐回龍椅。
“朕決定了,春耕之際,親率百官出城同百姓一起耕作,體恤百姓之苦。”
言畢,李世民看向房玄齡說道:“玄齡,此事就交給你來準備。”
房玄齡見狀知道自己已經勸不住了,便拱手應諾。
接著李世民揮手讓房玄齡退下,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秦牧。
秦牧感覺到李世民的目光,連忙拱手說道:“陛下可有什麽事情要交代?”
李世民笑著對宦官說道:“賜座!”
等到秦牧和李秀寧坐下,李世民方才出言說道:“秦牧,你素來與突利關係不錯,你認為朕要如何處理突利才能讓突厥再無掀起波瀾危急大唐的能力?”
秦牧聞言當即一愣,隨後看向李世民。
原來李世民把自己喚來,是為了商議處理突厥事務。
見秦牧不說話,李世民輕笑一聲。
隨後李世民拿起桌案上的奏章說道:“前隋通過冊封東西兩突厥可汗,成功將突厥一分為二。”
“如今大唐已經收服其中一個。”
秦牧思索著李世民說這話的含義,難道說李世民想要繼續分化突厥內部?
不過隻是分化突厥內部的話,一旦突厥再生雄主,難麽突厥就又會成為大唐的憂患。
於是秦牧拱手說道:“陛下,分化突厥隻是一部分,臣以為,還需要在漠南設立安北都護府,控製原本屬於頡利的地盤!”
李世民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看著麵前秦牧說道:“你的意思是雙管齊下,內外夾擊?”
秦牧笑著點點頭拱手說道:“陛下聖明!”
李世民見狀輕笑著擺擺手說道:“你就不要說這恭維的話了!”
但是他臉上的笑意卻怎麽也遮掩不住。
接著李世民又看向秦牧說道:“若是設立安北都護府,你認為誰能夠出任?”
秦牧聽後毫不猶豫地說道:“自當是軍神衛國公李靖!”
隨即秦牧又補充道:“衛國公乃是沙場宿將大唐的軍神,又同我一起北征突厥,是這第一任安備都護府都護的人選!”
李世民摸了一把胡須,起身走到秦牧麵前。
秦牧和李秀寧見狀也連忙起身。
“朕心中的安北都護是你啊!”
聽到李世民的話,秦牧連忙拱手說道:“臣新婚不足十日,還請陛下可以體恤!”
一旁的李秀寧則思索片刻後說道:“皇兄若是認為夫君當為安北都護,秀寧絕無怨言。”
李世民打量著麵前的秦牧和李秀寧,隨後輕笑一聲說道:“你們新婚,我豈能做此惡人?”
“雖然朕認為妹夫才是安北都護人選,但是當下的情況看來,藥師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秦牧鬆了口氣,扭頭看來一眼李秀寧。
他可不想新婚之後就去漠南草原,隻能委屈一下李靖這老實人了。
接著秦牧和李秀寧拜別李世民,又去拜見了太上皇李淵,這才返回家中。
回到家後,李秀寧皺著眉頭說道:“我認為夫君應當赤膽忠心報效朝廷,施展一身的武藝...”
李秀寧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秦牧拉到懷抱中。
“這不是舍不得秀寧嗎?”
“若是大唐有難,我又豈能袖手旁觀?”
“如今突厥歸附,突利此人似乎有些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而且現在又有皈依者狂熱。”
“隻要他不死,他這一代都不會生出事端。”
秦牧懷中的李秀寧有些沒有聽懂秦牧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疑惑。
秦牧見狀也不能直接解釋,便笑著說道:“反正就是突利此人定不會背叛大唐。”
李秀寧聞言點點頭,接著又說道:“那他的兒子,他的孫子呢?”
秦牧輕笑一聲, 攬住李秀寧的腰肢說道:“這世間豈有長生不滅,長盛不衰者?”
“我們能夠做兩代人甚至三代人做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的子孫不會犯錯。”